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市:黨建引領“六水共治”工作 推動生態環境持續優化
2022年來,文昌市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在治水攻堅戰中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建立了黨員先鋒大隊、中隊、小隊的三級作戰體系,通過黨員帶動、黨建推動、黨群聯動,全力營造全民參與“六水共治”的濃厚氛圍,共同打贏打好治水攻堅戰。
強化污水治理 改善生態環境
“六水共治”,治污先行。文昌市以提升水質為核心,聚焦城鄉污水處理設施、廁污一體化、黑臭水體、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等領域,特別是全力抓好河流污染整治工作,為全域綜合治水提供了強有力保障。
文教河位於文昌市中東部,流經東路、潭牛、公坡、東閣、文教等5個鎮,流域面積529.85平方千米,全長56千米,是文昌市第一大河流,主要用於生活供水、農業用水,現為同源水廠、東郊水廠飲用水水源地。多年來,由於受周邊水產養殖尾水、禽畜牧養殖污水和種植退排水的農業面源污染,文教河水生態環境受到影響。
面對相對復雜的污染情況,東路鎮堅持標本兼治的生態治理原則,開展水環境綜合整治,著力推進污水治理工程項目建設,2021年12月,文教河水質達標治理技術服務項目(東路鎮河段)在文昌市東路鎮堆邊溝河道開工建設。
2022年3月8日,市委書記龍衛東來到文教河水質達標治理技術服務項目(東路鎮河段)現場調研,對項目的規劃實施給予肯定。他強調,要突出問題導向,結合文昌實際因地制宜制定“一河一策”,全力打好“六水共治”攻堅戰。
截至目前,該項目已竣工並投入使用。據介紹,文教河水質達標治理技術服務項目(東路鎮河段)項目建成投用后,將進一步削減入河污染物濃度,為持續改善文教河水生態環境質量創造條件。
讓群眾從“有水喝”到“喝好水”
加快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讓更多的群眾喝上安全水,成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也是文昌市民生工程的一項重要內容。
會文赤紙水庫至會文水廠輸水管道改造項目作為解決馮家灣現代化漁業產業園中后期需水量缺口、滿足園區用水需求的重點項目之一。2021年3月,文昌市啟動了會文赤紙水庫至會文水廠輸水管道改造項目。
該項目在推進過程中,曾一度因青苗清點補償問題,造成工程進度緩慢。為此,文昌市壓實主體責任,積極做好群眾工作,協調解決制約項目進度的青苗清點補償問題,有力推進了項目建設進度。
今年來,文昌市持續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啟動水網規劃編制,加快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工作,目前木蘭水廠、東路水廠擴建工程、北山水廠擴建工程、東路水庫至東路水廠輸配水管道工程已全面開工建設。
探索循環水養殖新模式 實現產業優化綠色發展
近年來,文昌市依托區位及資源優勢,加速推進馮家灣現代化漁業產業園園區基礎配套工程建設,不斷提高園區承載力,進一步推動產業升級、優化產業布局、拓展發展空間,提高園區綜合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在文昌鯤誠現代海水養殖創新產業園項目施工現場,一片熱火朝天的施工場面,幾棟已架起巨型鋼筋屋頂的廠房引人注目。工人正在進行鋼筋綁扎和海容模塊安裝等施工作業,力爭在今年8月份前完成4個車間建設,並正式投產養殖。
據了解,文昌鯤誠現代海水養殖創新產業園項目是文昌市引進的高新技術企業項目之一,該項目在海南率先突破工業化循環水系統苗種繁育和親本選育技術,創新示范石斑魚高密度工業化循環水養殖模式。該項目完成投產后預計年產名貴海水魚類500噸,海水魚類苗種600萬尾,年銷售收入超過5000萬元,年產值達到每畝150萬元。預計年納稅總額為300萬元,年稅收達到每畝10萬元,直接帶動周邊群眾就業超100人。
堅持高標准建設、實現高質量發展,打造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漁業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是海南省委、省政府對馮家灣現代化漁業產業園的要求。對此,文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以開展“能力提升建設年”活動為契機,緊鑼密鼓推動園區建設。目前,園區已引進廣東海大集團、山東渤海水產等16家養殖企業和科研機構,其中8家企業入園項目已動工建設﹔已安排用地671畝,其中設施農用地425畝,工業用地150畝,科研用地81畝,物流倉儲用地15畝。
下一步,文昌市將進一步健全完善各項保障工作機制和措施,堅持項目化、清單化管理,加強協調和督辦力度,確保各項工作任務按照時間節點予以推進,確保全市“六水共治”工作月月有成效,年底大變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