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争朝夕 不负韶华

精细打造“精品气象”高质量护航自贸港建设

——访海南省人大代表,海南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辛吉武

记者 毛雷

2020年01月19日08:11  来源:人民网-海南频道
 

海南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辛吉武做客人民网海南频道 记者毛雷摄

海南,中国唯一热带省份,气候温润、空气清新、四季常绿,是游客眼中的“天然氧吧”;同时,也是暴雨不断、大雾常现、灾害频发的“台风走廊”,防灾减灾救灾一直是海南经济社会发展、自贸区(港)建设绕不开的话题。

在新时代海南自贸区和自贸港建设中,气象服务需求越来越旺盛,在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面向人民生产生活、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围绕地方发展需求做好气象服务保障,海南气象将从哪些方面重点发力,精细打造“精品气象”护航自贸港建设,筑牢气象防灾减灾救灾第一道防线?

带着这些问题,人民网记者专访了海南省人大代表,海南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辛吉武。

海南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辛吉武做客人民网海南频道 记者毛雷摄

只争朝夕,精细打造“精品气象”护航自贸港建设

主持人:天气预报直接关乎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今年海南两会上,作为海南省人大代表的您,对气象工作将从哪些方面重点发力,精细打造“精品气象”,实现高质量护航自贸港建设的现代化目标?

辛吉武:我提出的目标是: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精细打造“精品气象”高质量护航自贸港建设。

提供高质量的气象服务保障既是党和国家的要求、人民的期待,也是海南一代代气象工作者的不懈追求。气象工作要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做好保障服务,就必须做到保护人民生命安全、促进生产发展,为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提供优质的气象服务保障。

2019年中国气象局三沙海洋气象野外科学试验基地成立

一要监测精密。历经70年发展,海南已建成覆盖海南岛及西沙、南沙、中沙群岛岛礁,南北跨度上千公里的海洋综合气象监测预警站网。海南气象部门将持续发力,进一步优化海陆兼顾、远近有别的南海“一中心三基地”海洋气象综合观测体系,加大重点区域观测密度,着力提高气象观测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综合观测整体实力,实现南海重点地区灾害性天气的精密监测全覆盖。

二要预报精准。为实现现代化气象强省新征程,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新需求,海南气象部门将进一步加强核心技术研发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发展更加精细精准、智慧全面的气象预报业务,强化气象大数据建设与服务,充分发挥“海南台风灾害影响评估三维模拟系统”在政府决策、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实现智能网格预报海陆融合、精准预报,为陆地及海上灾前预防、灾中应对及灾后处置等提供及时有效的决策依据。

突发事件预警发布中心业务展示平台

三要服务精细。海南气象部门将着力构建趋利避害并举的现代气象服务体系,开展智慧气象服务,稳步推进南海气象预警中心建设,持续发挥北斗船载终端可视化气象预警服务系统作用;强化重大气象灾害气象服务能力,研发全域旅游智慧气象服务产品,开展健康疗养气象服务;助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气象保障示范建设,开展海陆生态系统遥感监测预警评估业务服务,建立生态修复型人工影响天气服务业务体系;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在继续发挥“南海天气”中英文网站、三沙海洋气象短波电台中英文播报、开展商船国际航线服务以及岛礁航线预报等泛南海气象服务“一张网”的基础上,在深入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推动气象服务向全球化迈进。

海南气象部门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和“4·13”重要讲话精神,扎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新中国气象事业70周年座谈会精神,以及中国气象局和海南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精细打造“精品气象”,全面提升气象高质量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的保障能力。

砥砺初心使命、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第一道防线”

主持人:海南是暴雨不断、大雾常现、灾害频发的“台风走廊”,防灾减灾救灾一直是海南经济社会发展、自贸区(港)建设绕不开的话题,2019年海南气象部门在气象服务中有哪些亮点?

辛吉武:2019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在中国气象局、海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海南全省气象部门坚定不移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对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高质量服务海南防灾减灾救灾、自贸区(港)建设,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为海南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019年海南省气象局、水务厅、应急厅联合举办热带气象水文减灾论坛

一是强化部门高效联动。海南地方机构改革后我迅速组织气象部门与省应急管理厅签署双方合作协议,深入推进气象、应急、水务常态化会商,推动防灾部门实现信息共享、高效联动。

