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萬寧策”系列報道之三

“一人就業 全家脫貧”——就業扶貧的萬寧樣本

【查看原圖】

編者按: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也是攻堅克難的拼搏之年。在萬寧市委市政府的帶領下,萬寧干部群眾拿出“脫貧攻堅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干勁,全力脫貧奔小康。為展示萬寧扶貧工作的成果及民生改善情況,人民網海南頻道推出“脫貧攻堅萬寧策”系列報道,講述萬寧脫貧攻堅故事,傳播脫貧攻堅中最真實、動聽的聲音。

人民網萬寧11月9日電(記者 毛雷)就業,是重要的民生工程。脫貧攻堅,是必須打贏的一場重要戰役。

解決就業,是變“輸血型”扶貧為“造血型”扶貧的重要方式。

近年來,萬寧緊緊圍繞著促進就業為工作重點,聚焦“一個確保、一個鞏固、一個提升、一個延伸”,通過技能培訓、引導就業、就業獎補、公益開發崗位等方式多措並舉助推就業扶貧,實現零就業家庭的動態清零,確保所有具備勞動能力的建檔立卡貧困家庭至少有1人穩定就業,實現“一人就業全家脫貧”的目標。

為全面摸清農村貧困勞動力就業情況,萬寧市組織各村的村干部和駐村工作隊進村入戶進行摸底調查,挖掘就近就地就業崗位,針對性地引導農村貧困勞動力前往口味王、雅利、派成鋁業、奧特萊斯、希爾頓酒店等企業轉移就業。

2016年以來,萬寧市積極引導勞務輸出,完成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口轉移就業共18397人,未就業的5009人屬於在家務農、個人身體原因、不想外出務工、照顧家庭無法外出務工。確保所有具備勞動能力的建檔立卡貧困家庭至少有1人穩定就業,基本實現了“一人就業 全家脫貧”的目標。

扶志扶勤扶技扶智軍訓活動

“技術+勤勞”是脫貧的密碼

蘇光平原是萬寧市萬城鎮裕民村委會的一名貧困戶,現年47歲,因先天患有侏儒症,使得他的身高一直停留在孩童時期,體力更是遠不及同齡人。父親蘇東錄、母親周秀英如今已經七十多歲了,勞動能力有限,一家的生活重擔,幾乎全壓在了蘇光平的肩上。

在2014年被列入貧困戶之前,蘇光平一家全靠低保兜底,生活過得十分拮據。后來在政府的幫扶和自身的努力下,通過閹雞技術得以脫貧。

2014年,在國家和政府精准扶貧政策的引導下,蘇光平被納入了貧困戶,萬寧中學副校長陳志岩成了蘇光平的幫扶責任人。在了解到蘇光平掌握著閹雞的技術,但是因缺乏資金遲遲未能實現他養殖閹雞的夢想這一情況后,扶貧干部們以此為突破口,為蘇光平提供閹雞養殖雞苗,充分發揮其特長爭取早日實現脫貧。

2017年,蘇光平養殖了1000隻閹雞成功上市,並有了一些收入。同年6月份政府再次資助其300隻雞苗,並為其送來了總價值約5400元的飼料。幫扶干部陳志岩了解到蘇光平建設雞棚方面仍存在困難后毫不猶豫的地以個人名義在銀行為蘇光平做擔保貸款2萬元。

為了爭取早日實現脫貧致富,蘇光平最多的時候一天閹了400多隻雞,從每天早上五點半不到,蘇光平就開始起床喂雞,吃完早餐后,就匆匆趕去別人的養殖場幫忙閹雞,忙的時候中午不回家休息,直到下午五點多才趕回家中。

2017年底,蘇光平靠著政府的幫扶和自身的努力脫離了貧困戶的稱號,如今,蘇光平一家住在享受政府的補貼及靠自己的努力裝修的新房裡,蘇光平又把自己閹雞剩余的一點積蓄拿來買了黃皮樹苗,在閹雞之余種植起了黃皮。

“政府幫助我購買了大病醫療保險、送來了雞苗和飼料、扶持建設了雞棚、補貼了3萬元建房款,幫助我脫了貧……這一筆筆賬我都牢牢記在心裡,我也會繼續努力下去,為其他的貧困戶樹立個典型,讓他們知道隻要有信心,肯努力,在政府的幫扶下就一定脫貧。”蘇光平心懷感恩。

當地政府為了幫助鞏固其脫貧成果,又幫助一家三口加入合作社入股,每人按800元參與,爭取每年有分紅收入。蘇光平自己又投資再買1000隻雞苗,平時養雞主要由父母照管,自己還能抽半天時間去打工做閹雞,收入雖然不多,但總比閑在家要好。2019年,經過市農技中心一年多的種植技術幫扶,蘇光平種植的黃皮和蓮霧迎來豐收,收入5000多元。

