人民網

9年前,“限塑令”開始實施——從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
“限塑令”實施9年后的今天,塑料購物袋發展究竟如何,遇到什麼尷尬讓其發展了長達九年還能不痛不痒,這個小專題幫你一一解答。

限塑令發展現狀

"限塑令"敗給小攤販的"成本賬" 批發市場用量大

    “限塑令”實施9年后的今天,塑料購物袋的使用是什麼現狀呢?對此,記者進行了一番調查。<<<詳細<<<

批發市場用量大

  •     記者在批發市場幾個交易大廳和道路兩側走了一圈發現,幾乎每家商鋪都准備有塑料袋,這些塑料袋薄厚不一,有紅、白、黑等幾種顏色。

消費者稱有塑料袋方便

  •     “不是不支持‘限塑令’,真的是太不方便了。我剛剛下班,順便來菜市場買點菜,哪能每天都帶著一個布袋去上班呢。”顧客稱
  • 水果商販稱不提供袋子無人買水果 
       記者問,是否考慮過收費提供環保塑料袋?這名老板立刻反駁:“收費?怎麼可能?我不免費提供,別人卻免費,誰來我家買水果?”
  • 顧客不在意塑料袋分解有害物質 
       記者詢問一些顧客,是否了解這種塑料袋質量較差,特別是在高溫狀態下容易分解有害物質時,得到的答復多為“知道但不怎麼在意”。

刨析塑料袋有多可怕

“塑料袋”對環境到底有哪些危害?看圖了解

    全球平均每一分鐘消耗100萬個塑料袋,全球每年塑料總消費量4億噸,中國消費超6000萬噸。每年超10萬隻海洋動物因被塑料袋纏住或誤食塑料袋而死亡。<<<詳細<<<

塑料袋到底有多可怕

  •     塑料袋降解時間要200到1000年,填埋佔用大量土地,且被佔土地土壤受到污染,長期得不到恢復。

限塑令為何沒有成功

  •     限塑令持續性不足、賣家難落實、“替代品”吸引力不足、政府監管不力以及其自身的局限性等都是其不成功的原因。
  • 塑料袋該何去何從? 
       國內“限塑”升級為“禁塑”,禁止石油基不可降解塑料,鼓勵生物基可降解塑料。歸根到底,還是要改變消費者的行為,使少用或不用塑料袋成為公眾的自覺行動。
  • 支招:少用塑料袋小竅門 
       報紙、礦泉水瓶、易拉罐等固體垃圾放紙箱裡,或倒掉或賣掉﹔超市散裝食品的包裝袋,保存完整可作垃圾袋﹔飯菜剩下少量,也可用馬桶沖走﹔房間內重復使用環保塑料袋,避免浪費。

如何解決限塑令的尷尬

  • 解決方法一
								 要"堵",從源頭上遏制。
					 環保等部門必須在塑料袋生產的審批、監控、執法環節中出狠招,不讓違規產品流入市場。
    解決方法一
    要"堵",從源頭上遏制。 環保等部門必須在塑料袋生產的審批、監控、執法環節中出狠招,不讓違規產品流入市場。
  • 解決方法二
								 要“疏”,讓政令更加接地氣。
					 完善塑料袋銷售、使用和回收的全鏈條制度設計,塑料袋薄利多銷。
    解決方法二
    要“疏”,讓政令更加接地氣。 完善塑料袋銷售、使用和回收的全鏈條制度設計,塑料袋薄利多銷。
  • 總結之言
								 最終都離不開公眾意識的轉變
					 塑料袋已融入生活中,棄之不用並不容易。限塑令的本意不是添麻煩,而是可持續。
    總結之言
    最終都離不開公眾意識的轉變 塑料袋已融入生活中,棄之不用並不容易。限塑令的本意不是添麻煩,而是可持續。
  • 如何整治
								 相關部門應當加大監管
					 不定期的對使用超薄塑料袋的重災區農貿市場進行訪查排問,對表現得好的商鋪予以年終獎勵。
    如何整治
    相關部門應當加大監管 不定期的對使用超薄塑料袋的重災區農貿市場進行訪查排問,對表現得好的商鋪予以年終獎勵。
  • 如何整治
								 對生產塑料袋的工廠進行摸排
					 環保部門對加工生產超薄塑料袋的工廠進行摸排統計,建立台賬,定期監管。
    如何整治
    對生產塑料袋的工廠進行摸排 環保部門對加工生產超薄塑料袋的工廠進行摸排統計,建立台賬,定期監管。
  • 如何整治
								 從源頭上治理
					 開展環保座談,提高居民環保意識﹔對大型超市負責人進行年度環保考核機制,並將環保袋落實情況落實到年度考核之中。
    如何整治
    從源頭上治理 開展環保座談,提高居民環保意識﹔對大型超市負責人進行年度環保考核機制,並將環保袋落實情況落實到年度考核之中。

