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山:“旅游+扶贫”激发非遗活力

2020年06月12日18:07  来源:人民网-海南频道
 

黄海林演绎鼻箫技艺

人民网五指山6月12日电(樊欢迪)6月4日,五指山市“我为加快海南自贸港建设作贡献”巡回演出活动圆满结束,作为演出艺术团的团长,从编排节目到演出,黄海林总要做到最好。“为期十天的演出活动走进了五指山市的十个乡镇,看到他们的欢声笑语,自己心里也高兴。”

黄海林,一位用鼻孔吹箫演绎动人曲目的85后五指山姑娘,也是黎族竹木器乐(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多年来,她致力于挖掘鼻箫、灼吧等黎族传统竹木器乐的艺术魅力,成为了发展海南黎族竹木器乐的中坚力量。

非遗技艺逐渐失传 85后姑娘责任抗肩

土生土长的五指山姑娘黄海林从小便被鼻箫吸引,“很好奇,怎么能用鼻子吹出那么动人的乐曲。”从此她便开始学习鼻箫技艺,“越了解,越喜爱,可真正把鼻箫当成职业是在2003年。”黄海林说,“那几年,会鼻箫演奏的老人接连去世,鼻箫这项古老技艺近乎‘失传’。”

当下,黄海林就做了决定,要将鼻箫这项古老技艺传承下去,她开始潜心学习演奏技巧,而且还将传统流行结合,创作了多首备受好评的原创作品。

“传承肯定是要依附年轻一代的人,去做更多的创新,或者是改良。”黄海林告诉记者。为让传统技艺之花开的愈发茂盛,每周,黄海林开班免费培训,“我们所教授的学生上到六七十岁,然后下到五六岁都有,只要他喜欢学,愿意学,甚至外地过来的,我们也会约时间来教他们。”

五指山市“我为加快海南自贸港建设作贡献”巡回演出活动

五指山市红星学校里,学生们正在学习鼻箫

传统技艺需要肥沃土壤 扶贫种子也能落地生根

2016年,黄海林开始组建五指山之声黎族竹木器乐乐团,乐团有38人,不少人都是她的学生,其中还有一些是贫困户,“乐团从本质上也是一个职业,我们会提供免费学习渠道和有偿表演的平台。” 黄海林表示,“目前团里面有4个贫困户,其中有一个已经脱贫了。”

近年来,五指山市着力开展非遗宣传展示传播工作,举办具有民族特色品牌活动,已经连续8年在全市范围开展非遗“四进”展演,即非遗项目保护成果进乡镇、社区、军营、校园。2019年五指山市深入基层开展各类主题的文化惠民活动共52场次,每场文化惠民演出活动中均融入五指山市黎族苗族非遗文化,受益群众达9200余人。

每到一个乡镇去演出,黄海林会组织当地村民加入。“其中有很多的贫困户,他们通过表演赚取劳务费,属于文化扶贫的一种。”黄海林解释说,“我们会到教授他们一些舞蹈,他们掌握好技能之后,就能为自己带来收益,从而改善他们的生活。”

不仅如此,黄海林还经常去到三亚的一些特色村镇,教授当地农民学习黎族特色舞蹈和器乐,“非遗技艺需要传承也需要发展,旅游推广是最好的方式。”黄海林介绍,当地人通过旅游推广将这些非遗技艺展示给外地游客,最大程度地发挥宣传效果。

如今,黄海林的学生们遍布三亚各个酒店和景区,在为游客带来欢乐的同时也在发展优秀传统技艺。“作为老师我们也会觉得很开心,文化得到了传承,又能改变他们的人生。”黄海林很感慨。

吉阳区中寥村黎族竹木器乐培训班

培训班合照

非遗项目保护进行时 学校乡镇成为主阵地

现在每天,黄海林都很忙碌,去学校授课,为学生开展系统培训;创编节目,去到各乡镇巡回演出;送文化下乡,开展各种培训……

为保护传统技艺,五指山市开展非遗项目进校园实践课,覆盖了全市14所中小学校,同时建设非遗技艺传习所和传承村,其中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传习馆1间,黎族织锦技艺传习所8间,其他各类非遗项目传习所8间,还有4个传承村。

据了解,五指山市非遗保护代表性传承人114名(去世8人),传承项目涵盖传统医药、传统舞蹈、传统技艺和竹木器乐等。为更好宣传非遗技艺,五指山市还开展“能工巧匠”文创产品大赛,产出各类极具特色的文创产品,开发创新思路,用更流行的方式传承传统文化。

“传承的重点在于学以致用,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加入这个行业中来,用不同的方式展示非遗文化,打造更多的优秀节目。”黄海林如是说。

(图片均为受访者本人提供) 

(责编:刘瀚涛、席秀琴)

72小时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