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国家气候中心预测年内将发生厄尔尼诺事件,厄尔尼诺现象导致南方梅雨时期从通常的5月中旬推迟到6月中旬,厄尔尼诺现象对我国的影响已经通过持续降雨呈现出来,气候异常将会导致北旱南涝。
“厄尔尼诺”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域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偏暖的现象,它源于海洋,但左右大气。海水温度升高一点,都会对全球平均温度产生重大影响。发生厄尔尼诺的年份,全球平均温度会升高0.1℃,而如果全球平均温度升高1℃,北极圈全年就会有半年处于无冰状态。厄尔尼诺状态持续并发展为厄尔尼诺事件,将使得全球灾害性天气多发。
厄尔尼诺对气候的影响,以环赤道太平洋地区最为显著。在厄尔尼诺年,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南亚次大陆和巴西东北部均出现干旱,而从赤道中太平洋到南美西岸则多雨。厄尔尼诺现象可以产生毁灭性的影响,
“国家气候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赤道中东太平洋大部海温,在今年5月份和常年平均值相比偏高0.5℃以上,已经进入厄尔尼诺状态。
目前,这种海温偏高的状态还在持续,并且已经基本确定今年会发生厄尔尼诺事件。专家介绍这将很可能对我国的降水格局产生影响,今年秋季,我国南方可能出现低温阴雨灾害,北方可能出现秋旱,东北秋粮产区初霜冻日期可能会提前。
气象学家对厄尔尼诺的研究,还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的事。他们查阅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30余年的天气档案,发现几次重大的“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年,都出现过全球性的天气异常。1972年的全球天气异常,就与当年厄尔尼诺暖流特别强大有关。这一年我国发生了新中国建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全国性干旱。
1982年底又出现了厄尔尼诺暖流,东太平洋近赤道地区的海水异常增温,范围越来越大,圣诞节前后,栖息在圣诞岛上的1700多只海鸟不知去向;接着秘鲁大雨滂沱,洪水泛滥。到1983年,厄尔尼诺现象波及全球,美洲、亚洲、非洲和欧洲都连续发生异常天气
“现在,人类对于海洋和大气的气象监测已经逐渐完善,并研究出各种指数来描述厄尔尼诺,比如南方涛动指数指数,信风指数和向外长波辐射指数等。
尽管不同模式的结果会有所差异,但可以对厄尔尼诺现象作出大致的预报。2014年对厄尔尼诺的预测,就是基于今年2月以来赤道太平洋海域信风的减弱和海水温度的上升,以及数值模式的预报结果,而得出的结论。
“随着全球逐渐变暖,一种新型的厄尔尼诺现象“Modoki”也会出现得更为频繁。2009年9月底最新出版的《自然》杂志发表一项研究成果说,已经确定了一种新型的厄尔尼诺现象变种,由于人类活动诱发的全球变暖,这种新类型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得越来越频繁。
在传统的厄尔尼诺气候模式下,变得微弱的信风导致太平洋东部热带海域的海水表面温度升高,而在这个变种厄尔尼诺现象中,太平洋中部的温暖海区被太平洋东西两边反常的冷水区域两侧包夹,这种新型的厄尔尼诺现象被命名为“Modoki”,这个术语来自一个日语词汇,意思是“相似但却不同的”。
厄尔尼诺对台风多少强弱的直接关系目前专家们还在研究中,但它会给本地区带来气候异常是可以肯定的。前期西北太平洋上已生成多个台风,恐与西部暖洋水向东流动有关;但后期的台风不一定会比去年同期多与强。
厄尔尼诺的发生地虽然距离中国较远,不对中国产生直接影响,但却会通过大气环流影响中国。需要指出的是,天气气候变化受很多因素影响,不应简单地把任何气候异常都归结为厄尔尼诺,也不能说厄尔尼诺发生必然对中国气候产生某种特定的影响。
大自然的力量是变化莫测的,人类在其面前非常渺小,似乎对于这种现象无能为力,我们唯一能做的是更加努力的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减排温室气体,同时保护好森林和海洋,还自然以本来的面目,我们才能保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