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领导小组组长韩正22日主持召开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并讲话。韩正表示,过去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有关部门和海南省共同努力,推动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实现良好开局,自贸试验区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重点功能平台建设积极推进。下一步,要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着力打牢发展基础,不断提升人流、物流、商品流、资金流,推动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展现新面貌、迈上新台阶。【详细】
4月26日上午,省委召开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座谈会,省委书记刘赐贵出席并讲话,号召全省各行各业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4·13”重要讲话和中央12号文件精神,找准重点领域,明确具体要求,以持之以恒的全面制度创新实践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省委组织部、省委政研室、省委深改办(自贸办)、省人大财经委、省商务厅、省住建厅、省市场监管局、省政协教科卫体委、省高院、省检察院、省妇联、致公党海南省委、海口海关、海南发控、中改院等单位有关负责人,分别围绕海南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工作的思路、举措、计划及案例作发言,参会省领导作点评。【详细】
4月25日,省委书记、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主任刘赐贵主持召开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审议有关文件。刘赐贵强调,要以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结合深入贯彻习总书记“4·13”重要讲话和中央12号文件精神,落实好党中央关于机构编制工作的部署要求,不断加快机构编制管理创新步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创造更多“海南经验”。【详细】
4月23日下午,海南省省长沈晓明主持召开省政府专题会议,研究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有关工作。会议听取了关于建立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与下一阶段工作打算、对营商环境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与建立长效机制工作情况,以及政务服务平台完善和改进工作情况的汇报。沈晓明强调,要充分认识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性,优化营商环境是建设自贸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要求,也是海南自身发展的需要,营商环境应该和生态环境一起,成为海南的“两大本钱”和核心竞争力,既要着眼当下又要着眼长远,以“钉钉子”精神持续抓好营商环境建设。【详细】
4月26日,记者从海南省住建厅获悉,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2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6〕39号)精神,推动建立符合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发展要求的租购并举住房制度,进一步支持和规范租赁住房土地供给和建设管理工作,盘活闲置社会房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经省政府同意,省住建厅等9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和规范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通知》【详细】
4月13日召开的省委七届六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海南省委关于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全岛自由贸易试验区 为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打下坚实基础的意见》,在提及人才工作时,提出“更加注重引进国际人才,开展国际人才管理改革试点,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全球人才招聘、服务管理制度。”在过去的一年里,随着体制机制不断创新,海南的政策吸引力持续增强,人才对外开放程度显著提高,越来越多的国际人才开始涌向海南这片热土,去年4月13日以来,已有4491名外籍人才来琼就业居留,海南国际人才“朋友圈”越来越广。【详细】
2013年以来,海南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致力于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五通”,努力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战略支点,取得了积极成效。面对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新的历史机遇,海南将发挥区位、平台、资源和政策等优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和重点工作务实开展合作,加快建设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战略支点,打造成为我国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对外开放门户。 【详细】
海南省总工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省委和全国总工会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劳模为本,宣传展示劳模风采,提升劳模政治待遇,强化劳模困难帮扶,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把关心关爱劳模放到突出位置,更好地倾听劳模意愿和呼声,把握新时期劳模工作特点和利益诉求,不断拓宽服务劳模的渠道,让劳模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以及工会组织的温暖。全省广大职工群众要以劳模为榜样,秉承“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加快创新创造、创先创优的步伐,努力成为海南新一轮改革开放急需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素质劳动者,为建设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再创佳绩、再立新功!【详细】
2019全球自贸媒体大会4月25日上午在三亚开幕。以“开放新高地·共享新未来”为主题的大会吸引了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52家境外媒体、经贸及学术机构参加, 同时国内11个自贸区、一线卫视代表等百余位媒体嘉宾出席会议并参与报道。据介绍,本次大会将通过两天16场交流活动,展现海南新机遇,并加强与境内外重要媒体和传播渠道的交流合作。16场活动的议题包括“海南机遇,世界共享”“自贸区与自贸港: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5G时代与媒体融合”“自贸新时代、媒体新生态”等。【详细】