蘇光平說,這麼多年,他身體殘疾得到當地政府的關心和幫助,包括賣飼料的店主都給予支持,平時買飼料錢都是欠賬,等成品雞銷售后才結賬。家庭困難確實需要幫助,但根本還是要靠雙手去勞動,不能坐在家裡等、靠、要。

為了提升貧困勞動力就業技能水平,促進貧困勞動力就業創業,萬寧市加強就業技能培訓力度,抓好組織培訓工作,特別是重點貧困村的培訓。

2016年以來,萬寧市共開展職業培訓387期培訓學員26104人,其中貧困人員培訓達到11604人次,培訓結束后對通過考核的學員頒發職業資格証或創業培訓合格証書。

身殘志堅 脫貧路上不掉隊

萬寧市大茂鎮龍尾村委會北下田村的陳姆二,盡管身有殘疾,卻沒有放棄對生活的熱愛。她憑借著不向命運低頭,“永不放棄”的精神以及黨和政府的關心與幫助,不等不靠不要,在海南省小椰殼加工廠打工,依靠自己勤勞的雙手和堅韌的毅力,在脫貧路上不掉隊,2018年12月,順利摘掉了貧困帽子。

“真的很感謝政府,如果不是政府這樣幫助我們,我們一家人都不知道怎麼往下過。”9月6日,在大茂鎮龍尾村委會北下田村,身患侏儒殘疾的陳姆二眼噙著感動的淚水邊照顧生病母親邊對記者說。

陳姆二今年29歲,家住大茂鎮龍尾村委會北下田村,家裡3口人均患有不同程度的病殘。陳姆為從小就患了侏儒症,身高不足1米,屬於一級殘疾。唯一的弟弟眼睛看不見,屬於二級殘疾。父親在陳姆二很小的時候便已經離世,靠著母親一人艱難的拉扯著姐弟二人長大。2016年2月,母親裴祝燕查出乳腺癌。因殘因病,2016年,陳姆二一家被建檔立卡列為貧困戶。

2016年,建檔立卡后,扶貧干部看到這個家庭的實際困難,多次開展幫扶慰問。陳姆二一家深切感受到了政府對她的關懷,她也一改往日郁郁寡歡的模樣,打起精神撐起了整個家。她主動接過家裡的生活重擔,開始尋找力所能及的工作。2016年4月,在一個朋友的介紹下,她來到了小椰殼加工廠打工。

“每天上班工作,下班回家照顧生病的母親,雖然很累,但是前所未有的充實。”陳姆二說,她永遠都會記得2016年5月15號的那一天,她領到了人生中第一份工資時的激動心情。

陳姆二喜歡和廠裡的兄弟姐妹在一起,在廠子裡工作,她感受到了自己的人生價值和對社會做出貢獻時的快樂。廠裡考慮到她家裡的特殊情況對她也是諸多照顧。小椰殼加工廠廠長符永川說:“陳姆二工作認真負責,也很賣命努力,為了能多賺點錢,她都會自動留下來加班。”每當被問及干活累不累時,她毫不猶豫地說到:“憑本事吃飯,心裡踏實!”

清晨,天微微亮,陳姆二便早已起床,伺候患病在床的母親吃完藥,陳姆二便騎上自己的殘疾人電動三輪車到廠裡上班,坐定、調漆、上漆……已經工作三年的陳姆二對每一道工序都爛熟於心,“給椰殼制品上漆要格外細心,不僅要均勻還要美觀。”陳姆二說起自己的工作也是頭頭是道。

裴祝燕說,自從女兒憑自己能力打工賺錢后,整個人的精神面貌都發生很大的改變,不在是每天都愁容滿面,臉上的笑容也多了。看到女兒的改變,裴祝燕很是欣慰,感謝她撐起了整個家。

2017年農歷6月,在政府的扶持下,陳姆二的平頂新居落成,搬進新居的那個晚上,睡在新房的陳姆二激動地睡不著,那時候她就在想,從破舊不堪的瓦房到現在的平頂房,她一家是實實在在的感受到了政府對他們一家的關心和幫助。

2018年12月,陳姆二一家順利實現脫貧,她說,這一切要感謝政府的幫扶,讓自己有了重新開始的機會,能夠靠自己的雙手去擺脫貧困。現在每個月陳姆二能領到3000元工資,加上政府的各項補助和醫療報銷,母親看病難得以解決。

為了更好引導就業,萬寧在全市12個鎮巡回舉辦就業扶貧專場招聘會,搭建勞務對接平台,為有轉移就業意願的農村勞動力特別是建檔立卡農村貧困勞動力現場提供就業崗位和就業指導。

截至2020年7月,共舉辦專場招聘會93場,共有海南口味王、萬寧小椰殼、中國平安、中國人壽等70多家企業參加,提供農村勞動力適用崗位6000余個,求職人數達到25200余人次,達成就業意向4470人。

政府幫扶掌大勺 全家走上致富路

中午飯點時分,萬寧市和樂鎮三角路口車來人往,道路兩旁和樂粽子飄香。“老板點單!一份燉豬腳、半斤鴨肉,再來份小炒菜。”“行,馬上!”

