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網海南頻道>>海南新聞

海墾南繁集團探索種業CRO模式,構建“育繁推服”種業全鏈條

提升品種“含新量” 撬動市場“含金量”

記者 鄧鈺
2024年03月15日08:52 | 來源:海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提升品種“含新量” 撬動市場“含金量”

近日,在三亞市崖州區的國家現代農業(種業)產業園內,工作人員對作物的老葉進行剔除,為瓜果保持養分,迎接2024中國種子大會嘉賓前來參觀。

近日,國家現代農業(種業)產業園內,工作人員在清除田地裡的雜草。

日前,產業園內,工作人員正在管護農作物。 本版圖片均由本報記者 王程龍 攝

春潮涌動,萬物生長。3月14日,三亞市崖州區,大田裡,姿態挺拔的玉米隨風搖晃,涌成一波波生機勃勃的浪潮﹔大棚中,五彩辣椒、純白番茄等各色新奇特果蔬接連坐果,繪就一幅幅豐收的景象。

這是出現在海南農墾南繁產業集團(以下簡稱海墾南繁集團)有限公司旗下項目——國家現代農業(種業)產業園(以下簡稱產業園)的景象。

扎根崖州熱土,近年來,海墾南繁集團乘著海南自貿港建設的東風,聚焦種業主責主業,內外協同謀發展,加強人才引育,聚焦種業研發和種業CRO模式,構建集科研、生產、銷售、服務、保障於一體的南繁種業“五大體系”發展戰略,打造“育繁推服”種業全鏈條。

聚良種 展良技 南繁沃野添新彩

“這裡容納了來自261家參展單位的2322個品種。在良好管理下,它們都迎來了豐收。”日前,眼前蔬果滿枝的熱鬧景象,讓該產業園田間技術負責人馬文全很有成就感。

2024中國種子(南繁硅谷)大會將於3月16日至20日在三亞舉行。產業園作為大會的展示區,備受關注。目前,產業園已栽種了2322個新奇特品種作物,其中水稻237個、玉米299個、雜糧28個、茄果類975個、瓜類695個、秋葵12個和其他蔬菜類76個。261家參展單位北自黑龍江,西至新疆,覆蓋全國。

海墾南繁集團下屬企業南繁產業公司董事會秘書付斌介紹,自去年9月起,大會地展就開始籌備。該公司設置資金保障組、生產技術組、綜合后勤組等5個小組,定崗定責,保障如期完成各項前期籌備工作。

“本次地展的品種中,品質型、口感型和觀賞型品種明顯增加,有純白色番茄、剝開即食的水果玉米和五彩辣椒等。”馬文全介紹,比如當下,人們對番茄口感及品質要求越來越高,地展就集中展示了草莓番茄、櫻桃番茄等口感型番茄新品種。

“每種作物成熟期不同,為了保証作物在地展期間同時成熟,我們按照各類農作物生長規律倒推播種時間進行種植。”馬文全表示,隨著大會進入倒計時,地展的最佳觀賞期也即將到來。

田成方、路成行、渠成網,產業園不僅展示了我國農作物品種的發展趨勢,還泛著現代農業技術躍升的漣漪。

海墾南繁集團已經連續4年承接種子大會的地展工作,探索生物防控、生態防治等綠色管理技術,保持高水平種植管理。

2023年中組部選派來瓊挂職干部、海墾南繁集團副總經理黃振瑞介紹,相比往年,今年地展配套設施更加完善,種植管理突出綠色防治技術,農資農藥盡可能採用生物菌劑和綠色有機肥,種植物資也盡可能採用可再生資源。

“在肥料使用上,增施有機肥、生物肥料、微肥、葉面肥、光碳合肥等‘綠色’肥料。”馬文全說。

病虫害防治也是生產管理的“重頭戲”。園區採取生物防治措施,通過種植伴生植物、釋放捕食螨等虫害天敵等方式驅趕害虫。此外,在生物菌劑的使用上,園區與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合作,將最新的專利產品應用在瓜菜展示區的土壤處理,以菌治菌,以菌治虫。

“今年,園區還與中國農業大會植物保護學院聯合建立了生態防治試驗區,不用傳統的化學農藥應對薊馬爆發,如果防治效果良好,我們將示范推廣。”馬文全介紹。

尋良機 育良種 種業植入“海墾芯”

