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控股:把黨建作為“置頂工程” 為自貿港貢獻海控力量

人民網海口6月30日電(毛雷、符武平)打開海南省發展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南控股”)的官網,最顯眼的版塊,當屬“黨建動態”。作為海南省首家資產規模躍入千億級的省屬國企,如何在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偉大進程中發揮引領和帶頭作用?海南控股給出了明確的答案:黨建引領!
海南控股秉持“一切為了海南發展”的初心和使命,結合海南省第八次黨代會精神和海控責任擔當,明確了省委省政府重大戰略投資平台、全省重大基礎設施投資建設運營商、自貿港新興產業孵化器三大戰略定位,把黨的建設作為“置頂工程”,奮力擔當起新時代使命任務,為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貢獻海控力量。
建功新時代
把黨旗插在重點項目上
夏至剛過,海南迎來全年最熱的時段之一。6月23日,海口最高氣溫達37攝氏度,在位於海口市美蘭區海文高速三江出口處附近的海南省公共衛生中心項目施工現場,工人們正頂著高溫抓緊施工。前不久,這裡十余棟建筑剛剛封頂,目前項目正在加快推進,力爭在今年底前基本完工。
海南省公共衛生中心項目包含海南省疾控中心異地新建項目和海南省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項目,均為省重點項目,由海南控股旗下海南發展控股置業集團有限公司代管。項目建成后,海南省將擁有第一個生物安全防護三級實驗室,可大幅提升全省疾病預防能力、公共衛生科研水平與服務能力,有效增強重大傳染病和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防控救治能力。
“受高壓電纜和村房遷移等因素影響,我們從進場到大規模施工,差不多間隔十個月。”海南省公共衛生中心項目經理邊震告訴記者,為了把耽擱的工期“搶回來”,海控置業組織各參建單位成立了項目臨時黨支部,並成立黨員突擊隊,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推動解決項目報建審批、土地征收、“五網”基礎設施配套建設等環節的困難和問題。
“現在我們除了避開上午11點至下午3點的高溫時段,其他時間基本做到不停工。”項目經理邊震告訴記者,為了確保施工安全,他們給工人配備了解暑的食品和藥品,並在臨時黨支部的領導下加強夜間施工巡查,將黨建工作覆蓋到各項工作環節、延伸到每個施工角落,為項目高標准、高質量、高效率建設保駕護航。
在海南島西南部,佔地約1400余畝、由22萬余塊光伏板構成的巨大“光陣”十分壯觀。這裡是海南島光熱條件最好的地方之一,鶯歌海100MW光伏項目現場已經並網發電兩個月。
“項目於4月28日19時實現提前全容量並網發電,自開工至投運歷時僅73天,是海南省‘十四五’期間批復的光伏項目中,開工最早、建設用時最短、全容量並網最快的光伏項目。”回憶起項目建設過程,海控能源天能電力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玉丹自豪地告訴記者,這裡以前是一片鹽鹼地,而如今,成了綠色能源“聚寶盆”。
為何能實現“幾個最”?答案還是黨建引領。
張玉丹說,施工單位剛進場時還挺高興,但一開始施工就發愁了——這裡原本是沼澤地,稍微挖一點就出水,給施工造成了很大的困擾。同時,時值國內多地疫情出現反復,設備運輸和疫情防控多重壓力,給工程能否如期保質保量完工打上了問號。
這些困難,在鶯歌海100MW平價光伏項目聯合臨時黨支部成立后,得到了有效解決。“我們開始‘多條腿走路’,把黨建工作融入到了項目建設的每個環節中,把優秀骨干都吸納到臨時黨支部來,來自各單位的黨員和優秀骨干擰成一股繩,合力攻堅克難。”
據介紹,項目並網發電至今,已發電2477.31萬千瓦時,與同等供電量火電廠相比,可節約標煤7555.80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20165.30噸。
困難我先上
“紅旗班組”攻堅克難顯擔當
“這段可以說是整個工程的關鍵,直接決定了整個工程的成敗。”指著地圖上長嶺隧洞的位置,瓊西北供水工程臨時黨支部書記楊鑫加重了語氣。
瓊西北供水工程是海南省水網規劃的重要節水供水工程,工程主要任務為續建鬆濤西灌區,構建瓊西北水資源配置體系,旨在解決儋州市和白沙黎族自治縣的72萬畝農業灌溉及63萬人的城鄉綜合用水問題。
長3.5公裡長嶺隧洞,成為這項投資規模巨大供水工程中的“關鍵節點”。“別看它隻有3.5公裡,但是其中卻存在諸多技術難題。”楊鑫介紹,長嶺隧洞貫穿技術難度大、安全風險高,稍有不慎就會發生塌方等危險,這也成為擺在眾多施工隊伍面前的一道難題。
艱難險阻,方顯擔當。為了攻堅克難,臨時黨支部決定抽調精兵強將,組成“紅旗班組”,踐行扛紅旗、強一線、當先鋒的理念,帶頭攻堅克難,為項目建設按下“快進鍵”。
“紅旗班組主要由黨員帶隊,帶領骨干員工和技術人員攻堅克難,我們制定月度目標,簽訂責任狀,制定獎懲措施,不間斷施工。”楊鑫說,目前紅旗班組正按照計劃進度全力奮進,有能力、有信心保質保量完成任務。
在海南省水利電力集團有限公司黨委結合全省重點水利工程建設,在項目施工一線共設立了包括瓊西北供水工程臨時黨支部等7個臨時黨組織。天角潭水利樞紐工程臨時黨支部就是其中的一個。
