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前,“限塑令”開始實施——從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
“限塑令”實施9年后的今天,塑料購物袋發展究竟如何,遇到什麼尷尬讓其發展了長達九年還能不痛不痒,這個小專題幫你一一解答。
“限塑令”實施9年后的今天,塑料購物袋的使用是什麼現狀呢?對此,記者進行了一番調查。<<<詳細<<<
全球平均每一分鐘消耗100萬個塑料袋,全球每年塑料總消費量4億噸,中國消費超6000萬噸。每年超10萬隻海洋動物因被塑料袋纏住或誤食塑料袋而死亡。<<<詳細<<<
“限塑令”進入第九個年頭,期間得失值得細細梳理,未來的路怎麼走有待重新審視。創新監管方式、呼喚科技進步、引入市場力量、提升環保意識……必須多管齊下、多點用力,塑料袋濫用形勢才有可能得到全面扭轉。作為塑料袋的消費者,我們也有責任,盡可能少用或不用塑料袋,慢慢把習慣改過來。
“綠色發展”作為21世紀五大發展理念之一,對我們的環境發展有了更高的要求,而“限塑令”,是綠色發展道路上一項值得提倡與長久發展的策略,需要我們每個人從自我做起,積極響應環保的政策,提高自身的環保意識,相信不久的將來,綠水青山、藍天白雲將會屬於你我他。
“限塑令”與其說是利益調整,不如說是生態轉換。限塑措施在許多國家和地區都有,力度很多也都強於中國,但是塑料袋污染並未絕跡。限字當頭難及其余,興沖沖熱情高漲,不過是對於政策干預社會生活的過於自信。而“限塑令”幾乎被人遺忘很清楚地表明:容易出問題的地方,往往在紙上政策與現實之間。
印度首都新德裡是在2009年開始徹底禁塑,顧客或店員使用非生物降解塑料袋會受到10萬盧比的罰款,2011年又推出擴大“生產者責任制度”的政策措施。當然,除了加大對違規生產的處罰力度,探索研究新型環保材質購物袋,降低成本和污染,從源頭、流通、使用各環節加強監管,才是“限塑”的長遠之計。
如何避免“限塑令”變為“賣塑令”?這是環保部門亟待思考並落實於行動的問題。“限塑令”政策本身是立於環保的出發點,從某種程度上希望通過購買塑料袋來控制“白色污染”的產生,由於市場實際走向與預期不符,反而提供了一門致富之路。
創新監管方式、引入市場力量、提升環保意識,限塑令帶來的思考,可以從更廣泛的層面為環境治理提供有益啟示。隨著環境治理能力和公眾環保素養的提升,相信我們終有一天能夠告別那些危害環境的生活方式,讓我們共同的家園更加干淨美好。
在專家看來,眼下治理“白色污染”的外部環境正變得越來越有利。“與過去相比,公眾的綠色消費觀念得到了很大提升,踐行綠色生活方式的人群也在不斷壯大,完全可以倒逼生產者和銷售商承擔起應負的社會責任。”
一方面,需要研制更多種類的“環保方便袋”,使用節能的、綠色的原材料生產方便袋,限制塑料袋的生產,鼓勵多生產環保袋。一方面,需要設計更多美觀的“儲物袋”,“名存實亡的限塑令”,呼喚塑料袋能有生態的,環保的替代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