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白沙黎族自治縣迎來了成立30周年華誕。當天上午,白沙黎族自治縣(以下稱:白沙縣)成立30周年慶祝大會在白沙縣文化公園濃情上演。來自中央民族歌舞團的演員們,帶著黨中央、國務院的關懷,帶著56個民族的祝福來到這裡,為白沙人民送上了一台精彩紛呈的慰問演出。







阿羅多甘共享農庄以黎族文化為核心,通過基地開發模式,打造休閑養生型、產品定制型和文化創意型的黎族風情旅游基地。

白沙原生態茶園小鎮位於白沙農場場部原址,規劃面積約130公頃,是白沙以建設特色產業小鎮為契機,在“十三五”期間規劃的重點建設項目。依托原址的茶園景觀、河谷溪流及黎族文化等旅游資源,小鎮成功將“茶產業”和“旅游業”進行了有機結合,從而打造出一個集生態茶葉生產、茶園觀光休閑、黎族文化體驗、鄉村養生度假為一體的茶園小鎮,目前正力爭打造成為4A級景區。
 2012年,白沙建成了全省首個美麗鄉村——羅帥村。
2012年,白沙建成了全省首個美麗鄉村——羅帥村。 老周三村被稱為“世外桃源黎寨”,獲評“全省十大 最美鄉村”
老周三村被稱為“世外桃源黎寨”,獲評“全省十大 最美鄉村” 邦溪鎮芭蕉村2017 年被命名為“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邦溪鎮芭蕉村2017 年被命名為“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2017年11月22日,七坊鎮高石老村入選海南省五星級美麗鄉村示范村。
2017年11月22日,七坊鎮高石老村入選海南省五星級美麗鄉村示范村。 2017年11月4日,2017“啦奧門”慶豐收山蘭旅游文化節在青鬆鄉開幕,豐富多彩的活動吸引了各地游客前來參加。
2017年11月4日,2017“啦奧門”慶豐收山蘭旅游文化節在青鬆鄉開幕,豐富多彩的活動吸引了各地游客前來參加。 海南省首個生態扶貧移民搬遷村庄——南開鄉銀坡村新貌。
海南省首個生態扶貧移民搬遷村庄——南開鄉銀坡村新貌。

珍惜動物種類繁多,被列為國家重點保護的一類動物有:坡鹿、黑冠長臂猿、雲豹、小爪水獺、山鷓鴣、隼游等6種﹔二類保護動物有:獼猴、穿山甲、巨鬆鼠、水獺、大靈貓、水鹿、白鷴、孔雀雉、山瑞、蟒蛇等12種﹔藥用動物有:海南熊、坡鹿、金錢龜等。 [詳細]

白沙冷泉

隕石坑

黎苗水岸長桌宴

九架嶺

紅坎瀑布

白沙邦溪坡鹿

老周三村

金波鄉:漂流好去處

白沙南開石壁

白沙古戰場遺址


白沙為少數民族自治縣,共有11個鄉鎮,82個村(居)委會,428個自然村。縣域內有3個國營農場、2個地方農場。全縣總人口20.3萬人(其中農墾5.9萬人),主要民族有黎族和漢族,其中黎族人口佔60.1%、漢族佔36.7%、苗族佔1%、壯族佔1.5%、其他佔0.7%,主要語言為黎語、海南語、苗話、普通話、儋州話。[詳細]

被譽為海南黎族文化的敦煌壁畫的黎族文身

白沙咖啡喜豐收,採摘女樂開懷。

孩子們開心地在新村裡嬉鬧著。

地瓜園裡的豐收,喜悅躍於臉上。

採茶女在採摘茶葉。


白沙黎族自治縣西漢屬儋耳郡至來縣,1935春,陳漢光在“撫黎計劃”中擬在五指山黎區建立五個縣。四月,廣東省政府民政廳正式批准設置三縣:樂東、保亭、白沙。1958年11月並入東方縣,1961年恢復,1987年成立白沙黎族自治縣。 [詳細]

自白沙設立自治縣以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白沙歷屆縣委、縣政府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各項方針政策,團結和帶領全縣各族人民艱苦奮斗、開拓進取,全縣的經濟社會等各項事業取得了豐碩成果,城鄉面貌煥然一新,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一個富裕、文明、生態、和諧的白沙正在崛起。[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