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也是攻坚克难的拼搏之年。在万宁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万宁干部群众拿出“脱贫攻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干劲,全力脱贫奔小康。为展示万宁扶贫工作的成果及民生改善情况,人民网海南频道推出“脱贫攻坚万宁策”系列报道,讲述万宁脱贫攻坚故事,传播脱贫攻坚中最真实、动听的声音。
人民网万宁11月9日电(记者 毛雷)就业,是重要的民生工程。脱贫攻坚,是必须打赢的一场重要战役。
解决就业,是变“输血型”扶贫为“造血型”扶贫的重要方式。
近年来,万宁紧紧围绕着促进就业为工作重点,聚焦“一个确保、一个巩固、一个提升、一个延伸”,通过技能培训、引导就业、就业奖补、公益开发岗位等方式多措并举助推就业扶贫,实现零就业家庭的动态清零,确保所有具备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至少有1人稳定就业,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标。
为全面摸清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情况,万宁市组织各村的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进村入户进行摸底调查,挖掘就近就地就业岗位,针对性地引导农村贫困劳动力前往口味王、雅利、派成铝业、奥特莱斯、希尔顿酒店等企业转移就业。
2016年以来,万宁市积极引导劳务输出,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口转移就业共18397人,未就业的5009人属于在家务农、个人身体原因、不想外出务工、照顾家庭无法外出务工。确保所有具备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至少有1人稳定就业,基本实现了“一人就业 全家脱贫”的目标。
扶志扶勤扶技扶智军训活动
“技术+勤劳”是脱贫的密码
苏光平原是万宁市万城镇裕民村委会的一名贫困户,现年47岁,因先天患有侏儒症,使得他的身高一直停留在孩童时期,体力更是远不及同龄人。父亲苏东录、母亲周秀英如今已经七十多岁了,劳动能力有限,一家的生活重担,几乎全压在了苏光平的肩上。
在2014年被列入贫困户之前,苏光平一家全靠低保兜底,生活过得十分拮据。后来在政府的帮扶和自身的努力下,通过阉鸡技术得以脱贫。
2014年,在国家和政府精准扶贫政策的引导下,苏光平被纳入了贫困户,万宁中学副校长陈志岩成了苏光平的帮扶责任人。在了解到苏光平掌握着阉鸡的技术,但是因缺乏资金迟迟未能实现他养殖阉鸡的梦想这一情况后,扶贫干部们以此为突破口,为苏光平提供阉鸡养殖鸡苗,充分发挥其特长争取早日实现脱贫。
2017年,苏光平养殖了1000只阉鸡成功上市,并有了一些收入。同年6月份政府再次资助其300只鸡苗,并为其送来了总价值约5400元的饲料。帮扶干部陈志岩了解到苏光平建设鸡棚方面仍存在困难后毫不犹豫的地以个人名义在银行为苏光平做担保贷款2万元。
为了争取早日实现脱贫致富,苏光平最多的时候一天阉了400多只鸡,从每天早上五点半不到,苏光平就开始起床喂鸡,吃完早餐后,就匆匆赶去别人的养殖场帮忙阉鸡,忙的时候中午不回家休息,直到下午五点多才赶回家中。
2017年底,苏光平靠着政府的帮扶和自身的努力脱离了贫困户的称号,如今,苏光平一家住在享受政府的补贴及靠自己的努力装修的新房里,苏光平又把自己阉鸡剩余的一点积蓄拿来买了黄皮树苗,在阉鸡之余种植起了黄皮。
“政府帮助我购买了大病医疗保险、送来了鸡苗和饲料、扶持建设了鸡棚、补贴了3万元建房款,帮助我脱了贫……这一笔笔账我都牢牢记在心里,我也会继续努力下去,为其他的贫困户树立个典型,让他们知道只要有信心,肯努力,在政府的帮扶下就一定脱贫。”苏光平心怀感恩。
当地政府为了帮助巩固其脱贫成果,又帮助一家三口加入合作社入股,每人按800元参与,争取每年有分红收入。苏光平自己又投资再买1000只鸡苗,平时养鸡主要由父母照管,自己还能抽半天时间去打工做阉鸡,收入虽然不多,但总比闲在家要好。2019年,经过市农技中心一年多的种植技术帮扶,苏光平种植的黄皮和莲雾迎来丰收,收入5000多元。
苏光平说,这么多年,他身体残疾得到当地政府的关心和帮助,包括卖饲料的店主都给予支持,平时买饲料钱都是欠账,等成品鸡销售后才结账。家庭困难确实需要帮助,但根本还是要靠双手去劳动,不能坐在家里等、靠、要。
