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体意识:战胜疫情的保障

海南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罗丽娟

2020年04月08日16:42  来源:人民网-海南频道
 

共同体,是由有机联系的个体所构成的群体,构成共同体的成员彼此尊重差异,共同面对困境,共同促进彼此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在领导中华民族共同体凝心聚力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同时,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思想。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是解决当前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生存和发展问题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战胜疫情的法宝

2019年底,我国新冠肺炎疫情爆发,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党中央迅速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亲自指挥、亲自部署这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增强了人们战“疫”必胜的信心。

在疫情的重灾区武汉,为了缓解医院床位严重不足的问题,由多家企业共同参建,数以万人日夜奋战,十天内迅速建成雷神山和火神山两座现代化医院并开始接收病人;另有16家方舱医院也在短时间内迅速建成投入使用,使所有的轻症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全国超过4万医疗人员舍弃家人,冒着生命危险逆行湖北进行支援;国家建立了16个省支援武汉以外地市的一一对口支援关系,以“一省包一市”的方式,全力支持湖北省加强对患者的救治工作。武汉医疗资源不足,社会各界纷纷捐赠;武汉生活物资供应紧张,全国各省市捐赠的粮油蔬菜瓜果纷纷运抵武汉。

在我们党的正确领导下,举国上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很快就取得了战“疫”的阶段性胜利。疫情中人们所表现出来的牺牲精神、奉献精神、合作精神以及大局意识,都是共同体意识的体现,这也说明,在严酷的生存问题面前,共同体对于个体来说是安全的、温馨的、美好的。

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全球战“疫”胜利的重要保障

为共同应对世界发展中面临的贸易摩擦、地区冲突、气候变化和恐怖主义等各种问题,2013年春天,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向世界提出重大倡议,呼吁国际社会树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意识。7年后的今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人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人类命运与共的重要性、紧迫性,也让人不禁感叹习近平总书记所倡议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是多么具有前瞻性。

疫情已蔓延至18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50个国家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乃至“战时状态”。截止4月2日,海外新冠疫情确诊病例突破90万,死亡人数超过4万人;美国确诊病例迅速攀升至21万多,成为疫情最严重的国家。在世界成为地球村的今天,当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流行时,国家与国家间是休戚与共的关系。专家指出,全世界疫情能否控制得住,不取决于疫情控制得好的国家,而是取决于疫情控制最差的国家。在传染性强的病毒面前,只要有一个国家存在疫情,其它国家。将面临着风险。此刻,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在全球战“疫”中,中国充分践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精神。鉴于中国战“疫”的成就和经验,许多国家向中国发出了援助请求。面对全球疯狂的疫情,中国在取得战“疫”阶段性胜利的基础上,向埃及、黎巴嫩、叙利亚等许多国家提供医疗、防疫物资,向意大利、伊朗、塞尔维亚等多个国家派去了有经验的医疗队,中国专家同欧美多国政府官员及卫生专家通过视频连线,分享战“疫”信息和宝贵经验,为全球战疫贡献中国的智慧和力量。

在疫情处于全球大流行的特殊时期,各国采取有效行动、推进国际合作刻不容缓,而20国集团领导人峰会的召开对于加强全球战“疫”合作、稳定受疫情影响的全球经济具有积极意义。面对威胁,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只有改变冲突对立的思维方式,彼此相互尊重,以诚相待,相互合作,共同携手,才能共克时艰,共渡难关。

构建人和自然生命共同体:人类战胜疫情的根本保障

疫情中,一些国家医疗系统不堪重负,只能根据存活可能性的大小来选择救治对象,医护人员也为无力救助感染者而感到绝望。由此可见,即使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人类的力量在自然面前依然是渺小和不堪一击。

引起此次疫情的病毒是新型冠状病毒,其确切来源还存在着争议。但据研究表明,目前已知传染病的病源,70%来自野生动物。病毒之所以从自然来到人类社会,主要是因为人类在改造自然、从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时打破了动植物的生存模式,进而影响了自然界的生态。如,由于气候的改变,南极洲的冰层正在融化,西伯利亚的永久冻土正在解冻,喜马拉雅山长年覆盖冰川的山坡已裸露长草,以至于科学们正在担心冰封了亿万年的病毒会释放出来危害人类。人类过度改造自然的结果,也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恩格斯在1876年就向人类提出过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每一次的胜利,在第一步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步的结果又取消了。”如果人类能够按照自然发展规律去改造自然,则自然就会向着有利于人类发展的方向演化,人与自然将在和谐中共生;如果人类违背自然发展规律,肆意破坏生态环境,自然反过来也会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人类产生于自然,是自然演化的结果,也是自然的组成部分。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地提出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此次疫情进一步说明了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上,应该将自然看作是与人类之间的生命共同体,遵循自然规律,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

综上所述,共同体意识是人类战胜疫情的重要保障。其中,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使一个国家团结一心、齐心协力战胜疫情;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可以使全球各个国家携手合作,赢得战“疫”的最后胜利;人和自然生命共同体可以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从根本上消除威胁人类生存的疫情,使人类在地球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责编:刘杨、席秀琴)

72小时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