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山南海工匠蔣藝鴻:用指尖技藝“繡”出美好生活

【查看原圖】
蔣藝鴻用線繡技藝完成作品。人民網 樊歡迪攝
蔣藝鴻用線繡技藝完成作品。人民網 樊歡迪攝
來源:人民網-海南頻道  2021年06月27日09:35

人民網五指山6月27日電 (樊歡迪)“這是我們公司最近接的單,用一對新人頭發繡出他們的婚紗照。”在工作室裡,蔣藝鴻拿起針線指尖飛舞,正加緊完成手下的線繡作品,“如今,像這樣線繡作品很受市場歡迎,賣的價錢也高。”蔣藝鴻告訴記者。

2008年,26歲的蔣藝鴻來到曾祖母的故鄉—五指山水滿鄉,創立了五指山苗妹繡畫藝術開發有限公司,從此,便與水滿鄉結下“苗繡”良緣。

“當時來到水滿鄉,看到滿山火紅的楓葉,非常美,但是當地學習苗繡的人不多,也無法用繡品留存住這樣美麗景色。”美麗的景色激發了蔣藝鴻的創作欲望,經過考察后,蔣藝鴻便決定創立公司,組建繡娘團隊。

“剛開始也沒想著營業收益,隻想著先帶好團隊,把繡娘們培養出來,將苗繡更好地傳承下去。”蔣藝鴻說,“苗族刺繡是祖祖輩輩傳承下來的,不能在我們這一代失傳。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在傳承中發展,帶領更多人學習苗族刺繡,讓更多人了解苗族文化。”

憑著一股子認真勁兒,蔣藝鴻和團隊的十一位繡娘在次年便推出了《清明上河圖》繡品,得到市場的認可,從此,公司便一步步發展起來。“2008年到2012年,公司的員工最多達到60多人,做的好的繡娘每月有四五千塊錢,在當時是很可觀的收入了。”蔣藝鴻說。

之后,在五指山市各行業部門的幫帶下,蔣藝鴻帶動78名農村婦女學會了刺繡,培養出致富帶頭人3名,成功讓16戶貧困戶實現脫貧。2019年,蔣藝鴻帶領17名苗族繡娘做好發繡產品的創新,發繡、苗繡產品收益達到15萬元。“線繡作品算是我們公司的創新,用不同的絲線和苗繡的技藝去創作,既迎合市場也達到發揚苗繡的目的。”蔣藝鴻介紹道。

2019年,蔣藝鴻被評為“南海工匠”人才計劃培養對象,走進重慶、蘇州、西安、北京等地進行深入學習,“我去的村庄都很漂亮,技藝傳承這方面也做的很好,也給我很多思考。”從事苗繡行業28年的蔣藝鴻提出自己的想法,“如今公司所研發的產品並不僅限於收藏品和藝術品,更多的是考慮到實用性。”

“看,這是我們公司制作的苗繡小包……”蔣藝鴻介紹說,藝術來源於生活,公司生產的產品一定要是生活中能用到的東西,如此發展傳承,苗繡才能走得更長久。

如今,蔣藝鴻還跟學校聯合培訓苗繡,培訓學員參加省裡組織的比賽,積極開展技術創新、行業交流、帶徒傳技等活動,通過搭建高技能人才研修平台,鼓勵指導更多的優秀民族工藝愛好者加入到民族技藝傳承隊伍中,為助力市縣鄉村振興提供人才保障。

分享到:
(責編:劉楊、席秀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