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網海南頻道>>海南資訊

海醫二院專家溫馨提示:避開腦溢血,應該怎麼做?

2021年12月24日11:07 |
小字號

腦溢血起病急驟、病情凶險、一旦救治不及時,死亡率極高,而幸運的人及時到達醫院接受治療,還有可能留下半身不遂等后遺症。腦溢血“輕則癱瘓,重則死亡”,這並不是唬人的,如何避開這個隨時會爆炸的“炸彈”?今天,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神經內科專家為大家科普腦溢血知識。

什麼是腦溢血?

腦溢血,又稱腦出血,屬於“腦卒中”的一種,就是腦實質內血管破裂導致的出血。

腦溢血佔全部腦卒中的20%∼30%,急性期死亡率很高,約為30%∼40%。據數據顯示,我國每12秒就有一人發生腦卒中,每21秒就有一人死於腦卒中,全國每年死於腦卒中的患者高達190多萬。更加令人驚心的是,在我國因病死亡的人群中,每5人裡就至少有1人死於腦卒中。 

腦溢血的臨床表現

1.頭暈、頭痛、嘔吐:頭痛是腦出血的首發症狀,常常位於出血一側的頭部﹔有顱內壓力增高時,疼痛可以發展到整個頭部。頭暈常與頭痛伴發,特別是在小腦和腦干出血時。約一半的患者發生嘔吐,可能與腦出血時顱內壓增高、眩暈發作、腦膜受到血液刺激有關。

2.運動障礙:突然感到一側身體麻木、無力、活動不便,或者手持物掉落,嘴歪、流涎,走路不穩,同時伴有口角歪斜、流口水。 

3.語言障礙:與人交談時突然講不出話來,或吐字含糊不清、聽不懂別人的話或失語。 

4.意識障礙:嗜睡,嚴重者出現昏迷、意識障礙、大小便失禁等。

腦溢血的誘發因素

1.氣候變化:春夏、秋冬交界的季節,由於外界溫度發生變化,顱內血管無法在短時間內適應這種變化,進而引起血壓波動,導致血管破裂。

2.情緒的改變:短時間內極度的興奮、悲傷、恐懼等情緒變化,情緒激動使交感神經興奮,進而心跳加快和血壓突然升高,導致血管破裂。

3.不良的生活習慣:長期吸煙、飲酒﹔長期高熱量、高脂肪飲食和缺乏運動﹔長期熬夜。

腦溢血高發人群有哪些?

1.高齡人群﹔

2.高血壓病人﹔

3.糖尿病患者﹔

4.腦血管本身有其他疾病的人群﹔

5.其它人群:如體重過於超重,嗜好煙酒,長期疲勞,進食過咸和性情急躁者的發病率也有相應的增高。

腦溢血的發病前兆有哪些?

1.經常頭疼。腦溢血患者的頭痛在開始時是間歇性的,然后逐漸發展為持續性嚴重的頭痛。如果自己本身就是高血壓患者,而突然出現嚴重頭痛、頭暈、惡心、耳鳴等症狀時,則要高度懷疑腦溢血。

2.動作異常。如果突然發覺四肢無力、動作遲緩,或者是走路的時候身體虛脫無力,尤其是出現了手腳不協調的問題,就應該引起高度重視了。

3.流鼻血。如果無緣無故總是流鼻血就應該警覺了,因為這種狀況可能和腦溢血有關系。

4.嗜睡。一些人在腦溢血發病前會出現過度嗜睡症狀,且通過睡眠也無法消除疲憊感,這也有可能是腦出血的早期征兆。

5.視物不清。如果眼睛突然出現視力不清,看到的東西都是模糊的,或眼睛突然變黑,視力短暫模糊,然后自我恢復,很可能是一個腦溢血的先兆。

6.頻繁嗆咳。如果經常出現無法控制的嗆咳,也可能是腦溢血的警報。

如何預防腦溢血呢?

1.要定期測量血壓和血液粘度,並積極治療和控制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免疫性疾病﹔

2.要保持良好心態,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盡量避免情緒劇烈地波動﹔

3.要參加適當的體育活動,增強體質﹔

4.氣溫變化時要注意防寒保暖﹔

5.要戒煙戒酒,忌脂肪,多吃含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

6.要保持充足睡眠,避免過度勞累﹔

7.定期到醫院進行體檢,一旦發現有腦溢血前兆應該提前進行預防與治療。

腦溢血的緊急救護

對於急性腦出血的救治越快越好,越早越好。如果發現患者摔倒、語言障礙、意識不清、大小便失禁等情況,要高度懷疑腦出血,可採取緊急救護並同時撥打急救電話,耐心等待救護車的到來:

1.就近側臥:在就近的平坦地方,讓病人順勢側臥(禁止仰面),鬆開患者衣領和腰帶,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天冷時注意保暖,天熱時注意降溫。千萬不要急著將病人送往醫院,以免路途顛簸,加重病情。為了使患者氣道通暢,可將其頭偏向一側,以防痰液、嘔吐物吸入氣管﹔如果患者昏迷並發出強烈鼾聲,表示其舌根已經下墜,可用手帕或紗布包住患者舌頭,輕輕向外拉出。

2.頭部物理降溫:可以從冰箱中取出冰塊裝在干毛巾裡,放在病人的頭上,進行頭部降溫,減少出血量。 3、在等待救護車的過程中,禁止搖晃、反復搬運、亂用藥或按人中穴。(海醫二院神經內科)

(責編:陳海燕、席秀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