为了提升贫困劳动力就业技能水平,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万宁市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力度,抓好组织培训工作,特别是重点贫困村的培训。
2016年以来,万宁市共开展职业培训387期培训学员26104人,其中贫困人员培训达到11604人次,培训结束后对通过考核的学员颁发职业资格证或创业培训合格证书。
身残志坚 脱贫路上不掉队
万宁市大茂镇龙尾村委会北下田村的陈姆二,尽管身有残疾,却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她凭借着不向命运低头,“永不放弃”的精神以及党和政府的关心与帮助,不等不靠不要,在海南省小椰壳加工厂打工,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和坚韧的毅力,在脱贫路上不掉队,2018年12月,顺利摘掉了贫困帽子。
“真的很感谢政府,如果不是政府这样帮助我们,我们一家人都不知道怎么往下过。”9月6日,在大茂镇龙尾村委会北下田村,身患侏儒残疾的陈姆二眼噙着感动的泪水边照顾生病母亲边对记者说。
陈姆二今年29岁,家住大茂镇龙尾村委会北下田村,家里3口人均患有不同程度的病残。陈姆为从小就患了侏儒症,身高不足1米,属于一级残疾。唯一的弟弟眼睛看不见,属于二级残疾。父亲在陈姆二很小的时候便已经离世,靠着母亲一人艰难的拉扯着姐弟二人长大。2016年2月,母亲裴祝燕查出乳腺癌。因残因病,2016年,陈姆二一家被建档立卡列为贫困户。
2016年,建档立卡后,扶贫干部看到这个家庭的实际困难,多次开展帮扶慰问。陈姆二一家深切感受到了政府对她的关怀,她也一改往日郁郁寡欢的模样,打起精神撑起了整个家。她主动接过家里的生活重担,开始寻找力所能及的工作。2016年4月,在一个朋友的介绍下,她来到了小椰壳加工厂打工。
“每天上班工作,下班回家照顾生病的母亲,虽然很累,但是前所未有的充实。”陈姆二说,她永远都会记得2016年5月15号的那一天,她领到了人生中第一份工资时的激动心情。
陈姆二喜欢和厂里的兄弟姐妹在一起,在厂子里工作,她感受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对社会做出贡献时的快乐。厂里考虑到她家里的特殊情况对她也是诸多照顾。小椰壳加工厂厂长符永川说:“陈姆二工作认真负责,也很卖命努力,为了能多赚点钱,她都会自动留下来加班。”每当被问及干活累不累时,她毫不犹豫地说到:“凭本事吃饭,心里踏实!”
清晨,天微微亮,陈姆二便早已起床,伺候患病在床的母亲吃完药,陈姆二便骑上自己的残疾人电动三轮车到厂里上班,坐定、调漆、上漆……已经工作三年的陈姆二对每一道工序都烂熟于心,“给椰壳制品上漆要格外细心,不仅要均匀还要美观。”陈姆二说起自己的工作也是头头是道。
裴祝燕说,自从女儿凭自己能力打工赚钱后,整个人的精神面貌都发生很大的改变,不在是每天都愁容满面,脸上的笑容也多了。看到女儿的改变,裴祝燕很是欣慰,感谢她撑起了整个家。
2017年农历6月,在政府的扶持下,陈姆二的平顶新居落成,搬进新居的那个晚上,睡在新房的陈姆二激动地睡不着,那时候她就在想,从破旧不堪的瓦房到现在的平顶房,她一家是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政府对他们一家的关心和帮助。
2018年12月,陈姆二一家顺利实现脱贫,她说,这一切要感谢政府的帮扶,让自己有了重新开始的机会,能够靠自己的双手去摆脱贫困。现在每个月陈姆二能领到3000元工资,加上政府的各项补助和医疗报销,母亲看病难得以解决。
为了更好引导就业,万宁在全市12个镇巡回举办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搭建劳务对接平台,为有转移就业意愿的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劳动力现场提供就业岗位和就业指导。
截至2020年7月,共举办专场招聘会93场,共有海南口味王、万宁小椰壳、中国平安、中国人寿等70多家企业参加,提供农村劳动力适用岗位6000余个,求职人数达到25200余人次,达成就业意向4470人。
政府帮扶掌大勺 全家走上致富路
中午饭点时分,万宁市和乐镇三角路口车来人往,道路两旁和乐粽子飘香。“老板点单!一份炖猪脚、半斤鸭肉,再来份小炒菜。”“行,马上!”