今年一季度,海南省继续加大脱贫攻坚力度和民生投入,居民收入保持稳步增长,实现了开门红。国家统计局海南调查总队住户调查数据显示,2019年一季度,海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下简称收入)为7105元,同比名义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2%。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21元,同比名义增长8.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57元,同比名义增长8.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详细】
近日,海口国家高新区正式发布了《2019年靶向招商项目清单》(以下简称《清单》)。《清单》重点瞄向2018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2018全球制药企业排名前20、2018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前10名、中国企业信用500强、2018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名单、十大中国人工智能领航企业、中国制药企业11强、中国医药企业品牌影响力百强、中国医疗器械公司前10强、2018年中国医药研发产品线最佳工业企业、中国10大会计师事务所、中国研发投入公司前10强等企业。【详细】
4月23日,三亚索斯福股权投资有限公司顺利完成工商注册,并通过了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备案,成为海南省首家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三亚索斯福股权投资有限公司由SOSV基金投资成立,在三亚市互联网信息产业基地落地。该公司将投资省内外基于互联网软件和移动智能硬件创新创业的初创公司,通过给创业公司提供种子基金和其他配套的服务,扶持省内外创新创业企业成长壮大并参与到国际市场竞争之中。
海南日报记者从海口综合保税区获悉,4月24日,全国自贸片区创新联盟在深圳前海成立,该联盟由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倡仪,国内21个自贸试验片区或区域参与共同发起。海口综合保税区受邀成为全国自贸片区创新联盟发起单位之一,将共同搭建全国自贸试验区间多方合作沟通的纽带和桥梁。【详细】
4月24日下午,海口市政府与海南未来产业园投资营运控股有限公司签订建设合作协议。据了解,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和资源,共同建设“中国·海南未来产业园”项目,并在园区政策制定、产业资源、配套服务等方面展开广泛合作。“中国·海南未来产业园”由海南未来产业园投资营运控股有限公司负责建设、运营。该公司由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和上海市数字内容产业促进中心牵头,联合具有国家开发区规划营运管理经验的专业人员负责运作。【详细】
4月24日,海南日报记者从三亚市委深改委暨推进自贸区(自贸港)建设委员会会议上了解到,三亚明确了今年各相关部门的工作要点,将扎实推进10个方面的29项具体任务,助力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根据部署,今年三亚将着重推进10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包括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政策落实年、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加快金融开放创新、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等,具体细化至29项任务。【详细】
将填写了的表格递向窗口,不一会儿工作人员将相关证照递回,并微笑着告知“您的业务已办理完毕”。这是4月24日,三亚市政务服务中心大厅的一个场景。“以前在多部门申报证照耗费多天,但现在在一个地方很快办妥。”现场申办了业务的市民闫玉枚说。这种快捷服务得益于三亚推行一窗受理制度,这是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举措,也是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重点内容,主要目的是实现一个窗口、一次办成。【详细】
海南日报记者4月23日从海招网获悉,由海招网举办的首届海南省产业项目网上人才招聘会近日正式上线。此次招聘会将持续一个月,目前已有一批企业和求职者参与到招聘会中。 据悉,为做好首届海南省产业项目网上人才招聘会,海招网协同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科学技术厅、省教育厅、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邀请产业项目企业在线发布相关招聘岗位,同时向境内外知名高校和企业进行推广宣传,吸引各行业精英关注此次招聘会。【详细】
4月22日,马来西亚海南总商会组织商务考察团抵琼,开展商务考察活动。在为期5天的考察中,考察团将深入海口、三亚、澄迈等地,了解海南的投资政策,寻找投资商机。4月22日至23日,马来西亚商务考察团先后考察参观了海口国家高新区、海口骑楼老街、澄迈县石确村、海南生态软件园、老城经济开发区、福山咖啡文化风情镇等地。【详细】
在党中央宣布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一周年来,政策落地怎么样,呈现哪些新亮点,未来打算怎么干?中国记协日前组织“增强四力 提高本领”中央媒体海南行主题采访活动,来自近40家中央媒体的记者、编辑深入调研海南自贸区建设进展情况。【详细】
海南省委七届六次全会提出“要更加注重引进国际人才,开展国际人才管理改革试点,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全球人才招聘、服务管理制度。”,海南将创新柔性引才机制,多措并举吸引集聚自贸区、自贸港建设急需的各类人才,特别是加大对国际人才的引进力度。下一步海南省将围绕着自贸区、自贸港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快推进国际人才管理体制改革,力争在国际人才的就业许可、社会保障、税收优惠、资格的认定等方面推出一批新的政策措施,切实提升国际人才来琼创新创业便利化,进一步增强海南省对国际人才的吸引力。【详细】
4月20日,海南基础教育改革创新活动在澄迈海南生态软件园举行,iSchool微城未来学校被省教育厅授予“海南省基础教育改革创新实验校”。这是海南首个获此授牌的学校。海南日报记者了解到,iSchool微城未来学校由海南生态软件园投入20亿元建设,将于今年秋季开始招生。
4月19日,在省市场监管局办公大楼内,海南商事主体登记平台(海南e登记)运行监测平台上的数字不断跳动着,清晰地显示出实时的业务受理、办结等情况。工作人员结合相关需求,对系统进行优化。企业登记注册在全省不受地域管辖限制,网上自主申报无需现场办理,实现“一次不用跑”……今年以来,随着商事登记“全省通办”制度的实施、海南e登记的上线,越来越多商事主体感受到海南商事登记的便利化、人性化、智能化。自海南e登记1月2日上线运行以来,截至4月1日,约3.77万家商事主体通过海南e登记设立。【详细】
“我省将扎实推进审批服务综合窗口受理制改革、‘一枚印章管审批’、‘互联网+政务服务’和推广‘极简审批’等各项行政审批改革工作,提升全省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能力。”4月21日,省政务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海南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要全面准确领会省委七届六次全会精神内涵,把全会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实、落细,为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建设添砖加瓦。目前,省政务服务中心正在推行综合窗口受理政务服务新模式,分为国际投资“单一窗口”、人才“一站式”服务窗口、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综合窗口、企业开办综合窗口、联合验收综合窗口、民生服务综合窗口、社会服务综合窗口等政务服务主题综合窗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