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打造幸福河湖 離不開他們的努力

海南的“治水”工作“略有小成”,離不開各級“河湖長”的努力。

邁灣天角潭工程將為海南“解渴”“排澇”

兩大水利樞紐工程開啟建設加速度,為城市發展提供水資源保障。

三亞保亭先試先行 跨區域跨行業聯合治水

近年來,三亞與保亭探索治水新思路,形成共享新格局。

“亮劍”頑固水體:有辦法有決心有規劃

走近三亞抱坡溪和文昌珠溪河感受海南“亮劍”頑固水體的成效和故事。

從"污"到"靚" 海南"人水關系"更"親清"

近年來,海南明確提出以提升水質為核心,開展全域綜合治水。

視頻直擊

三亞:依托河湖長制 打造幸福河湖

三亞河被喻為三亞的母親河,全長31.50公裡,是流經三亞市區的主要河流,在市區內分成三亞西河、三亞東河。

海口美舍河:水清岸綠韻味足

美舍河是流經海口市的河流之一,水域面積約69萬平方米,途經493個居民小區,16個城中村,惠及總人口30多萬人,是海口市綠色生態系統的一個關鍵性、基礎性的水生態廊道。

文昌珠溪河:堅持全流域治理

珠溪河是文昌市第二大河流,流域面積358平方公裡,覆蓋73個村庄約6.8萬人口。為持續改善珠溪河水質,馮坡鎮大力推進全鎮珠溪河綜合治理工作。

城市換新顏

  • 三亞河畔綠樹成蔭,已成為市民游客的好去處。三亞河畔綠樹成蔭,已成為市民游客的好去處。
  • 海口市丁村污水處理廠(一期)是地埋式污水處理廠,地面建設為美麗的市政公園,免費對外開放。海口市丁村污水處理廠(一期)是地埋式污水處理廠,地面建設為美麗的市政公園,免費對外開放。
  • 近幾年,政府下狠功夫,生態治水與生態修復兩手抓,美舍河重新變得清澈。近幾年,政府下狠功夫,生態治水與生態修復兩手抓,美舍河重新變得清澈。
  • 美舍河水體治理完全融入了“城市經營”的理念,打造以休閑產業為主的濱河新業態。美舍河水體治理完全融入了“城市經營”的理念,打造以休閑產業為主的濱河新業態。
  • 如今的美舍河早就變成了“水清、岸綠、白鷺飛”的生態長廊。如今的美舍河早就變成了“水清、岸綠、白鷺飛”的生態長廊。
  • 經過3年的綜合治理,海口市美蘭區海甸島鴨尾溪公園重煥新顏,於2019年向市民開放。經過3年的綜合治理,海口市美蘭區海甸島鴨尾溪公園重煥新顏,於2019年向市民開放。
  • 鴨尾溪旁茂密的紅樹林密植兩岸,漫步在林間親水步道,就可享受城市水體綜合治理帶來的清新。鴨尾溪旁茂密的紅樹林密植兩岸,漫步在林間親水步道,就可享受城市水體綜合治理帶來的清新。
  • 三亞抱坡溪濕地公園集雨洪調蓄、科普教育以及生態休閑於一體,是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區。三亞抱坡溪濕地公園集雨洪調蓄、科普教育以及生態休閑於一體,是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區。
  • 抱坡溪濕地公園與下游東岸濕地公園相連,實現水系連通,修復河道岸線,解決城市防洪排澇問題。抱坡溪濕地公園與下游東岸濕地公園相連,實現水系連通,修復河道岸線,解決城市防洪排澇問題。
  • 文昌珠溪河河道治理工程文昌珠溪河河道治理工程

實地看成效

主流媒體記者深入海南“治水”一線

中央和省級主流媒體深入項目實地,採訪挖掘海南省推進“六水共治”新思路、新舉措、新成效,呈現海南省委、省政府踐行“國之大者”,保護好海南綠水青山的堅定決心。

2022年以來,海南省、市、縣、區大力推進“六水共治”工作,以治水辦為工作載體,統籌力量推進流域綜合治理、項目要素保障、設施互聯互通、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與農村改廁融合等工作更好落地。海南省水務廳介紹,2023年,海南省繼續以治污水為突破口,協同推進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優海水、防洪水“六水共治”,狠抓黑臭水體治理、城鄉污水治理以及水產養殖、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加快推進河道綜合整治等,開展全域綜合治水,全方位保障水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海南城市水環境治理的終極“密碼”

“六水共治”,治污先行。城市污水治理,直接關系到萬千百姓的切身利益和生活品質。近年來,海南明確提出以提升水質為核心,狠抓黑臭水體治理,城市污水提質增效、截污納管、雨污分流,開展全域綜合治水。

今天,我們走近海口鴨尾溪、美舍河和丁村下沉式再生水廠,解析海南城市污水治理的終極“密碼”——“四管齊下”后,鴨尾溪由“污”變“靚”、“還水於民”后,美舍河沿岸更熱鬧、“污水入管”后,城市環境更清爽。標本兼治、綜合治理、還水於民、技術創新,這些,或許就是海南城市水環境治理的終極“密碼”。

海南城市污水治理的生動注腳

近日,由海南省治水辦主辦的2023年海南“六水共治”媒體行活動的記者們走進海口鴨尾溪,解析鴨尾溪是如何從原來的“垃圾河”、“臭水溝”,轉變為如今的碧波蕩漾、綠樹成蔭,也成為了海口市民的休閑“打卡地”。

