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人民网海南频道>>海南新闻

海南红色家风|一封家书读懂黄长轩的家国情怀

2021年09月15日15:20 | 来源:人民网-海南频道
小字号

编者按:

一封家书,纸短情长。它记录了一段段革命事迹,蕴含了一颗颗赤子初心,也彰显了一片家国情怀!海南省文明办联合人民网海南频道推出“海南红色家风”专栏,邀您一起与海南知名作家共同穿越时空隧道,与先烈们展开心灵对话,感受浓厚炽烈的初心使命,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

家书原文:

母亲并保意胞弟:

自廿一年离家后,已十八载未与家通息,这是因为连年国内战争,交通隔绝不便,无法去信家中,希望谅解。

廿年中,家内情形如何,母亲弟弟身体好否,祖父想已年迈的老人,是否在世,伯父母,哥哥嫂嫂均好吗,甚为想念。

自离家以来,我远奔各省,一切都好,近因年纪较大了,没有从前健壮,希勿念。

近来得知家乡解放,乘**(原信无法识别)说返家,多年了我不知家中情景,希回信告知。

将来有机会我定返家一趟,看看母亲和兄弟。

图片来源于黄长轩之子黄星星文:《国埋忠骨,苍生英灵,铁血丹心——缅怀父亲黄长轩》

为大众求解放,平凡中见真章

——读黄长轩家信有感

——《商业观察》杂志编委,资深媒体人,专栏作者  应剑群

家信一般是家庭成员之间信息交流的重要载体,一封封家信背后,我们能看出拳拳父爱背后的治家理念,夫妻跨越千山万水的情比金坚,这些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现在,这些带着历史底蕴的书信,依然是我们的精神养料。

最近,读黄长轩于1949年写给母亲和胞弟的一封家书,在另外一种心境当中,收获不一样的感动。书信的内容很简短,基本上就是一个在外游子写给家人的回信。但是结合写信人的相关背景,一切都显得不寻常。

书信开头写道:“自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离家后,已十八载未与家通息,这是因为连年国内战争,交通隔绝不便,无法去信家中,希望谅解。”

黄长轩带着“为劳苦大众求解放”的理想南征北战,无数有着同样志向的革命党人前赴后继,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1949年,黄长轩已经参加革命十八年,历史的天平倾向了中国共产党,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紧锣密鼓,一个崭新的中国即将拉开序幕。黄长轩得以偷闲,提笔给家里写一封信,坚毅的战士回归家庭,变成血肉之躯的个体,他解释许久不通信的原因在于国内战争、交通堵塞,更多是提笔无法言说的思乡之苦。这样的情感与诗人杜甫类似,诗人在战乱中颠沛流离,与亲人阻隔,在《春望》中写下“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更让人唏嘘不已的是,黄长轩继而询问自己亲朋好友是否身体好,特别提及了“祖父想已是年迈的老人,是否在世?”。在传统文化中,最悲切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在。近20年,音讯全无,亲人是否健在都无从得知。字里行间是游子对家乡的眷恋,对亲人的思念,还有一丝丝歉意。

信末,黄长轩告知家人“近因年纪较大了,没有从前健壮”,得知家乡已经解放,熟人返乡,望家里人告知相关情况,一解相思之苦。如果条件允许“将来有机会我定返家一趟,看看母亲和兄弟。”当年,父母送儿,妻子送夫不就是为了这一刻的“解放”吗?游子知道归来已不是少年,还有更多人带着伤痛,永远与亲人相隔,不再“健壮”算是最好的消息。而何时回家探亲,只能寄给“将来”,战士这一刻,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

这封家书写下后不久,黄长轩带着妻子和不满周岁的儿子回到家乡探望母亲。当他得知他所在的老部队已南下准备解放海南岛的时候,义无反顾地多次申请参战。在家住了3天的黄长轩星夜兼程,追上了南下的大部队,和战友们集结在雷州半岛准备渡海作战。1950年4月,在一次战斗中,黄长轩光荣牺牲。

结合这一背景,可以看出,战士为争取“最后的胜利”慷慨赴前线的决心。它带给我们诸多启示,胜利正是以个体放弃家庭幸福,甚至牺牲生命为代价。珍惜今天的生活,爱家爱岗就是最好的尊重。

相关作品阅读:

李硕勋写给妻子的绝笔信:死后勿为我过悲

王月娥、朱进海革命伉俪:教育孩子不吃老本,要立新功

庞琼花:英雄精神传后世 故乡“长”出助民“娘子军”

冯白驹:革命英雄精神长存 红色家风滋养后代

符克:亲笔家书诉衷肠 不畏困难担使命

洪剑雄致信勉励妻子坚定信仰 为革命工作努力奋斗

符克烈士致亲人的家书:抗战救国是我的天职

洪剑雄致妻子的家书:勇敢奋斗是惟一的武器

麦宏恩最后的家书:以革命之血换得自由之花

王器民致妻子遗书:打起精神来继续我的遗志

海南“红色家风”主题读书活动即将举行 讲述海南的“家风故事”

(责编:潘惠文、席秀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