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是地球上所有生命和自然生态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生存状况同人类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我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仅脊椎动物就有7300余种,其中大熊猫、金丝猴、扬子鳄等珍稀物种为我国特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不仅是大自然留给我国的宝贵遗产,也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保护好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今年2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调整后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正式向公众发布。调整后的《名录》,共列入野生动物980种和8类,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234种和1类、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746种和7类。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下,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完善,濒危物种保护和拯救放归切实加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日趋完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正逐步呈现。

分享到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出台,海南161种陆生野生动物上榜

生活在这片万物生长的岛屿中,每一个物种都不是一座孤岛。近期公布的新版《名录》意义重大,成为这个时代追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新注脚。【详细】

探秘美丽而神奇的海南热带雨林

据初步统计,试点区内有野生维管植物3577种,各类保护植物432种,其中海南苏铁、坡垒等国家I级保护植物5种,海南油杉、海南韶子等国家II级保护植物34种。脊椎动物627种,其中海南长臂猿、海南坡鹿、海南山鹧鸪、圆鼻巨蜥等国家I级保护野生动物8种,黑翅鸢、四眼斑水龟和虎纹蛙等国家II级保护野生动物67种。【详细】

大自然和谐之美

珍爱地球 保护野生动物—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完善

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公布

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公告,正式公布新调整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调整后的《名录》,共列入野生动物980种和8类,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234种和1类、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746种和7类。上述物种中,686种为陆生野生动物,294种和8类为水生野生动物。 

  记者了解到,与原《名录》相比,新《名录》主要有两点变化。一是在原《名录》所有物种均予以保留的基础上,将豺、长江江豚等65种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升为国家一级;熊猴、北山羊、蟒蛇3种野生动物因种群稳定、分布较广,由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调整为国家二级。二是新增517种(类)野生动物。其中,大斑灵猫等43种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狼等474种(类)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详细】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出台,海南161种陆生野生动物上榜

作为一个边界清晰的地理单元,海南岛这块被海水环抱的陆地,拥有极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这里不仅拥有我国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好、连片面积最大的大陆性岛屿型热带雨林,还是中国湿地类型最丰富、最多样化的地区之一,自然生态优势极其明显。许多令人大开眼界的陆生野生动物在这儿自由生长。 

  根据新版《名录》,在海南岛这片土地上,分布着29种一级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和132种二级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其中,哺乳纲15种,鸟纲121种,爬行纲13种,两栖纲2种,昆虫纲9种,蛛形纲1种。【详细】

我国已建成3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力度,《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发布,长江流域实行重点水域十年禁捕,濒危野生动植物就地和迁地保护成效显著,朱鹮濒危等级由极危降为濒危、野生大熊猫从濒危等级降为易危。【详细】

珍爱地球 保护野生动物—濒危物种保护拯救放归加强

欢迎你呀!中华白海豚

海南也有中华白海豚了!成群的海豚出现在近海海域,时而跃起,时而下潜,这是很多海南岛西南海域渔民见过的场景。科研人员在海南岛西南海域的发现,将中华白海豚在我国的地理分布范围向南推进近300公里。 

  中华白海豚因数量稀少而被冠以“海上大熊猫”的称号,又称印太驼海豚,为海豚科驼海豚属小型齿鲸类,是海豚科中我国唯一一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唯一一种以“中华”为前缀命名的鲸类动物,亦是香港回归祖国的吉祥物。2008年,中华白海豚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评估为“易危级”。

听!海南热带雨林里的天籁“歌声”

海南长臂猿,是全球现存数量最少的灵长类动物之一,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评定为“极度濒危”。曾广泛分布于海南岛,由于人类活动干扰,栖息地遭到严重破坏,数量锐减。近年来,得益于政府机构、民间保护组织和周边村民有效的保护工作,数量已经增长到5群33只,专家们认为海南长臂猿的种群数量在逐步增长,正一步步脱离灭绝的境地,这种手臂长过下肢的猿类,除了身手敏捷以外,还是雨林“歌王”。几乎每天清晨,海南长臂猿都会大声鸣叫,叫声可远达2到3公里。它们的叫声悠扬婉转,往往是一只雄猿先叫,接着猿群“合唱”,每次持续时间从3分钟到20分钟不等。清亮的长音由低渐高,如一首美妙乐曲响彻整片山谷。【详细】

海南坡鹿劫难重生 种群呈恢复性增长态势

在海南西南部的热带丘陵草原上,有一个占地2500多公顷的自然保护区——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栖息着一群非常独特的鹿——海南坡鹿。坡鹿是海南独有的鹿,也是我国17种鹿类动物中最珍贵的一种。20世纪50年代,海南岛全境都有坡鹿分布,但70年代中期普查表明,海南岛坡鹿只剩下40多头!已经到了灭绝的边缘,经过多年的保护,目前坡鹿的数量已经恢复到了1000多头,一个行将灭绝物种又重新恢复了生机。【详细】

珍爱地球 保护野生动物—海南亟待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首次大修订,揭秘海南亟待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

新版《名录》里,姓“海南”的野生动物还有不少,比如栖息在霸王岭、尖峰岭、黎母山等热带雨林里的海南孔雀雉,2004年才被科学家鉴定为独立物种,是中国仅有的两种孔雀雉鸟类,也是海南特有种。此外,登上《名录》的还有海南兔、海南麂等海南特有种野生动物。 

      “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海南特有种,需要加快开展科学调查,了解生存状况和制定保护措施。”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负责人卢刚说,这些仅在海南生存的特有种和特有亚种动物迫切需要保护,因为除了海南,它们没有别的栖息地,一旦面临生存危机或灭绝,对生态系统是不可逆转的损失。【详细】

特有新物种:海南小姬蛙来了

近日,嘉道理中国保育发布消息称,其团队在海南发现了一个两栖类新种:海南小姬蛙,隶属于两栖纲无尾目姬蛙科小姬蛙属。该研究刊发在最新一期的《Zoological Research》(动物学研究)杂志上。据了解,海南小姬蛙体型很小,雄蛙约23–25毫米,雌蛙约28–30毫米,它与同属其它物种最大的区别在于其身体背面和体侧并没有深色斑纹或条纹,这也是其学名“immaculata”(意指“无斑纹”)的来源。【详细】

生态环境改善 海南“物种户口簿”不断更新

海南岛鸟类区系的特异性,较早时期我国科学家就已经注意到了。这种特异性导致海南岛有些鸟种是全国独有的。迄今已发现的海南鸟类特有种包括海南山鹧鸪、海南孔雀雉和海南柳莺3种,特有亚种53种。其中,海南柳莺在世界范围内只有在海南岛有分布,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U级别(易危)。

  近年来,随着海南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以及科研力量的加强,越来越多新物种被发现,仅2019年至2020年,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内便有9个植物新种、5个动物新种、5个大型真菌新种被发现,意味着约占海南岛1/7陆域面积的这片土地上,仍然藏着太多未知的秘密和“宝藏”。【详细】

珍爱地球 保护野生动植物—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