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海南兩條旅游公路春節假期迎客超二百六十萬人次

“雙環”如何變“頂流”

記者 劉曉惠
2025年02月07日07:52 | 來源:海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雙環”如何變“頂流”

  航拍海南環島旅游公路儋州火山海岸段,風車與道路相映成趣。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茂 攝

  環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旅游公路。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天平 攝

  游客在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區體驗黎族竹編技藝。

  通訊員 潘達強 攝

  在儋州市峨蔓鎮火山海岸地質公園,游客在路邊小憩。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元才 攝

  一條是988公裡的濱海“外環”,一條是466公裡的雨林“內環”。今年春節假期,海南兩條旅游公路交出了一份令人矚目的答卷——環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旅游公路客流24.64萬人次,環島旅游公路客流235.55萬人次。這兩條專為“旅游”而生的公路組成的“雙環”路網,已成為海南文旅“頂流”的硬核引擎。

  從濱海漁村到雨林秘境,從火山海岸到熱帶果園,車輪碾過的不僅是山海公路,更是一條激活全域旅游、重塑產業格局的黃金動脈。“988+466”公裡的山海“雙環”,還將講述怎樣的精彩故事?

  A

  被改變的出行方式

  “前半程環島看海,后半程進山探秘,這才是完整的海南游”

  2月5日清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七仙嶺腳下,環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旅游公路蜿蜒穿行於晨霧中。

  在一家民宿的停車場裡,來自上海的游客俞珉一家正將行李裝進租來的越野車。在海南游玩了一個多星期,他們已經游了大半部分的環島旅游公路,旅途的“下半場”,他們想“轉戰”環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旅游公路,准備在保亭、樂東、昌江等地自駕游。

  “前半程環島看海,后半程進山探秘,這才是完整的海南游。”俞珉一邊說一邊收拾著行李,后備箱裡裝著的野生蜂蜜、五指毛桃等海南特產,記錄著他們沿途“掃貨”的收獲。

  這樣的場景,在“雙環”公路上是常態。依托“雙環”,今年春節假期全省各市縣的自駕游熱度顯著上升,同步帶動了租車市場的火熱。

  “春節期間平均出租率約80%,峰值期出租率達95%以上。”海南旅投旗下租車品牌“海旅租車”相關負責人表示,許多游客自駕游的目的地就是“雙環”公路。

  除了租小車環島游,摩托車騎行游的方式也受到熱捧。

  油門一擰,雙輪飛馳,盤繞的公路上留下一陣低沉的聲浪。來自海口的“摩友”符健在假期裡就體驗了一場環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旅游公路的摩托之旅。

  為了記錄沿途的美景,符健專門用全景運動相機記錄下騎行的過程。鏡頭裡的環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旅游公路,青山環繞,層巒疊翠,影影綽綽間勾勒出一幅海南山水圖。

  “絕美!”符健這樣評價一路所見的背景。

  在三亞經營汽車、摩托車租賃的曹天賜介紹,春節假期該公司30多輛摩托車、上百輛小汽車的檔期通通排滿,租車游的熱度可見一斑。

  “過去游客集中在三亞、海口,我們的還車點位也集中在這兩地,現在‘雙環’公路通車,串聯起更多市縣的旅游資源,我們也在想辦法多在‘雙環’沿線設租車、還車點。”曹天賜說。

  “要致富先修路”,這句老百姓口口相傳的朴素話語,在旅游領域同樣適用。

  “過去中部雨林的寶藏藏在深閨,交通是最大短板。”全程參與環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旅游公路設計的蘇交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師魯祎回憶,項目團隊克服了重重困難,最終建成這條蜿蜒的“雨林天路”,海南中部山區獨有的風光才得以讓更多市民游客知曉。

  自駕游熱潮也帶動了路衍經濟的崛起。內環沿線涌現出白沙五裡路有機茶園、七仙嶺全球熱帶水果博覽中心等研學基地﹔外環推出海上運動、漁市體驗、低空運動等創新業態。

  海南省交通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泰鋒強調:“‘雙環’不僅是路,更是產業升級的催化劑。”

  B

  被改變的城鎮鄉村

  “通過旅游公路的深度體驗,讓我真正讀懂了海南”

  午后的陵水黎族自治縣新村鎮新建路,咸濕的海風裹挾著魚干的鮮香。村民符旺才的酸粉店前游客正排著隊,一碗碗鮮香的酸粉在手機掃碼“滴滴”聲后,被接連帶走。

  從2023年12月環島旅游公路貫通至今,短短一年多時間,符旺才的酸粉店多了許多“鄰居”。甜品店、燒烤店、炒冰店、生蚝店……前來光顧的游客越來越多,店鋪也越來越多,在網絡“種草”的催化下,更是形成了“新村夜市”文旅地標,在小紅書上擁有超過2萬篇筆記的討論度。

  環島旅游公路帶來的不只是客流,更激活了整個小漁村的商業活力。

  來自浙江的游客徐女士說:“這裡是體驗當地疍家人生活方式的好去處,周邊有南灣猴島、疍家博物館、疍家漁排民宿、海洋歡樂世界,不是這條街好玩,而是周邊都好玩。”