2016年2月鴨尾溪被央視作為黑臭水體典型曝光。2016年2月海口市政府決定採用“PPP+EPC+監管”模式實施鴨尾溪水環境治理項目。2021年11月,水利部科技推廣中心和珠江委將鴨尾溪項目作為典型案例向全國推介城市黑臭水體綜合治理經驗,同時海口市環保局推薦鴨尾溪為本年度“美麗河湖”典型申報案例。

還水於民 激活濱水空間

近日,由海南省治水辦主辦的2023年海南“六水共治”媒體行活動的記者們走進海口“母親河”——美舍河。上世紀九十年代,因城市發展開始有污水直排進入河道,沿岸居民稱其為“臭水溝”。經過治理,現在又恢復了水清岸綠的生態環境,並當選全國第二屆“最美家鄉河”。

除了環境變美,美舍河治理還水於民的理念,也讓沿河地區的商業價值和周邊土地的增值空間得到極大提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美舍河的治理中得到充分體現。重現美麗的“最美家鄉河”美舍河,也用自己寬廣的胸襟,滋潤著椰城海口。

面對頑固水體 除了“治”,還有“用”

近日,由海南省治水辦主辦的2023年海南“六水共治”媒體行活動的記者們走進文昌市珠溪河。

面對珠溪河這樣的“老大難”,海南治水人迎難而上。文昌市堅持水岸、上下游全流域綜合治理,從加強源頭管控、過程削減、末端修復三方面入手開展珠溪河流域整治。同時充分利用生態河道穿針引線的作用,融合鄉村旅游,實施文昌市水系連通及農村水系綜合整治試點縣項目,將沿河沿線的特色景點串點成線,從“水岸防護”到“水岸體驗”,帶熱周邊鄉村旅游。以特色產業、鄉村旅游、鄉村民宿的開發建設推動共享農庄發展,開辟文昌鄉村旅游新路線,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亮劍”頑固水體 有辦法有決心有規劃

2022年1月海南全省打響“六水共治”攻堅戰以來,各級黨委、政府,各級河長開始向海南的一些“頑固水體”發起總攻。

抱坡溪為三亞中心城區內河道,治污從控源截污開始,以問題為導向,採取填補空白、修復管道、清污分離及錯混接改造措施解決污水直排問題。針對面源污染,三亞採取肥藥雙減措施,同時建設抱坡溪濕地提升水質。

珠溪河是文昌市第二大河流,它身上幾乎能夠找到所有水污染的症狀。面對這樣的“老大難”,海南治水人迎難而上。文昌市堅持水岸、上下游全流域綜合治理,從加強源頭管控、中段水源補充、末端生態修復三方面入手開展珠溪河流域整治。

跨區域跨行業聯合治水經驗走在全國前列

近年來,三亞與保亭先試先行,探索治水新思路,攜手推進赤田水庫流域綜合治理工程,落實落細赤田水庫流域“上游護水、下游補償”的生態補償機制創新試點工作,“跨區域”“跨行業”聯合治水的經驗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

三亞與保亭建立協調聯動工作機制。首先建立省市縣協調聯動機制,破解部門各自為政、市縣協調不暢的難題﹔其次構建起“資金補償﹣流域治理﹣監測評價﹣動態評估﹣監管考核﹣督察整改”的閉環工作機制﹔最后建立多方參與工作機制,聯合科研院所和企業等多方參與攻關試點難點堵點工作。

水利樞紐工程為海南“解渴”“排澇”

“目前全部工程已經進入收尾沖刺階段,5月份就可以下閘蓄水了!”作為海南省水網建設規劃重點項目和“六水共治”骨干工程之一,總投資高達43.38億元天角潭水利樞紐工程建成后每年將向洋浦經濟開發區及北門江下游地區供水1.35億立方米,為儋洋一體化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水資源保障。

此時此刻,位於屯昌縣境內的邁灣水利樞紐工程施工現也是一片繁忙景象,將在今年力爭實現左右岸擋水壩段、進取水口壩段澆筑至113米高程。這一海南省最大的在建水利工程項目建成后可有效保障海口和江東新區供水安全。

海南河湖長和幸福河湖的故事

如果說近幾年海南的“治水”工作“略有小成”,那一定離不開他們的努力。他們,就是各級“河湖長”。當前,海南“六水共治”如火如荼進行之中,一批“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和”的幸福河湖正逐漸呈現在大家面前。近日,我們走近海南多位河長,感受他們的治水故事。

據悉,海南省從2015年開始推行河長制,目前已實現3526條河流和1105座水庫河湖長制全覆蓋。落實省、市、縣、鄉、村五級河湖長5704名。截至目前,全省共3個集體、3名河湖長制工作者、3名河湖長獲水利部表彰,2名巡(護)河員、1名民間河長獲評全國“最美河湖衛士”。

依托河湖長制 打造幸福河湖

三亞河被喻為三亞的母親河,是三亞重要的城市飲用水源地,治理三亞河的過程中,河湖長制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治理充分體現了河道綜合治理的理念,從上游的水源地保護開始,到沿河的清淤疏浚、面源污染治理、入河排污口整治,再到水系連通、生態修復、河水保質、再生水回用甚至跨流域調水等。

六水共治攻堅戰打響后,三亞河長制與六水共治融合推進,創造出1+8+8綜合治理模式,即1個治水工作領導小組+8大流域+8大專班。由各牽頭單位一把手任專班組長,治水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指派專人參與專班工作,各專班形成工作任務清單,優化和完善體制機制,確保各項工作取得實效。各級河長則要做好治水工作的協調推進和監督落實,真正履行好河長的職責。

微觀察

水潤民心 澤被萬物

在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