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亚沙算法”——写在三亚亚沙会倒计时200天之际

海南日报记者 黄媛艳 徐慧玲  海报集团全媒体中心记者 张野

2020年05月12日15:38  来源:海南日报
 

4月2日,2020年第六届亚洲沙滩运动会组委会组织慰问活动,前往休养点看望慰问海南第一、四批支援湖北的248名医务人员,向疫情防控一线人员赠送吉祥物“亚亚”玩偶。 海南日报记者 封烁 摄

200天倒计时,300余名专职人员全力以赴……随着2020年第六届亚洲沙滩运动会(以下简称亚沙会)筹办工作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更多期待的目光正投向海南、聚焦三亚。

从2018年8月19日正式申办成功,到如今进入赛事筹办冲刺阶段;从场馆建设、赛会服务等办赛工作不断细化到应急保障、环境整治等城市综合提升的稳步推进;从全力筹办精彩赛会到全心谋划“体育+旅游”赛后产业格局……海南人民群策群力,举全省之力,巧用“亚沙算法”办赛、谋城,着力创造最佳的条件,争做最“给力”的东道主,全力以赴办一届“时尚、环保、精彩、盛大”的亚沙盛会,实现“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的目标。

“加法”

超常规推进

确保赛会如期举行

2019年7月9日,三亚向全世界发出声音:大干500天,全力以赴筹办好亚沙会。夏去夏又至,转眼间距离亚沙会开幕仅剩200天。

回望过去,亚沙会一路走来脚步铿锵:确定举办时间、官网上线、发布会徽口号吉祥物、启动竞赛报名……每一个动作都吸引着全球的关注。进入2020年,筹办的步伐加快,特许商品上市、编制团长卷宗、开闭幕式导演及团队确定、编制完成场馆化运行总体计划……亚沙会的面纱层层揭开,呼之欲出。

这一切的背后,是亚沙会这个庞大的“机器”里,每一个“齿轮”的有序配合,是由中央到省市每一个部门的通力协作,是每一个关心亚沙会人士的云霓之望。

加法,是叠加的“加”,更是加速的“加”。

走进亚沙会组委会办公区,时间开始变得具象。门口处倒计时牌分秒流逝,会议室永远都是“使用中”,各个办公区域间脚步声从未间断……一切景象都在提醒着每一位亚沙人:办赛的时间愈加紧迫。

火炬传递是亚沙会筹办的一项重要工作,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直接组织领导此项工作,目前火炬传递总体方案已经编制完成。为了落实各项工作,近段时间,亚沙会组委会大型活动部将“周例会”改成了“日例会”,每天下班后部门人员聚在一起,更新工作进度,查漏补缺,“受疫情影响,很多工作进度都亮了‘红灯’,所以必须要抢进度、抓落实,把每天的工作实实在在地‘砸在地上’。”大型活动部副部长马亮说。

据了解,筹办一届洲际级别的综合性运动会一般需要4年到6年的时间,而三亚亚沙会筹办周期只有两年三个月。时间紧,任务重,一切都要以“超常规”的方式进行。“5+2”“白+黑”“线上+线下”成了赛事筹备和场馆建设的常态。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原本时间就紧张的筹办工作更加捉襟见肘。非常时期用非常手段,整个组委会迎难而上,“战役”与“筹赛”两手抓。快速推进场馆建设、主媒体中心建设、开闭幕式等各项筹备工作,并积极主动与亚奥理事会沟通联系,每日汇总上报亚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新冠疫情情况,及时通报三亚疫情防控进展情况和亚沙会筹备情况,得到亚奥理事会的理解和支持。

3月8日,亚奥理事会向亚洲45个国家和地区奥委会发送邮件明确:三亚亚沙会将于今年11月28日至12月6日如期举办。亚奥理事会对亚沙会的支持犹如助推器,让亚沙会筹办工作再次提速。

运动员村建设“四天一层”、组委会各部门工作“一日一报”、宣传工作全球推进……目前,所有筹办工作都以“倍速”进行。场馆建设方面,竞赛场馆和非竞赛场馆建设同步推进,施工队伍24小时三班倒;行政工作方面,组委会将1284条工作计划,明确完成时间,细化责任到部门,到个人。以专题会的形式明确加班制度,同时利用晚上和周末的时间开展各类培训、专题会议、工作例会等。

整个亚沙会正在以超常规的举措,按照既定的时间节点积极推进,200天后,亚沙破茧,荣耀绽放。

“减法”

“精简”当先

专业化推动赛事运行

亚沙会自申办成功以来,受到中央、省市领导的密切关注,省市主要领导多次实地调研亚沙会项目,赛会的人员入出境(含通关礼遇)、物资通关、多项税收减免政策等方面都得到了多部委、部门的大力支持。

