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人民网海南频道>>海南新闻

讲述医学故事 展现医者风采

海医优秀教师仝珊:既是行医者 也是传医者

2021年11月05日11:09 | 来源:人民网-海南频道
小字号

编者按:

教师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职业之一,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面对疫情,医疗工作者队伍中涌现一批又一批“战疫先锋”,这些优秀人才的涌现离不开医学教育工作者的付出和努力。为展示教育系统“守教育报国初心、担筑梦育人使命”,展现医学教育工作者风采,人民网海南频道记者走进海南医学院,采访了多位优秀教师,倾听他们的心声,讲述他们的育人故事。

人民网海口11月5日电 (宋彤桐)“‘双师’,意味着我既是医师、又是老师,既是行医者、也是传医者”,海南医学院的教师仝珊说,“双师”的身份让她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花费更多时间、精力,更需要摸索不一样的方法去对待两份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对待病人要有耐心和爱心,教导学生则需要言传身教,激发学习自主性”。

授课中的的仝珊。受访者供图

作为一名临床医生和一名医学教师,仝珊不仅要应对繁重的临床工作,更要培养好一批生命健康的“守门人”,临床科研也需要她从密不透风的工作安排里挤出时间。

作为一名专注老年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医生,仝珊平日多跟老年人打交道,多年的工作经验让她懂得,老年人反应比较慢、迟钝,需要更有耐心地与之交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为老年人看病时,我们首先要把他们作为一个‘人’而不是一种‘病’看待。”同时,仝珊也强调,服务态度再好,如果不能建立在医者的“根基”——医术之上,也是空谈。

对病人的关怀和对医术的高要求都被仝珊带到了自己的课堂上。对于所带学生,她反复要求,“医生不但要有救死扶伤的情怀,更要有悬壶济世的能力。”在面向大一新生开展的“临床导论”课上,仝珊结合临床实际案例,将课堂内容和思想政治建设有机融合,启发学生去思考“医生的责任和义务”等等。多年临床积累的丰富案例形成了仝珊鲜活的思政资源库,“以学生为中心”的授课模式也让听课的学生们更有参与感,学生们的主动性也得到激发,对医学伦理、医学人文等内容的探讨更进一步拓宽了他们对医学世界的认知。

行医生涯中,医生难免会有需要面临痛苦抉择的时刻,作为老师,仝珊想教给学生们的不是“怎样做才是对的”,而是让他们自行探索,得出自己的答案。她分享了一个课堂上的故事。“在讲述‘医生的责任和义务’的一次课上,有个学生讲述了家里的经历。该学生的至亲得了绝症,走到了生命的边缘,医生已经宣布‘临床死亡’,家里经过考虑最终选择放弃治疗,但家中亲人却一直自责。这也是该学生选择学医的原因。”课程的学习让该学生打开了心结,深刻领悟到生命的意义、医学的目的,也让仝珊意识到医学人文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医生培养的重要性。

在授课中,令人潸然泪下的场景比比皆是。“每次上这堂课我都能把自己讲哭了。”仝珊说。通过与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和分享,仝珊更想传递的是,医生的选择或许不是一味地延长病人生命,而是经过判断,做出对病人最好的选择。“教学不是喊口号,应该要言之有物。初入医学之门,我希望学生们明白医生不是神,要牢记初心和使命,敬畏医学和患者。”

自主学习、夯实根基,是仝珊在教学中十分看重的部分。令人欣喜的是,课堂之外,越来越多的大一新生结伴去到医院了解科室,主动寻找自己未来的方向,“我能做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鼓励他们有目标地去学习,探索今后的发展方向。”在仝珊看来,自己和学生的关系就像导演和演员,作为老师,她把框架和逻辑告诉学生,但学业和生活还是需要每个人自己去把握。

“行医就如行走江湖,我们怀着仁爱的初心,带着救死扶伤、山河无恙的理想和追求,修炼一身绝技,在医学的江湖里披荆斩棘,不为攻克所有疾病,但求在自己有限的时间、能力之内,给更多的人解除痛苦。而作为传医者,身边又多了一群血气方刚的求知者相伴。”在仝珊的描述下,医学的“江湖”广阔,行医和传医路上虽会碰到困难、困惑,甚至不解,但只要有救死扶伤、悲天悯人的初心,将扎实的医术作为“底气”,就能够帮助他人。

相关新闻:

海医辅导员张腾飞:亦师亦友育良医 以心换心共成长

(责编:潘惠文、蒋成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