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首屆消博會:探秘藤編小館 領略海南非遺文化

【查看原圖】
消博會上,藤編小館展示的藤編工藝品。人民網 樊歡迪攝
消博會上,藤編小館展示的藤編工藝品。人民網 樊歡迪攝
來源:人民網-海南頻道  2021年05月10日10:44

人民網海口5月10日電  (樊歡迪) 在首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以下簡稱消博會)內,與熱鬧的美食街相鄰,一座古色古香的藤編小館顯得風韻十足。館內展覽了多種藤編工藝品,其中還包括座椅、果籃、挎包、帽子等實用性物品。

“在這裡設展位主要是想借助消博會的平台,讓更多的人了解藤編,進而傳承手工編織文化藝術。”館內負責人楊育萍告訴記者。

海南獨特的熱帶季風氣候十分適合藤蔓植物的生長。據記載,早在唐代,藤編技藝就已存在。當時就有海南人以野生藤編織成帘幕,有的還編織成花卉、虫魚、鳥獸等圖案,工藝精細。延續至今日,藤編的制作花樣也越來越多,應用范圍也越來越廣。

“海南本地人在生活日用的耳濡目染中,不知不覺將這一古老的手工技藝傳承了上千年。”楊育萍介紹,據不完全統計,海南的昌江、東方、保亭、萬寧、陵水等地有五六百人從事藤編行業,海南發展藤編技藝的基礎非常深厚。

談及如何用利用藤編技藝發展鄉村振興,作為海南藤后實業有限公司創始人的楊育萍則很有心得,“藤編的應用非常廣泛,大到家具,小到杯墊,在海南自貿港建設的背景下,藤編技藝作為非遺文化,通過創新還可應用到許多產品的外包裝上,起到推介海南文化的作用。”楊育萍說。

在楊育萍看來,發展藤編技藝可以達到“三贏”局面,“把海南當地村民培養起來,村民增收了,把海南的藤編產業鏈做起來,海南本地企業得到實惠,同時,下一代可以有效傳承非遺文化,從而達到保護非遺文化的目的。”

“去年開始,我們在騎樓老街開設了一個藤編文化館,裡面展出了上百種藤編工藝品,游客市民的反響也非常好。”楊育萍充滿信心,“未來,藤編技藝將成為海南自由貿易港的一張靚麗名片,也希望更多人加入這個團隊,共同發揚藤編這種古老美好的技藝。”

據悉,藤編是一種以藤類植物莖杆的表皮和芯為原料編織的傳統工藝品和實用品,可編織成各種器皿和家具。

分享到:
(責編:潘惠文、王慶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