二是为及时有效缓解旱情做出了贡献。2019年7月3日第四号台风“木恩”成为年度登陆我国的首个台风,也是我省机构改革以来应对的首次台风考验。海南气象部门精细分析台风“木恩”对海南的影响,建议各市县抓紧机会进行水库蓄水。应对“木恩”来袭,省气象部门与省应急管理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水务厅、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等部门联合会商,早研判、早谋划、早准备,适时发布预警和响应。因预报预警及时,加之防御措施得力,此次登陆的台风带来丰沛降雨,有效缓解了我省的高温和干旱,全省水库蓄水增加0.98亿立方米。2019年,在全省11个市县共开展了199次抗旱人工增雨作业。

三是实现重大高影响天气保障防御有效。在去年全年重大高影响天气保障中措施有力,特别是面对打结旋转、路径复杂的台风“韦帕”、“剑鱼”等,实现预报精准、预警提前、防御有效。

四是助力南海遇险渔船零伤亡脱险。去年7月11日,一艘载有32人的南海渔船遇险,气象部门通过精准预报,助力实现了遇险渔船零伤亡脱险。

五是着力提升琼州海峡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能力。出台了《琼州海峡春运持续大雾气象保障专项应急预案》,建设海雾立体监测站网实现精密监测,研发海峡大雾监测预警平台,开展滚动式跟踪服务,春节期间实现精细化停航通航管理服务,受到国家发改委、省春运办的多项表彰,得到王路副省长和中国气象局沈晓农副局长的批示肯定。

六是全力做好重大活动及重要赛事的气象服务保障。为博鳌亚洲论坛、航天发射、国际大帆船赛、2019世界新能源大会、高考等重大活动,提供了优质的气象服务保障。

春节大雾影响期间,气象与海事和交通港航部门联合值班

以上工作得到刘平治副省长的肯定“省气象局尽职尽责,服务到位,值得肯定”,“过去的一年里,气象工作者很辛苦、很敬业,气象工作呈现出很多的亮点,在党的建设、防灾减灾、脱贫攻坚等方面都抓得很好,代表省政府表示感谢!”

融入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发展、强化全域旅游气象服务

主持人:海南气候温润、空气清新、四季常绿,是游客眼中的“天然氧吧”。当前海南正全力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服务新格局,气象部门将发挥哪些作用?如何挖掘“气候康养”服务?

辛吉武:海南气象部门进一步实现旅游气象产品可视化、服务智慧化和精准化,让游客轻松、便捷地获取气象信息。

一是建立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发挥灾害性天气旅游安全风险联动防控,加强景区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实现气象预警多渠道直通。

二是依托气象数据挖掘新品。与省旅文厅联合制作《天公作美、心向海南》宣传画册并加大宣传与推广。

三是强化全域旅游智慧气象服务。推广“站点式景区道路天气导航地图”应用,增加“赶海指数”,根据潮位信息等制作赶海模型,为赶海爱好者提供参考。

四是开展健康疗养气象服务、增加哮喘康复气象条件预报。气象部门依托气象卫生联合攻关,成立健康气象研究中心和技术团队,开展分市县“哮喘康复气象条件预报”,制作发布全省19个市县“哮喘康复气象条件一周预报”服务产品。沈晓明省长批示肯定海南气象部门在海南康养气候条件评估方面的工作。

增强海洋气象业务能力、覆盖重点地区灾害天气监测

主持人:面向海洋强国国家重大战略,在灾害天气监测特别是海洋气象服务方面,气象部门有哪些新举措新办法?

辛吉武:海南气象部门面向海洋强国国家重大战略,在发挥防灾减灾救灾第一道防线上,将增强“无缝隙、全覆盖、精准化、智慧型”的海洋气象智慧服务。

一是加强海洋气象业务建设的组织领导。建成南海“一中心三基地”海洋气象综合观测体系,实现南沙气象观测资料实时传输,实现南海重点地区灾害性天气的精密监测全覆盖。

2019风云气象卫星国际用户大会代表参观省气象局研发的海南省台风灾害影响评估三维模拟系统

二是充分发挥“海南台风灾害影响评估三维模拟系统”在政府决策、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海南台风灾害影响评估三维模拟系统”基于海南省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实现了气象、工信、测绘、交通、海事、市政等多部门、多类型数据的采集融合和共享共用;构建了经济、工业、农业、人口、交通、危房、内涝和船舶共8类承灾体的多维度实时评估模型;直观展示台风场景、预警预报、风雨实况、综合影响及受灾程度,实现同一时空下的三维可视化叠加,为政府部门防台风防汛指挥决策提供专业化、信息化的技术支撑。试运行以来,获得各媒体一致肯定,在去年的11月国际气象会议期间引外宾瞩目。