三角路口分叉往和乐镇方向道路边侧的“三角路饭店”内,文贤诚和食客一应一答间,打着赤膊在厨房内忙得热火朝天,妻子翁慧燕在外间上菜收拾桌子,俩人一刻也没闲着。
“前阵子因为疫情停业了一段时间,4月份重新营业,虽然生意不是很好,但总算没闲着了。”翁慧燕看向在厨房忙活的丈夫笑着说,以前闲怕了,现在可不怕忙,就怕没活干,越忙生活就会越好!
“我们可以自主创业,拥有现在这种忙碌幸福的生活,离不开党的扶贫政策和帮扶责任人的尽心尽力!”
在附近人的眼里,文贤诚夫妻俩就是一对“拼命夫妻”,然而几年前文贤诚一家五口的家庭收入还仅是靠夫妻俩出门打零工,做农活来勉强维持,常年生活压力大,两个孩子上学吃饭都成问题。
“孩子长大上学,生活上的吃穿用度,不能总是靠政府的帮扶,我们自己也要靠自己做一些什么。”2017年底,虽然经由党的扶贫政策的帮助文贤诚家成功摆脱了贫困户的帽子,但文贤诚和妻子想要让孩子过上更好的生活。
村委会和帮扶责任人陈云光得知文贤诚的想法后很是支持,2018年8月,在村委会的担保下,文贤诚的表亲戚同意将位于和乐镇三角路口的一块闲置地皮免租金一年交给文贤诚夫妻俩自主创业,文贤诚听闻欣喜不已,和妻子找亲朋好友借了几万块用最快的时间搭起铁棚:“三角路饭店”正式开业。
饭店开业时正值燥热的盛夏,陈云光考虑到饭店闷热的环境可能会影响生意,便向帮扶单位申请了1500元的帮扶资金给文贤诚置办电风扇等设备。
为了鼓励支持文贤诚创业,开业的前半年多的时间里帮扶干部们每日都会去光顾文贤诚的三角路饭店。
饭店开业时还是雇用的厨师,但开业不到三个月,文贤诚就把厨师的“拿手好活”都学透了,半年之后都是由他来当掌勺大厨,如今他的厨艺比起当初的师傅有过之而不及。
“现在光饭店一年的收入就能有5万元,再加上自家也种植了近三亩水稻,别说脱贫了,我们现在的目标是奔着小康生活去的!”如今,文贤诚获得了“万宁市2019年度贫困家庭劳动力创业脱贫致富之星”的称号。
近年来,对于贫困家庭劳动力创业,万宁市大力培育创业典型代表30名,每个创业典型奖励5000元。通过选出一批贫困家庭劳动力创业典型,达到宣传勤劳致富的效果,营造浓厚的就业创业氛围,用示范带动贫困家庭劳动力创业致富奔小康,形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另外,不光鼓励村民自主创业,同时也设立了公益性岗位解决就业,开发公益性岗位915个,优先安排零就业家庭劳动力到就业扶贫专岗就业,确保每个贫困家庭劳动力至少有1人实现就业。就业扶贫公益性专岗补贴每人每月1000元。2020年安置641名贫困家庭劳动力为公益性岗位。
对于外出务工的贫困户,万宁市政府视情况给予每人每月200-300元的务工奖励;跨省务工的,每人每年800元一次性交通补助;省内市(县)外务工的,每人每年200元一次性交通补助。对于吸纳贫困劳动力工作的企业,可获得每名生活困难的农户2000元的一次性奖励补贴。
万宁市就业局负责人钟杏表示,本着“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工作目标,万宁市通过四个一批(即开发扶贫公益专岗解决一批、参加合作社解决一批、自主发展产业解决一批、通过技能培训输送到企业打工解决一批)实现贫困劳动力零就业家庭“清零”。下一步,万宁市将继续实施更加积极、更加精准的就业政策,通过一对一或上门服务等方式,深入基层农村和贫困户家中,引导和支持所有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提高他们的工资性收入,鼓励他们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