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最美海鐵人”
95后砌筑工王小啟:當好鐵路“房屋管家” 做好金牌安全服務

在海南鐵路現代化建設進程中,涌現出一批又一批“最美海鐵人”,他們為海南鐵路事業傾力奉獻,用雙手和青春譜寫了一曲曲奮斗之歌。為大力弘揚勞動精神,講好“海鐵故事”。海南鐵路公司推出2024年度“最美海鐵人”候選人系列專題報道,展示“最美海鐵人”風採,樹立勞動者榜樣,凝聚干部職工合力,推動海南鐵路高質量發展。
“今晚我們測量的是曲線站台,測量的限界值別忘記算上加寬量。”
“要注意核對限界值和上次檢測是否變化,變化點周圍要加密檢測,不能有一毫米侵限。”
5月20日凌晨,當海南環島高鐵結束一天的運行,一群身影出現在三亞鳳凰機場高鐵站。他們是海南鐵路海口房建公寓段的工作人員,在工長王小啟的帶領下開始了鐵路房建設備檢修。他們時而俯身測量限界,仔細記錄核對著測量數據,時而探起身子貼近站台,細致檢查站台帽石情況。一晚上百余次的重復蹲起和上萬步的走動,汗水很快濕透了他們的衣裳。
王小啟在大學期間主動響應國家號召應征入伍,脫下戎裝退伍完成學業后,他在2021年穿上鐵路系統藍色工裝,又成為了一名鐵路“新兵”。
大學期間沒有接觸過鐵路專業知識的他,可以說是一個徹底的“門外漢”。與設備為伍、和數據結對,主動向老同志“取經”、病害問題打印照片詳細分析、閑暇時間不斷復盤...王小啟將部隊的嚴謹作風持續落實到工作當中,短短三年時間就從剛工作時的“小萌新”成長為了現在鐵路房建病害“百科全書”。現在的他已經成為三亞房建工區工長,指導著一個又一個新入路大學生完成“門外漢”的蛻變。
2022年,王小啟主動申請參加三亞至樂東旅游鐵路改造提前介入,負責“三樂線”9個車站的房建設備檢查和驗收工作。“三樂線是一條新建的旅游線路,新線的開通將給旅客帶來更多便利。雖然前期工作困難比較多,但我們都一一克服並收獲了更多,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如今,這個95后小伙肩負著10座車站、一座動車所和46座“四電”房屋共計4萬多平方米房建設備巡檢維護的重擔,成為了一名優秀的鐵路“房屋管家”。
“善於思考、主動麻利,能以問題為導向,層層深入分析鐵路房建設備病害原因,實施精准整治。”這是上級領導和工區同事們對王小啟的一致評價。
擔任工長以來,王小啟繼續保持著高標准、嚴要求,堅持對一切問題“零容忍”的態度,帶著工區的職工一米不落、一處不漏地巡查檢修設備、消除缺陷隱患,對房建設備進行精調細整。對鐵路房建設備管養中常見問題和病害編制成冊,查閱專業書籍尋求解決方案。隨身帶著的筆記本被他寫滿翻爛,卻是他最“破爛”的寶貝!
“我們的維管范圍非常廣,大要關注站台是否侵限、干挂石材是否鬆脫,小要看廁所是否堵塞、水龍頭是否漏水,上到站台雨棚、站房屋面,下到地下通道、污水管道,這些都要管。單純在三亞站巡檢一圈就得2個多小時。” 王小啟打趣地說。
結束了當天新線建設現場的檢查后,王小啟再次帶領工區職工爬進了距地面26米高的三亞站雨棚夾層裡作業。三亞站整體設計猶如一隻翱翔的海鷗,站房和站台雨棚皆呈如海浪涌動,曲線式設計讓車站雨棚結構復雜且特殊,鋼桁架頂部與底部高低差有2.5米,所有鋼結構的檢查隻能通過夾層內交織錯落的馬道開展,這些高空走廊不到臂展的寬度,是鐵路房建巡檢人員在高空唯一的落腳點。
“走的時候小心腳下,巡檢工具包要拿穩,絕對不能掉下去。”每次進入夾層前,王小啟都會逐一對大家的安全帶進行檢查,並交代注意事項。在王小啟的帶領下,大家在夾層內穿梭、攀爬、翻越,一會兒半蹲著,檢查附近的焊接點,一會兒拿出巡檢錘,按壓敲打周圍的零件,一會兒拿出望遠鏡,細查遠處的扣件和螺栓。一晚上工作下來,工作服早已濕透。
“三亞站最高26米,最多一天要爬5次站房屋面,會面臨站房屋面炎熱、高溫的情況。關鍵時期一天連續工作十多個小時、走兩三萬步是我們的家常便飯。但在安全問題面前,我們做得再多都不為過。”
“現在我們正在積極推進現代化廣鐵建設,我還得跟同事們一道,抓緊學習房建系統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要求,努力為廣大旅客做好服務,為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做出貢獻。”
身披戎裝,他保家衛國﹔換上工裝,他守護萬家燈火。工作以來,王小啟以軍心鑄匠心,扎根鐵路守護安全。“作為一名退役軍人,應該永葆軍人本色,不忘初心,作風優良﹔作為一名鐵路人,要在挑戰中成長,努力工作,積極進取,為鐵路的高質量發展奮發有為。”
(海南鐵路 劉晉延 圖龍彬)
往期鏈接:
三亞站客運值班站長劉聲遠:用心用情服務旅客 打造“有溫度”的三亞站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