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改善 海南“物種戶口簿”不斷更新

【查看原圖】
海南牛背鷺。五指山市委宣傳部供圖
海南牛背鷺。五指山市委宣傳部供圖
來源:人民網-海南頻道  2021年04月29日09:16

人民網海口4月29日電 (陳海燕)叫聲如蛐蛐,最小體型僅有23毫米……這是一種名為“海南小姬蛙”的兩棲動物,分布於海南俄賢嶺、尖峰嶺、鸚哥嶺等熱帶雨林地區。不久前,香港嘉道理中國保育科研團隊在《Zoological Research》(動物學研究)雜志上刊文稱,結合形態學及分子生物學証據分析,確認海南小姬蛙為海南特有新種。至此,海南熱帶雨林“物種戶口簿”上又增加一名新成員。

據了解,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建設至今,在海南的留鳥和越冬的候鳥種類及數量都在不斷增加。不久前,海口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更是迎來3隻號稱“鳥類中的大熊貓”黑臉琵鷺,反嘴鷸數量也超過了20隻,均創下新高。

海南島鳥類區系的特異性,較早時期我國科學家就已經注意到了。這種特異性導致海南島有些鳥種是全國獨有的。迄今已發現的海南鳥類特有種包括海南山鷓鴣、海南孔雀雉和海南柳鶯3種,特有亞種53種。其中,海南柳鶯在世界范圍內隻有在海南島有分布,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U級別(易危)。

近年來,隨著海南生態環境的不斷改善以及科研力量的加強,越來越多新物種被發現,僅2019年至2020年,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內便有9個植物新種、5個動物新種、5個大型真菌新種被發現,意味著約佔海南島1/7陸域面積的這片土地上,仍然藏著太多未知的秘密和“寶藏”。

分享到:
(責編:陳海燕、王慶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