“臨時黨支部既把我們凝聚在一起,也為我們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良好平台。”天角潭水利樞紐工程臨時黨支部成員、“紅旗班組”組長李吉鵬說,在項目攻關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一些難題,這就需要黨員同志沖在前、干在前,因此‘我是黨員我來’成為了大家耳邊常聽到的話。“除了正常工作,我們還會把施工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課題研究並發表論文,同時探索創新新的施工工法工藝,不斷提升大家的能力水平。”
截至目前,天角潭水利樞紐工程項目累計完成年度投資7.0175億元,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70.18%﹔開工累計完成投資30.09億元,完成項目總投資43.38億元的69.36%。各項工作正嚴格按照“2023年3月完成下閘蓄水”的目標有序推進。
黨建帶團建
優秀人才不斷向黨靠攏
“我現在已經是入黨積極分子了。”說起自己的進步,海口美蘭國際機場航務與運行控制部機坪管制中心管制員周建濤滿臉自豪。
2021年12月24日,原海航機場板塊實控權正式移交海南控股,標志著機場板塊涅槃重生,開始邁向新的征程。目前,海南機場總資產規模超900億元,年收入近90億元,員工1.6萬人﹔擁有海南機場設施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00515.SH)和海南美蘭國際空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00357.HK)兩家上市公司。
2021年,海口美蘭國際機場T2航站樓投運通航,並正式回歸海南國資序列,邁入“雙航站樓雙跑道”全新發展時代。
“現在除了飛機起降,這一塊的區域都歸我們管。”指著停機坪的方向,周建濤告訴記者,機場的核心是航務,自美蘭機場回歸國資體系以來,在美蘭機場黨委的領導下,航務部黨支部圍繞黨建引領發展,深入推進“雙融雙創”工程,緊扣部門業務重點難點,著力打造“政治型、學習型、能力型、創新型”黨支部,將安全效能、運行協同、能力提升、課題攻關、文化建設、重大任務保障等工作滲透到日常生產運營業務中,力促“黨建+業務”同頻共振,讓黨旗飄揚在機場制高點,打造美蘭機場黨建新標杆。
同時,重視加強黨建帶團建工作。堅持黨團聯建,重視黨建團建相融合,以黨員、團員、群眾“1+1+N”的模式,開展結對互助,引導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深化黨員與業務骨干雙向培養,通過技能培訓等有效舉措提升黨員業務能力,推動黨員向優秀專業技能人才轉變,鼓勵技術能手向優秀黨員學習,以黨建帶動團建,以團建帶動班組建設,著力提升一線班組凝聚力、戰斗力,鍛造政治素質高、專業技術強的技能型人才隊伍。
“我就是黨員、團員、群眾‘1+1+N’模式的受益者,在我們小組,由一名黨員帶領我這個團員和一名群眾,大家互相幫助,一起攻關。因為表現突出,我現在已經是入黨積極分子了。”周建濤說。
在黨建引領下,美蘭機場堅持探索實施“黨員課題制攻關創效活動”,創新和破解了大量難題,設立的“航班運行協調管理委員會”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黨員創效平台。
美蘭機場地處熱帶海洋性氣候地區,夏季局地強對流天氣發生頻率高且程度激烈,是雷雨和台風天氣高發區,且雷雨季節長。冬春季則早間和晚間易出現大霧等“兩低”天氣,對航班運行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圍繞航班正常性管理工作,美蘭機場聯合海南空管分局組建了“航班運行協調管理委員會”,成員涵蓋機場、空管、航空公司、航油、地勤等各保障單位,為多主體運行協調提供體制與機制保障。為了積極應對兩低、雷雨天氣等不利條件,美蘭機場運管委建立了常態化會商機制,組織成員單位面對面會商天氣等不利影響因素,按照“精准調控、容流平衡”目標,以“基本戰略+預戰術+戰術實施+事后分析”為總體應對原則,共同研究制定航班動態調整方案,最大限度降低不利因素對航班運行的影響。
2021年運管委商逾百次,有效應對了全國系統性雷雨天氣和第17號台風“獅子山”、第18號台風“圓規”對航班運行的影響,全年動態調整航班近8000架次,確保了年度航班正常率達到90%以上。2022年上半年,已組織開展面對面會商51次,動態調整航班1080架次,其中,出港航班調整583架次,調時航班正常率達90%以上,為復雜天氣下航班安全、高效運行提供了有力支撐。
同時,結合機場實際,美蘭機場還率先開展“機坪運行規則優化”“推開同步”“閃燈推”等課題攻關項目,促使航空器平均地面滑行時間從原先近23分鐘縮短至17分鐘,縮短航空器推出滑行時間約2-4分鐘,穩步提升過站航班靠橋率至90.48%,取得了一系列喜人的成果。
“做好‘黨建引領’的文章,打造清廉國企,為偉大事業提供堅強組織保障。”海南控股黨建工作相關負責人表示,海南控股將以更加積極、務實的態度,學習貫徹落實好省第八次黨代會精神,以實際行動全力踐行高質量發展,在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新征程中體現國企擔當。
(責編:陳海燕、潘惠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