三角路口分叉往和樂鎮方向道路邊側的“三角路飯店”內,文賢誠和食客一應一答間,打著赤膊在廚房內忙得熱火朝天,妻子翁慧燕在外間上菜收拾桌子,倆人一刻也沒閑著。

“前陣子因為疫情停業了一段時間,4月份重新營業,雖然生意不是很好,但總算沒閑著了。”翁慧燕看向在廚房忙活的丈夫笑著說,以前閑怕了,現在可不怕忙,就怕沒活干,越忙生活就會越好!

“我們可以自主創業,擁有現在這種忙碌幸福的生活,離不開黨的扶貧政策和幫扶責任人的盡心盡力!”

在附近人的眼裡,文賢誠夫妻倆就是一對“拼命夫妻”,然而幾年前文賢誠一家五口的家庭收入還僅是靠夫妻倆出門打零工,做農活來勉強維持,常年生活壓力大,兩個孩子上學吃飯都成問題。

“孩子長大上學,生活上的吃穿用度,不能總是靠政府的幫扶,我們自己也要靠自己做一些什麼。”2017年底,雖然經由黨的扶貧政策的幫助文賢誠家成功擺脫了貧困戶的帽子,但文賢誠和妻子想要讓孩子過上更好的生活。

村委會和幫扶責任人陳雲光得知文賢誠的想法后很是支持,2018年8月,在村委會的擔保下,文賢誠的表親戚同意將位於和樂鎮三角路口的一塊閑置地皮免租金一年交給文賢誠夫妻倆自主創業,文賢誠聽聞欣喜不已,和妻子找親朋好友借了幾萬塊用最快的時間搭起鐵棚:“三角路飯店”正式開業。

飯店開業時正值燥熱的盛夏,陳雲光考慮到飯店悶熱的環境可能會影響生意,便向幫扶單位申請了1500元的幫扶資金給文賢誠置辦電風扇等設備。

為了鼓勵支持文賢誠創業,開業的前半年多的時間裡幫扶干部們每日都會去光顧文賢誠的三角路飯店。

飯店開業時還是雇用的廚師,但開業不到三個月,文賢誠就把廚師的“拿手好活”都學透了,半年之后都是由他來當掌勺大廚,如今他的廚藝比起當初的師傅有過之而不及。

“現在光飯店一年的收入就能有5萬元,再加上自家也種植了近三畝水稻,別說脫貧了,我們現在的目標是奔著小康生活去的!”如今,文賢誠獲得了“萬寧市2019年度貧困家庭勞動力創業脫貧致富之星”的稱號。

近年來,對於貧困家庭勞動力創業,萬寧市大力培育創業典型代表30名,每個創業典型獎勵5000元。通過選出一批貧困家庭勞動力創業典型,達到宣傳勤勞致富的效果,營造濃厚的就業創業氛圍,用示范帶動貧困家庭勞動力創業致富奔小康,形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強大合力。

另外,不光鼓勵村民自主創業,同時也設立了公益性崗位解決就業,開發公益性崗位915個,優先安排零就業家庭勞動力到就業扶貧專崗就業,確保每個貧困家庭勞動力至少有1人實現就業。就業扶貧公益性專崗補貼每人每月1000元。2020年安置641名貧困家庭勞動力為公益性崗位。

對於外出務工的貧困戶,萬寧市政府視情況給予每人每月200-300元的務工獎勵﹔跨省務工的,每人每年800元一次性交通補助﹔省內市(縣)外務工的,每人每年200元一次性交通補助。對於吸納貧困勞動力工作的企業,可獲得每名生活困難的農戶2000元的一次性獎勵補貼。

萬寧市就業局負責人鐘杏表示,本著“一人就業,全家脫貧”的工作目標,萬寧市通過四個一批(即開發扶貧公益專崗解決一批、參加合作社解決一批、自主發展產業解決一批、通過技能培訓輸送到企業打工解決一批)實現貧困勞動力零就業家庭“清零”。下一步,萬寧市將繼續實施更加積極、更加精准的就業政策,通過一對一或上門服務等方式,深入基層農村和貧困戶家中,引導和支持所有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提高他們的工資性收入,鼓勵他們依靠自己的雙手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相關新聞:

創新農業保險為萬寧特色產業撐起“保護傘”

文彤明:我在萬寧北大村的八百個日日夜夜

來源:人民網-海南頻道  2020年11月09日11:09
分享到:
(責編:潘惠文、蔣成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