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網海南頻道>>海南新聞

海南省備案博物館達40個 兩館已成高人氣旅游熱點

2023年05月18日19:11 | 來源:人民網-海南頻道
小字號
“窯望千年——長沙窯中的詩與遠方”展演現場。主辦方供圖
“窯望千年——長沙窯中的詩與遠方”展演現場。主辦方供圖

人民網海口5月18日電 (李學山)5月18日,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廳副廳長寧虹雯在2023年“5·18國際博物館日”海南主會場活動上表示,目前海南全省備案博物館40個,其中國有博物館18個,行業博物館和非國有博物館22個。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海南省博物館現已成為海南高人氣旅游熱點。

今年的國際博物館日主題是“博物館、可持續性與美好生活”,旨在強調博物館是促進社區福祉、人類美好生活和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能從多種途徑促進可持續發展目標。博物館在搶救、保護、研究和展示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普及科學文化知識,提高人民群眾科學文化素養和思想道德水平,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等方面具有獨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播和展示其文明成就和發展水平的重要窗口,是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陣地。

2023年“5·18國際博物館日”海南主會場活動圍繞今年“博物館、可持續性與美好生活”的主題,開展了展覽推介、文化講座、文物鑒定等系列活動。既有展示精美唐代長沙窯瓷器的陳列展覽、貝類標本陳列展示、公益文物現場鑒定咨詢﹔又有長沙窯與唐代海上絲綢之路專題學術講座、“窯望千年——長沙窯中的詩與遠方”微型舞台劇展演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

為講好文物故事,大力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活動現場還舉行了文創產品上新及《做海:南海漁家文化展(海南)》新書發布。現場推出以蘇東坡千古名方“雪中春信”改良的盤香、以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館藏的宋·青白釉纏枝花卉紋粉盒、宋·影青盞為原型設計的黑檀木盤香盒和粉青釉斗笠盞等新產品。

活動當天,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聯合國家文物進出境審核海南管理處,開展了“瓊州鑒寶——社會文物公益鑒定咨詢”活動,邀請多名資深文博專家,就陶瓷、玉器、書畫、雜項等類別的藏品真偽、時代、價值等熱點問題提供公益鑒定咨詢與解讀服務,並為大家普及文物收藏及文物保護等知識。

據悉,近年來,海南省注重發揮文物資源在自貿港建設、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建設的作用,先后出台了《海南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文物工作的實施意見》《海南省關於推進博物館改革發展的實施方案》《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海南省促進非國有博物館發展的意見》等政策來支持和發展海南博物館事業。堅持把博物館健康發展擺在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建設“美好新海南”大局下統籌推進。目前,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海南省博物館等文博基礎設施建設工程相繼完成,海南省民族博物館二期工程正加緊推進﹔東方市、定安縣、臨高縣博物館以及陵水疍家博物館已建成,三亞市博物館、瓊海市博物館、白沙黎族自治縣民族博物館、瓊中黎族苗族文化博物館正在籌備新館﹔推動黃花梨沉香博物館、海南華僑博物館等專題性博物館建設。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和海南解放公園被中央宣傳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海南省博物館獲得全國文化和旅游系統先進集體稱號。

寧虹雯表示,海南省內各博物館單位堅持“宜融盡融,能融盡融,以文促旅游,以旅彰文”的原則,深度挖掘海南文化資源,發揮博物館地域特色,活態呈現出海南古代文化與現代文化交融、東方文化與海外文化並舉、紅色文化與藍色文化爭輝、民俗文化與傳統文化互補的多元文化,展現了獨特的文化魅力與旅游吸引力,推進文物保護利用與旅游協調發展,形成文物合理利用新形態。希望通過開展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激發公眾參與意識,增強公眾對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實現博物館與公眾的良好互動。也希望廣大文博工作者以“5·18 國際博物館日”活動為契機,大膽創新,求真務實,努力拼搏,把海南省博物館工作推上一個新的台階,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海南故事,助力海南自貿港和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建設。

2023年“5·18國際博物館日”海南主會場活動由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廳主辦,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承辦。

(責編:蔣成柳、席秀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