三是实现智能网格预报海陆融合、精准预报。海南气象实现了覆盖南海海域的0至10天精细化智能网格预报产品逐小时更新、空间分辨率精细至1公里,形成了智能网格预报“一张网”。海南气象部门将进一步加强核心技术研发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发展更加精细精准、智慧全面的气象预报业务,强化气象大数据建设与服务,为陆地及海上灾前预防、灾中应对及灾后处置等提供及时有效的决策依据。

四是推进南海气象预警中心改扩建项目建设。开展洋浦港天气预报业务工作,将专业气象服务拓展至港口码头、民航空管、石油运输、海洋渔业、交通、旅游等领域。

拓展国际合作、打造泛南海气象服务“一带一路”

主持人: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在深入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海南气象部门将如何推动气象服务向全球化迈进?

辛吉武:海南气象部门结合我省正在推进的“泛南海经济合作圈”建设,构建泛南海国家和地区气象技术与服务合作框架,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共享气象科技与气象服务成果。

一是拓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促进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和区域共商、共建、共享。

二是持续发挥北斗船载终端可视化气象预警服务,为过往船只提供图形化实时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

三是继续发挥“南海天气”中英文网站作用,为全球用户提供实时动态包括中国、越南、柬埔寨、新加坡、文莱、老挝、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等10国主要城市、景点、港口、机场、岛礁、航线、渔场等精细化气象信息。

南海天气中英文网站

四是持续发挥三沙海洋气象短波电台中英文播报的作用,为过往船只提供公益性气象服务。

五是开展商船国际航线以及岛礁航线预报等气象服务,在深入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推动气象服务向全球化迈进。

提升支撑保障服务能力 助力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

主持人:在助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建设方面,海南气象将发挥哪些示范保障作用?

辛吉武:海南气象部门围绕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实施方案开展以下保障服务工作:

一是开展海陆生态系统遥感监测预警评估业务服务,建立卫星遥感数据管理,开放海南生态环境遥感监测评估预警平台,开展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业务,制作生态环境遥感产品,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和决策服务。

二是建立生态修复型人工影响天气服务业务体系,积极开展保生态人工增雨作业,助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建设贡献气象力量。

科技人才“双引擎” 激活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

主持人:科技和人才是气象事业立业之本,是气象现代化的两翼支撑,海南气象部门在科技和人才方面有哪些创新激励举措?

辛吉武:气象现代化历程就是不断拓展气象科研、应用气象科技成果的历程,也是不断强化和激发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活力的历程。海南省气象局党组印发了《关于增强气象科技创新能力激励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着力完善气象科技资源统筹、气象科技创新激励和人才队伍成长,已取得初步成效。海南气象部门将进一步优先发展人才,加快气象科技创新。

一是面向国家重大战略,结合我省正在推进的“泛南海经济合作圈”建设,构建泛南海国家和地区气象技术与服务合作框架,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共享气象科技与气象服务成果。

二是面向生产生活需求,全面加强重点业务领域的科技创新,加快科技资源、科技成果向提升气象业务能力和服务效益的有效转化。

三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通过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完善人才激励办法,最大程度释放人才的创新与创造活力,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结构优化、讲求效能的气象干部人才队伍;紧盯世界科技发展,鼓励自主创新,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气象事业发展成效,为推动海南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多措并举,全力推进海南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

主持人:在推进海南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服务自贸港建设中,气象部门有哪些创新思路和举措?

辛吉武:气象工作要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做好保障服务,就必须做到保护人民生命安全、促进生产发展,为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提供优质的气象服务保障,优先发展人才,加快气象科技创新,努力做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要为海南经济社会发展、防灾减灾和民生改善等提供强有力的气象保障,就必须以政治统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答时代之问,解人民之需,精细绘好海南气象画卷,交出海南气象高质量答卷。

2020年,海南气象部门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和“4·13”重要讲话精神,扎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新中国气象事业70周年座谈会精神,以及中国气象局和海南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重点做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保护生命安全,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二是保障生产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好乡村振兴;

三是服务生活富裕,推动康养旅游气象服务上台阶;

四是促进生态良好,发挥热带与海洋气候资源优势;

五是推进监测精密,提升南海气象综合监测网实力;

六是瞄准预报精准,推动业务体改推进研究型业务;

七是做到服务精细,提高海南自贸港气象服务能力;

八是加强科技创新,大力培养人才推动高质量发展;

九是面向重大战略,打造海南气象军民融合示范区;

十是加强党的建设,抓纪检监督深化党建业务融合。

(以上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海南气象局提供)

(责编:蒋成柳、陈海燕)

72小时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