近年來,種業企業的經營主體地位不斷強化,發展步伐更快、實力更強,競爭力顯著增強。

“打好種業‘翻身仗’,企業是重要一環。”業內人士認為,要充分發揮企業等經營主體作用,推動種業資源、人才、資本在市場中有效配置,實現優質品種的持續產出與推廣,讓企業成為種業創新的重要力量。

如何發揮企業市場創新主體作用,讓南繁產業枝繁葉茂?海墾南繁集團的答案是,充分發揮市場主體優勢,加強產學研全鏈條合作,讓企業在助力海南自貿港建設中實現高質量發展。

日前,在三亞市崖州區的海南農墾南繁玉米試驗基地裡,一支特別的隊伍頂著烈日,在田間穿梭,不時停住腳步,看長勢、觀果形、嘗味道、評性狀,隻為在萬千玉米中找出“心動對象”。

這支隊伍是海墾南繁集團技術隊伍與廣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玉米研究室(以下簡稱作物所)的種業專家聯合組成的玉米選種團隊,在試驗基地開展鮮食玉米組合篩選工作。

走在玉米實驗田裡,作物所的育種專家李余良和李武帶領成員,分別在不同的玉米行間,麻利地剝開玉米苞葉,仔細察看玉米的飽滿度和生長情況,不時拍照存檔,並用紙、筆記錄下不同地塊玉米材料的性狀表現。

這樣的場景時常上演。去年以來,海墾南繁集團發揮靈活的經營主體優勢,與廣東省農業科學院達成深層次合作,實現技術、人才、科研成果等資源的有效對接,構建種業產學研一體化合作機制。

鮮食玉米新品種的選育,是雙方合作落地的第一步。

海墾南繁副總經理黃振瑞表示,雙方正以自主品種選育和推廣為抓手,打造鮮食玉米全產業鏈條,以品種“含新量”提高市場“含金量”,在育種、生產、加工、流通等全產業鏈加強合作。

與此同時,海墾南繁集團還成立了海墾南繁種業創新研究院,組建了玉米、水稻、蔬菜、熱帶水果創新團隊,啟動育種攻關項目。

海墾南繁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該集團正加大開展種質資源引進、評價、開發與利用力度,推動熱帶作物育種育苗產業快速發展,加快在玉米、水稻、大豆等作物上取得突破,在商業化生物育種及推廣應用上取得實質性進展。

南海之濱,天南海北的種質資源匯集生長﹔南繁催化,碩果豐收,土地育出的粒粒良種從此出發,奔赴大江南北。

拓服務 全鏈條 探索發展新模式

近年來,種業CRO模式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據了解,該模式是指在商業化育種環境下,將種業技術鏈各環節進行專業化行業細分,注重資源、技術、數字、知識產權的應用賦能,聚焦生物育種技術,以委托合同的形式開展專業、安全、高通量、數字化外包服務所形成的商業化種業全產業鏈技術服務模式。

育種新模式打通種業產業鏈,提高育種效率。“去不去穗,施不施肥,何時施肥……都可根據育種單位需求定制。”日前,國家南繁生物育種專區項目(一期)現場,海墾南繁集團相關項目負責人介紹,近年來,該企業持續探索全產業鏈南繁服務CRO模式,向各育種單位和相關科研單位提供育制種全過程、成果轉化、后勤保障等多種服務。

曾經,科研單位要負擔育種、繁育、推廣等育種全環節工作,事務繁雜,前期成本高。如今,海墾南繁集團建立起“育繁推服”四位一體的現代種業發展體系,著力打造專業化的種業CRO服務,並提供農工勞務、機耕設備、生活服務等一體化育種服務。

“除了田間服務,我們還為育種單位和相關科研單位代繁種子,讓他們不用頻繁往返海南。”該項目負責人表示。

圍繞種業CRO模式,海墾南繁集團進一步強化南繁科研育種土地租賃、農機農資以及物業、酒店、會務服務等綜合服務能力,探索開展“耕、種、管、收、儲、運、銷”全流程保姆式服務。

此外,該集團依托數智化建設,墾地聯動加快建設南繁產業創新服務平台,打造南繁綜合創新服務系統、智慧農田系統、科研信息系統等,建設數智南繁,讓生產要素對接更為順暢。

瞄准市場,海墾南繁集團正著力建設集南繁育制種及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產業配套服務為一體的產業全鏈條。

(責編:蔣成柳、潘惠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