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东英:中国首个滨海“国际慢城”成长进行时
人民网临高1月9日电 (李学山、符武平)“按照我的理解,慢城的‘慢’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慢生活,就是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方式,表示一种对人生高度的把握和自信,另外一层意思是指一种发展模式,是以现代技术与传统生活方式相结合,打造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临高县东英镇党建办负责人李小兵这样描绘他对“慢城”的认知。
然而就在两年之前,包括李小兵在内的大多数东英人对于“慢城”这一概念尚闻所未闻,但在临高县决定依托东英镇14公里原生态海岸线珍稀资源环境优势,按照生态优先、文化传承、产业融合的原则打造中国首个滨海特色的国际慢城时,这个小镇上的人们敏锐地意识到,自己的命运将有可能因为“慢城”而改变。两年后的今天,尽管很多人依然无法说清楚未来的东英国际慢城究竟是一个什么摸样,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首个滨海国际慢城”的愿景已经在这个小镇落地并与其紧紧联结,并正在悄悄地成长。
当“国际慢城”遇到渔业小镇
国际慢城,是在意大利只有1.5万人的小城市布拉提出的建立一种新的城市模式。是指人口在5万以下的城镇、村庄或社区,反污染、反噪音,支持都市绿化,支持绿色能源,支持传统手工业,没有快餐区和大型超市。2010年11月,在苏格兰召开的国际慢城会议上,江苏高淳桠溪“生态之旅”被正式授予“国际慢城”称号,成为了中国首个“国际慢城”,目前国内共有十三个国际慢城。
位于海南西部的临高县,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是一个集“农、林、牧、渔”全面发展的综合性农区,盛产粮食、冬季瓜菜、海产品、热带水果等。在偶然触碰到“国际慢城”这一概念并亲眼看到江苏高淳等地因“慢城”而成为新兴旅游目的地,进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的实例后,2020年5月,结合临高县现状条件及优势资源,临高县的决策者审时度势,因地制宜,提出建设“国际慢城”的思路。
《临高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依托东英镇14公里原生态海岸线珍稀资源环境优势,按照生态优先、文化传承、产业融合的原则,高水平规划建设国际慢城,构建“一带一廊两区三心四节点”的“T型”慢城布局结构,建设以山海生态为基底、滨海体验为特色、国际设计为内核的山海创意国际慢城,着力打造临高慢文化客厅、山海慢生活福地和国际慢设计海岸,形成与国际时尚慢文化直接接轨的高能级产业开放发展平台,引领带动滨海国际慢城休闲体验区建设,构建以慢生活、慢运动、慢文化等为主题的全域旅游产业体系,把临高打造成海南自贸港慢生活、绿色消费和生态旅游目的地。
目前中国的国际慢城,大多分布在内陆,为此临高将东英国际慢城定位于中国首个滨海特色的“国际慢城”。临高县发改委副主任王小虎说,东英“国际慢城”项目是临高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大背景下,探索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提供一种进入国际开放平台的路径。
“国际慢城”之所以考虑在东英镇建设,是经过多方面考察的。临高县综合对比全县十一个镇的基本条件,东英镇综合评分最高;东英镇南高北低,视野开阔;北部环岛滨海旅游公路贯穿东英镇,长度约12公里;东英镇森林覆盖率高,达46.6%;东英镇海岸线长(约15公里),原生态,海水落差小,尚未开发;历史底蕴丰富,处在城镇化进程中,民宿发展初现,最终评定将东英镇作为“国际慢城”的申报区。本次“国际慢城”申报区研究范围为东英镇全镇域,陆域面积约83.3平方公里以及15公里的海岸线。
由此,东英这座渔业小镇开始了与“国际慢城”的紧密接触。李小兵自豪地告诉人民网记者,按照县里的规划,将以东英镇为轴心建设“临高国际慢城核心体验区”,并整合资源,引进新业态打造新项目,把东英镇打造成临高乡村振兴建设和乡村旅游的样板。
不慢的“慢城”建设
尽管目标是“国际慢城”,但临高对于东英国际慢城的建设可谓是紧锣密鼓。
2020年5月,临高立足优越的区位条件和特色资源,提出依托14公里原生态海岸线,推动建设以滨海民宿、慢生活、慢运动、慢文化等绿色产业为核心的“临高国际慢城”。
2020年6月,临高与第三方智囊团队形成合作,推进临高国际慢城发展策划和主要区域规划设计,通过一系列的调研、编制,2021年5月《临高国际慢城发展策划和主要区域规划设计》出台并通过专家评审,取得阶段性初步成果。
2021年6月,临高县委书记文斌主持召开书记专题会研究国际慢城落地实施工作,随后临高出台《临高东英国际慢城创建实施方案》,围绕国际慢城基础提升及特色要求,提出13个方面重点工作任务。并成立工作专班,建立工作机制,列出工作清单分解到各职能部门,明确任务和责任。
2021年12月,契合临高规划建设国际慢城文旅产业链发展实际需要的《临高号角》革命历史系列剧第一部《临高号角--抢滩精神》已经进入合演的最后阶段。临高还就国际慢城及乡村振兴、城市更新及城乡融合的基础设施和水环境治理等领域投资建设,与中国化学工程第四建设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形成长期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
