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掩映、鸟儿蹁跹,是很多游客来海南的第一印象。在海南,一年四季鸟儿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无论是田间地头、江边海岸,还是山间小道、农家村落,总能听到它们空谷幽兰般的歌声,总能看到它们优美动人的舞姿。
如今,随着生态旅游的逐渐兴起,观鸟也正成为人们亲近大自然的悠闲方式。海南适宜的气候和良好的生态孕育了种类繁多的常住留鸟,因此在海南,有不少观鸟和拍鸟爱好者。盛夏,趁着阳光正好,微风不躁,让我们跟拍鸟爱好者的镜头去寻找飞鸟的踪迹,聆听它们婉转清脆的鸣唱,观赏它们美丽多彩的羽翼,感受大自然的生生不息!
分享到
海南:湿地保护留住“中国最美小鸟”
首次记录!“凌波仙子”水雉现身海南海口
盛夏,跟着镜头到海南探寻飞鸟足迹
生态环境改善 海南“物种户口簿”不断更新
据了解,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至今,在海南的留鸟和越冬的候鸟种类及数量都在不断增加。不久前,海口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更是迎来3只号称“鸟类中的大熊猫”黑脸琵鹭,反嘴鹬数量也超过了20只,均创下新高。
【详细】
海南现有记录的鸟类种类超过420种
绿林掩映、鸟儿蹁跹,是很多游客来海南的第一印象。海南的鸟儿种类有多丰富?据了解,海南适宜的气候和良好的生态孕育了种类繁多的常住留鸟,现有记录的鸟类种类超过420种,约占全国现有记录鸟类的1/3。
【详细】
“中国最美小鸟”蜂虎又来海南筑巢安家啦
海南:湿地保护留住“中国最美小鸟”
海南:湿地保护留住“中国最美小鸟”
近年来,海南加大对湿地的保护和修复力度,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每年3月至7月,这种小鸟会从外地,千里迢迢飞到海南“旅居暂住”,海南岛的蜂虎数量,今年比往年要多得多,而且在东西南北中都能看到。
当下季节,正是蜂虎“旅居”海南的时候,它们在这里恋爱、生活、养育后代,其身影大多出现在海南省沿海湿地。目前,在海南岛观测到的蜂虎有3种,栗喉蜂虎和蓝喉蜂虎是候鸟,还有蓝须夜蜂虎,是中部山区的一种留鸟。
【详细】
“凌波仙子”水雉首现海口五源河
首次记录!“凌波仙子”水雉现身海南海口
首次记录!“凌波仙子”水雉现身海南海口
据了解,水雉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生活在水边,模样像雉鸡,喜欢行走在水面上,因脚上没有蹼,靠着长长的爪子踩在浮水植物的叶片上,有“凌波仙子”的雅号。
无独有偶,本次发现水雉的位置在五源河中游的琼华村附近,与2019年首次发现小天鹅的位置相同。鸟类对环境、气候变化较为敏感,是监测环境、气候变化的重要指示生物。据2019-2020年度调查报告,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过去一个年度共新监测到鸟类18种。众多珍稀鸟类在五源河栖息,成为海口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详细】
湿地公园里的“鸟中大熊猫”黑脸琵鹭
湿地深处有精灵 悠然散步互嬉戏
湿地深处有精灵 悠然散步互嬉戏
近日,在海南黑脸琵鹭湿地公园的滩涂上,数十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脸琵鹭在公园里休憩觅食、飞翔、嬉戏,构成了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美不胜收。
据了解,今年2月5日,调整后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共列入野生动物980种和8类,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234种和1类、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746种和7类。黑脸琵鹭从二级保护动物升级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被誉为“鸟中大熊猫”。
【详细】
海南有些鸟种全国独有
生态环境改善 海南“物种户口簿”不断更新
生态环境改善 海南“物种户口簿”不断更新
据了解,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至今,在海南的留鸟和越冬的候鸟种类及数量都在不断增加。不久前,海口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更是迎来3只号称“鸟类中的大熊猫”黑脸琵鹭,反嘴鹬数量也超过了20只,均创下新高。
海南岛鸟类区系的特异性,较早时期我国科学家就已经注意到了。这种特异性导致海南岛有些鸟种是全国独有的。迄今已发现的海南鸟类特有种包括海南山鹧鸪、海南孔雀雉和海南柳莺3种,特有亚种53种。其中,海南柳莺在世界范围内只有在海南岛有分布,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U级别(易危)。
【详细】
盛夏,跟着镜头到海南探寻飞鸟足迹
红嘴巨鸥
黑脸琶鹭
黑脸琶鹭
水雉
灰斑鸠
“中国最美小鸟”栗喉蜂虎
绿鹭
海南凤头鹰
斑鱼狗
白头鹎(海南亚种)
海南牛背鹭
丝光椋鸟和灰背椋鸟
排行榜
中行河北分行组建“冬奥服务先锋队”
迎冬奥展风采 河北文旅推出500套“河…
敬业集团与华北理工大学开展人才培养合作
河北旅游主题MV《这么近 那么美》
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
杜小刚任无锡市委书记 黄钦不再担任
河南多地暴雨霸屏全国降水量排行榜 22…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