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山:党建引领促发展 产业振兴绘新篇

近年来,五指山一个个老村因乡村振兴焕发新的生命力,各村基本情况千差万别,但乡村振兴工作队因地制宜找准路子,牢牢依靠党组织这一战斗堡垒,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用好“党建”力量,推动五指山的乡村振兴工作成形成势。

五指山:执人才之“笔”勾勒乡村振兴图景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是激发乡村活力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五指山依托生态优势,加快“六园”建设,推动人才入村下乡引领、指导产业发展,带动村民致富、村貌改善;通过招商引资、选派“生态科技特派员”等举措,集聚“老中青”“新旧”五指山人的智慧,将人才“活水”引入乡村,让乡村振兴图景在广阔大地上铺展。

为人才和企业“牵线搭桥”

厚植人才沃土 人才助力乡村振兴成效明显

五指山:执人才之“笔”勾勒乡村振兴图景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是激发乡村活力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五指山依托生态优势,加快“六园”建设,推动人才入村下乡引领、指导产业发展,带动村民致富、村貌改善;通过招商引资、选派“生态科技特派员”等举措,集聚“老中青”“新旧”五指山人的智慧,将人才“活水”引入乡村,让乡村振兴图景在广阔大地上铺展。

近年来,五指山率先在全省实施生态科技特派员,为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写下有力注脚。有资金、懂技术、善分享,一批批五指山生态科技特派员将论文写在田间地头,实实在在推动产业发展、拉动乡村就业,让“家门口就能挣钱”成为喜人新变化。

党建引领促发展 产业振兴绘新篇

五指山:“党建+生态”蹚出发展新路

“我们新买的百香果苗到了,11月底就可以集中种植!”五指山市南圣镇毛祥村驻村第一书记兼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邢丹虹兴高采烈地说。从2021年6月驻村到如今,一年多的时间里,邢丹虹和村里的两委班子共同谋划,为集体产业薄弱的毛祥村找到了发展的新路子,一颗颗又大又甜的百香果为村里创造了以往“想都不敢想”的收益。

无独有偶,在五指山的其他角落,毛招村、毛兴村等一个个老村也正因乡村振兴焕发新的生命力。各村基本情况千差万别,但乡村振兴工作队因地制宜找准路子,牢牢依靠党组织这一战斗堡垒,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用好“党建”力量,推动五指山的乡村振兴工作成形成势。

青年人才当抗“疫”先锋 “候鸟”人才护山城

五指山市青年人才投身抗疫一线奏响青春之歌

面对疫情,青年一代迎难而上、挺身而出,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在疫情防控斗争中磨砺青春底色,彰显蓬勃力量。

疫情爆发以来,五指山市生态科技特派员积极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智力优势和资源优势,冲锋在前,战“疫”一线保民生,抗疫助农两不误,为民解难题办实事贡献力量。

疫情来袭,广大“候鸟”人才发挥自身优势作用,积极主动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市“候鸟”人才工作站迅速响应,组织“候鸟”志愿者,共同奔赴抗疫一线,彰显人才责任担当。

科技人才齐发力 创新发展结硕果

五指山:招才引智入乡村 科技人才促振兴

为了在有限生态空间内探索无限发展潜力,更好带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五指山市立足区域实际,深入实施生态科技特派员制度,探索科技人才服务乡村新模式,引入一批专业能力强、技术水平硬的科技人才,打造一批产学研相融的科普基地,全面提升以科技人才促推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推动乡村振兴的能力水平,助推五指山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依托生态科技特派员制度,五指山市将继续发挥科技人才自身专业优势,积极主动融入到“六园”建设工作中,以科技创新驱动为加快推进五指山“六园”建设和打造成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典型蓄力赋能。

坚持筑巢引凤 引才聚才成效逐步显现

“鸿雁汇智”成效凸显 “候鸟”助力山城发展

党建引领促发展,鸿雁汇智展蓝图,近年来五指山市高度重视“候鸟”人才党建引领、带动和支撑作用,深入推动实施“鸿雁汇智”党建工程,灵活采取多种方式发挥“候鸟”人才作用8000余人次,激励“候鸟”人才为推进五指山“六园”建设和打造成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汇智聚力。

充分发挥“候鸟”人才党建引领和“候鸟”党员的凝聚作用,支持成立五指山“候鸟”人才工作站党总支,鼓励“候鸟”党员退休不退党;积极引导“候鸟”党员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捍卫者、海南自贸港的宣传员、五指山建设的参与者;依托“五指山党建”“五指山宣传”“鸿雁‘候鸟’人才工作站”等媒体平台,多渠道多途径选树宣传“候鸟”人才。

强化统筹谋划 党管人才工作新格局基本形成

返乡入乡创新创业人才助力五指山发展

近年来,五指山创新出台鼓励和支持返乡入乡人才创业创新的制度措施,组织举办返乡入乡创业创新“十佳”人才评选、五指山市创业大赛等评比活动,多名人才在海南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暨“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各类人才围绕文创产品、乡村振兴、农业产品研发等创业创新,各显其才,各尽其能,成果引人瞩目。

乡心归故里,创业兴农村,近年来,五指山涌现了许许多多的返乡入乡创业人才,从山城出去,又从城市归来反哺故土,他们带着新视野、新技术、新想法下沉基层,畅通了农村发展的渠道,也逐渐成为乡村振兴进程中的“主力军”,带动越来越多的村民共同致富,扛起了新时代创业人才担当!

筑牢人才根基 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多元化发展

五指山:名师传承有技艺 “青苗”培育成效显

近年来,五指山市推动实施非遗传承人才“青蓝工程”,启动非遗项目“春苗”行动,鼓励市代表性传承人才依托乡镇小学为载体,采取“非遗项目进校园”、设立“黎锦学堂”等形式开展名师技艺传承,在市中小学设立涵盖黎锦技艺、黎族竹木器乐、苗族盘皇舞等兴趣班,据调查统计,目前全市掌握黎锦技艺人数3544人,其中黎锦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7人,年长者95岁,年龄最小为9岁;通过“非遗项目进校园”活动掌握黎锦技艺人才464人,春苗培养行动成效明显。

此外,五指山还积极开展“名师带名徒”奖励机制,支持符合条件的非遗项目传承人创办“名师工作室”,鼓励名师发挥传承引领作用,进一步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能力

搭建平台载体 人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

非遗人才“青蓝工程” 进一步保护非遗技艺

2021年,五指山市大力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师技艺传承“青蓝工程”,全面加强本土非遗传承人培养力度,进一步保护非遗技艺。五指山市是少数民族世居地,拥有黎锦、苗绣、黎药、黎族剪纸、苗族盘皇舞等二十余种非遗技艺。‘青蓝工程’原则上每两年开展一次,每次有侧重性地支持5-10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名师,将三年作为一个培养周期,培养一批省级及以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

通过非遗传承人才培养“青蓝工程”的实施,有效加大了非遗师资队伍培养力度,五指山市文化馆通过非遗项目“春苗”行动名师项目,将非遗技艺引入校园,由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上课,教授学生学习非遗技艺,让校园里的学生也能织出黎锦。

打好“人才服务牌” 系牢留才“心纽带”

筑巢引凤聚贤才

激励人才有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