与此同时,在东英镇,一批特色农渔文化体验基地、海边民宿应势而生,国际休闲海钓、船宿旅游、胭脂米产业等8个项目成功招商立项。2021年,临高在东英镇投入10个农旅项目,结合临高海鲜、烤乳猪、土窑等传统美食,融入哩哩美、人偶戏、文物古迹等地域文化特色,探索慢文化体验、商务游学、渔家风情体验、休闲农业、精品民宿、健康养生、骑行徒步等农旅文旅融合型旅游消费模式,打造以国际慢城为引领的临高旅游珍珠链。
如此高效率的推进东英国际慢城建设,显见临高对于这一项目的信心和决心。
为了能够尽快让临高干部群众认识“慢城”进而建设东英国际慢城,2021年11月份,临高县从财政、市场监管、乡村振兴等多个部门选调了10余名干部,派往中国第一个国际慢城——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开展为期半年的跟班学习,希望能够借鉴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加速推进临高的发展。
参加本次跟班学习的临高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谢海林说,跟班学习以来,他们通过“挂职干部看高淳”“慢城乡村振兴研学与实践”等一系列学习调研活动,深入而全面地了解和认识高淳国际慢城10多年来的规划建设和发展情况,深刻感受到国际慢城发展理念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美好状态:“高淳的自然风光优美,乡村田园怡人,人居环境舒适,乡土文化特色鲜明,充分展示了独特的‘慢生态、慢生产、慢生活’等慢文化内涵,从盘活资源到建设运营,都有许多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
谢海林说,下一步他们将深入总结高淳的样板经验和做法,为临高东英国际慢城建设的提质加速做出最大的努力,争取最好的成果。
“决不甘于落后”的临高期待梦想绽放
慢城并非意味着不发展,慢城倡导人们保持传统社区的生活和节奏,鼓励推广生态产业,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家园。临高县财政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临高已经整合1.06亿元资金启动东英国际慢城建设,精准投入产业资金2.34亿元,撬动优质社会资本参与打造了头洋海堂、黎安耕读山房、博纵观海民宿等一批乡村振兴示范点,引入专业化团队运营,这些项目共落地乡村28个、带动46个脱贫村,发展壮大了滨海民宿、田园旅游、文旅体验等业态。
根据国内外的经验,“慢城”的发展注重于生态环境的保护、群众生活的保障、乡土文化的挖掘、特色产业的发展。如何推动临高国际慢城建设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如何充分体现临高独特的海岸线设计,如何促进产业高度融合及展示,如何开展投资建设、盘活土地、产业运营、村庄环境治理等问题,还是摆在临高决策者面前的一个课题。
但临高对此也有着充分认识,临高县有关负责人对人民网记者表示,临高东英国际慢城的下一步建设,将始终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坚决服从服务海南自贸港全局。坚持以乡村振兴为主题元素,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海”生态保护利用,全力打造我国第一个滨海国际慢城休闲体验区,全力打造高颜值美丽临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努力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从统计数据的变化,也可以看出临高为何如此重视东英国际慢城建设:2021年临高县旅游人数191.75万人,旅游收入11.45亿元,同比增长104.5%、58.2%。
“长期以来,临高都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在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国际旅游岛建设中,我们都没有把握住机会,错失了发展良机,临高的发展迟迟跟不上来,甚至被列入国家贫困县。难道是我们的条件比别人差吗?还是我们的干部水平不行?我认为都不是。”在2021年12月30召开的临高县第十四次党代会上,临高县委书记文斌感慨地说,临高有着优越的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临高人民聪明、淳朴、勤劳:“过去我们落后,是因为我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思想不够解放、观念落后,没有用好我们的资源,我们承认落后,但决不甘于落后。”
而加快推进东英国际慢城的建设,或许正是临高“决不甘于落后”的一个象征。
对于东英镇和新村“望海民宿”的主人王姗妹来说,“国际慢城”和“高质量发展”这些专业名词还有一些陌生和艰涩,但她明显感觉到的是,从2021年开始,来到她民宿的客人多了起来,而且时不时也会跟她打听并探讨一下东英国际慢城的事情,所以她最近正在恶补慢城的知识,以便在不远的将来也能够用专业的水准来介绍自己家乡的这张新名片。
(责编:刘瀚涛、潘惠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