众望所期之下,亚沙人定当全力以赴。

高起点、高效率开展赛事筹备工作,离不开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赛事筹办工作队伍。亚沙会组委会扎实做好办赛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这篇大文章,成为高质量推动赛事筹办工作的重要力量。

作为社招人员,宣传和广电媒体服务部广播电视处处长陆非负责部门媒体运行的统筹工作,拥有武汉军运会、广州亚运会等赛事服务经验。“目前已有超过300家的境内外媒体持续关注、报道亚沙会,希望运用自己的专业经验,优化亚沙会电视转播工作,让更多转播商机构、媒体能够了解海南、传播自贸港。”他说。

作为亚沙会组委会特聘专家,今年71岁的刘国珍依然活跃在亚沙会筹办前线,指导场馆运行,开展业务培训。“赛会筹办需要专业地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我不希望亚沙会走弯路造成损耗!”刘国珍说。

“减”就是“加”,引入人才队伍,减的是成本,加的是时间;减的是人数、加的是效率;减的是错误,加的是质量。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不仅是高质量推动亚沙会筹办的保障,更是“智慧亚沙”“人文亚沙”的精神体现。

据了解,目前,组委会已经成立了财务服务、融媒体宣传、开闭幕式、信息技术、主视觉形象系统、语言服务、人力资源、法律事务、餐饮规划等专业事项工作团队。300多名驻会工作人员中,专业人才占了近六成。

不走弯路是对时间做的“减法”,制度创新是对程序做的“减法”。

早在去年,三亚便推出了9条举措以加速亚沙会项目建设,旨在加快、合规推进项目前期审批和开工建设。比如,同类型的多个项目整合打包成一个项目进行报批、实施;企业备案后履行土地、规划等手续的基础上,规划设计方案经市政府或市规委会审议通过后,即可办理开工手续等。

受亚沙会筹办周期短等影响,在市场开发工作上,组委会根据实际情况,创新实施“公开征集赞助+政府采购单一来源方式”的合作模式,整合更多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最大程度推进市场开发,形成三亚筹办、多方共建的赛事格局。

“亚沙会的举办,需要多单位配合、共协同推进,各区各部门要加强要素保障工作,完善项目审批手续,举全市之力采取超常规举措加速推进亚沙会项目建设。”5月5日,三亚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包洪文在调研亚沙会筹办工作时强调。

“乘法”

释放“亚沙效应”

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

奥运会之于北京,亚运会之于广州,纵观我国举办的重大国际体育赛事,都在举办城市的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显而易见,三亚也正期待着在亚沙会带来的一场“蝶变”。

“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亚沙会组委会副秘书长、三亚市副市长周俊表示,承办亚沙会是三亚发展“体育+旅游”产业的迫切需要,是健康海南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提升国际化城市形象的迫切需要。

举办亚沙会,是“谋赛”与“谋城”的结合。81个城市形象提升工程将使三亚的市容市貌得到一次全面的提升,以此为“底”,三亚对标国际,加快旅游设施和要素的改造,发展夜经济,打造一系列高质量“文”“娱”“游”“购”场所,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为城市发展的“软实力”注入新的内涵,为三亚在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建设中打造标杆增添助力。

举办亚沙会,是“谋赛”与“兴业”的结合。以体为媒、以赛兴业,通过举办亚沙会,三亚国际赛事举办“话语权”提升,将吸引更多的国际一流赛事、优秀市场主体和体育爱好者,赋能体育旅游,推动三亚“体育+旅游”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形成与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定位相匹配的文体产业发展新格局。

举办亚沙会,是“谋赛”与“谋人才”的结合。办赛事是对城市办赛能力的检验,更是对干部和人才的锤炼。亚沙会的举办,将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战略眼光、实干担当的干部队伍,有效提升市属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通过亚沙会赛事引进、培育的产业人才,淬炼的干部,将成为三亚未来发展最宝贵的资源财富,而这也将是长期支持三亚迈向国际、稳健发展的不竭动力。

亚沙会是契机,更是窗口。三亚在做,世界在看。通过亚沙会的举办,全世界的目光聚焦三亚,三亚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大幅提升,赛事的国际影响力将持续转化为城市的全球影响力,成为三亚提升城市品质、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和自贸港标杆城市的“助推器”。

久久不见久久见,新时代的聚光灯正照在“亚沙时间”上,2020年11月28日,让我们相约海南、欢聚三亚!鹿城,肩负时代使命,展示城市魅力,绽放盛会精彩,不一样的亚沙会,是亚沙人的自我超越,更是一座城的历史跨越。

(责编:刘杨、席秀琴)

72小时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