媒體評論

廣州日報:塑料袋濫用並非無解之題

    “限塑令”進入第九個年頭,期間得失值得細細梳理,未來的路怎麼走有待重新審視。創新監管方式、呼喚科技進步、引入市場力量、提升環保意識……必須多管齊下、多點用力,塑料袋濫用形勢才有可能得到全面扭轉。作為塑料袋的消費者,我們也有責任,盡可能少用或不用塑料袋,慢慢把習慣改過來。

東北新聞網:將“限塑令”進行到底

    “綠色發展”作為21世紀五大發展理念之一,對我們的環境發展有了更高的要求,而“限塑令”,是綠色發展道路上一項值得提倡與長久發展的策略,需要我們每個人從自我做起,積極響應環保的政策,提高自身的環保意識,相信不久的將來,綠水青山、藍天白雲將會屬於你我他。

中青報:"限塑令"徘徊在政策與現實之間

    “限塑令”與其說是利益調整,不如說是生態轉換。限塑措施在許多國家和地區都有,力度很多也都強於中國,但是塑料袋污染並未絕跡。限字當頭難及其余,興沖沖熱情高漲,不過是對於政策干預社會生活的過於自信。而“限塑令”幾乎被人遺忘很清楚地表明:容易出問題的地方,往往在紙上政策與現實之間。

東北新聞網:限塑令的“限”字需要拉長

    印度首都新德裡是在2009年開始徹底禁塑,顧客或店員使用非生物降解塑料袋會受到10萬盧比的罰款,2011年又推出擴大“生產者責任制度”的政策措施。當然,除了加大對違規生產的處罰力度,探索研究新型環保材質購物袋,降低成本和污染,從源頭、流通、使用各環節加強監管,才是“限塑”的長遠之計。

東北新聞網:限塑令淪為賣塑令 該如何整治

    如何避免“限塑令”變為“賣塑令”?這是環保部門亟待思考並落實於行動的問題。“限塑令”政策本身是立於環保的出發點,從某種程度上希望通過購買塑料袋來控制“白色污染”的產生,由於市場實際走向與預期不符,反而提供了一門致富之路。

人民日報人民時評:限塑令為何遭遇尷尬

    創新監管方式、引入市場力量、提升環保意識,限塑令帶來的思考,可以從更廣泛的層面為環境治理提供有益啟示。隨著環境治理能力和公眾環保素養的提升,相信我們終有一天能夠告別那些危害環境的生活方式,讓我們共同的家園更加干淨美好。

·

    在專家看來,眼下治理“白色污染”的外部環境正變得越來越有利。“與過去相比,公眾的綠色消費觀念得到了很大提升,踐行綠色生活方式的人群也在不斷壯大,完全可以倒逼生產者和銷售商承擔起應負的社會責任。”

東北新聞網:限塑令倒逼“環保袋”取代“塑料袋”

     一方面,需要研制更多種類的“環保方便袋”,使用節能的、綠色的原材料生產方便袋,限制塑料袋的生產,鼓勵多生產環保袋。一方面,需要設計更多美觀的“儲物袋”,“名存實亡的限塑令”,呼喚塑料袋能有生態的,環保的替代產品。

  • 昵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