  在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白沙起義紀念園,講解員小王發現了春節假期的新變化:“往年多是單位組織參觀,現在散客也逐漸多了起來,不少是環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旅游公路的自駕游客。”

  這條466公裡的環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旅游公路,帶動了瓊中、白沙等中部市縣旅游市場的熱度,讓中部山區從“旅游過道”也能變為“文旅主場”。

  熱帶雨林、黎村苗寨、紅色文化、康養休閑……中部市縣的旅游發展不缺資源。在海南旅游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王健生看來,環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旅游公路是一條集生態道、風景道、文化道、康養道、致富道“五道合一”的旅游公路,將進一步調動海南中部的旅游基因。

  環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旅游公路聲名鵲起,而作為已經開通一年多的環島旅游公路,原來的網紅打卡點,在今年春節假期,更是出現了“紅上加紅”“紅中有新”的景象——

  騎樓歷史文化街區、雲洞圖書館、天空之山、榮山寮村,環島旅游公路沿線的海口四大網紅地標,春節接待量達94.97萬人次﹔

  東線段,瓊海潭門、陵水疍家漁村的客流量,同比去年春節假期漲幅分別達176%和46%﹔

  西線段同樣成績斐然,昌江沙漁塘社區憑借《向往的生活》拍攝地標簽,客流量同比去年春節假期上漲212%,而儋州峨蔓火山海岸、樂東望樓港村、澄邁永慶寺的客流量同比去年春節假期漲幅也分別達到111%、65%、48%。

  2月3日,春節長假已進入尾聲,仍有不少市民游客選擇到昌江沙漁塘社區出游,迎著海風、踏著浪花,感受當地向海而生的愜意生活。

  昌江黎族自治縣鄉投公司經理陳志敏說,在環島旅游公路的助力下,沙漁塘社區不僅有綜藝拍攝留下的蘑菇屋景觀,更催生出“綜藝+文旅”“公路+文旅”的生態,積極上新玩法,消除大眾對“網紅”的疲憊感。

  “通過旅游公路的深度體驗,讓我真正讀懂了海南。”浙江游客徐女士說。

  C

  被改變的文旅格局

  海南“沿海熱、中部冷”的傳統旅游格局正被打破

  “‘雙環’正在改變海南旅游格局,這兩條路本身也正在成為海南兩大競爭性王牌旅游產品。”王健生認為。“雙環”公路正在打破海南“沿海熱、中部冷”的傳統旅游格局。

  “這個春節假期,海南中部旅游表現可圈可點。”王健生表示,近年來海南中部的熱門“打卡”點頻現,如五指山毛納村、瓊中百花嶺等,以及漂流游、雨林游、康養游等游玩方式的興起,環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旅游公路的助力將進一步帶動中部旅游的發展。

  而環島旅游公路也成為撬動了西部旅游的支點,放大了西部的海景、濱海漁村、燈塔等旅游資源的閃光點。再加上臨高、昌江等西部市縣近年旅游發展腳步加快,旅游新項目、新業態、新玩法層出不窮,人們喜歡尋覓新鮮的旅游點,使得西部地區逐漸成為旅游熱點。

  海南省旅游市場開發聯盟辦公室副主任孫相濤也認為,“雙環”交通網絡正以獨特的時空重組方式,重構著海南旅游的底層邏輯。全長988公裡的環島旅游公路串起12個濱海市縣,而穿越五指山、鸚哥嶺等雨林片區的環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旅游公路則縱深延展,兩條動脈編織的經緯網絡,讓海南旅游從“點狀打卡”向“線性沉浸”蛻變。

  盡管客流激增,但經歷了春節假期的考驗,“雙環”公路也暴露出配套不足、營銷力度不夠等短板。

  “當環島公路的引流勢能轉化為文旅深耕的動能,需要旅游從業者書寫新的文旅產業新公式。”孫相濤說,這個公式可以有多種寫法,可以是“網紅地標×文化解碼”,可以是“特色體驗×創意營銷”,也可以是“歷史傳承×現代演繹”。關鍵在於如何將地方特色與現代審美相結合,創造出既有深度又能吸引游客的文旅產品。

  中國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新時代文化旅游研究院院長吳若山建議,要推動“雙環”旅游公路高效運轉,海南要在健全旅游交通標識系統和加大線路營銷方面綜合發力,一方面合理設置指示標志、旅游區標志等,實現旅游交通標識統一規范、清晰明確、快速識別﹔另一方面需要加大多線路產品的研發與營銷推廣,讓更多中遠程游客與旅行商知曉旅游公路沿線豐富的產品組合,吸引游客來“公路旅游”。

  從“物理貫通”到“流量頂流”,“雙環”還沒有抵達終點。海南正以路為筆,繪制一幅山海共富的新圖景。

  相信在不久的未來,當車輪碾過山海交匯的公路標線,濺起的不僅是沙粒,更是全域文旅活化的星火與鄉村振興的曙光。

(責編:蔣成柳、潘惠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