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由海南省委網信辦主辦的“奮楫揚帆連接世界”——海南自貿港創新發展暨政策解讀融媒體行在海口啟動,來自國內多家主流媒體的記者和網絡大咖將在為期5天的行程中,先后走進海口江東新區、海口綜合保稅區、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洋浦經濟開發區、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等5家海南自貿港重點園區,探訪海南自貿港重點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的活力之源。
海口江東新區“生態綠”帶動產業興、海口綜合保稅區以一流服務吸引一流企業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的優質醫療資源加速聚集、洋浦經濟開發區港城融合的千帆競發……
中國產業集聚研究專家楊建國說,作為引領、加速推動海南自貿港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引擎”,重點園區已經成為海南高質量發展的活力之源。
“江東新區堅持生態優先,率先啟動了區域生態修復,福創溪也從原來的臭水溝變成清水河、幸福河!”海口江東新區管理局規劃統籌部副部長鞏玄遠在採訪時表示,江東新區已建成邁雅河、道孟河、芙蓉河三大濕地公園,完成東寨港濕地生態修復、資源保護等重大工程,環境質量顯著提升,生物多樣性不斷增強。
同時,江東新區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全面應用綠色、裝配、海綿等技術,新建建筑均按綠色建筑一星級以上標准建設,遠期新建二星級以上綠色建筑佔比達到85%,三星級綠色建筑佔比達到50%,超低能耗、近零能耗、零碳建筑佔比達到20%。
“生態建設好了,經濟發展就同步上來了。”博主“曉寰財經”在實地參觀后發出這樣的感慨。
“目前海南開放層次最高,稅收優惠政策最多的園區之一,區內貨物貿易流通便利,更重要的是,管委會推出的‘店小二’服務企業模式讓我們企業不出園區就可以跑通各部門,辦公效率高﹔同時園區具有省會生活商業配套,對人才招聘,商業活動,生活便利帶來顯著優勢。”11月24日,海南自貿港創新發展暨政策解讀融媒體行來到海口綜合保稅區,面對“為什麼選擇落戶海口綜合保稅區”的提問,海南高培乳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高培國際產業園運營負責人黃循柳娓娓道來。
黃循柳說,也正是來自海口綜合保稅區的“店小二”服務啟發了高培,在海口市跨境電商產業孵化園過程中,高培也是以“店小二”服務模式來孵化跨境電商企業。
“就在七年前,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還是一片檳榔園,但現在這裡已經成為國內外優質醫療資源的聚集地。”11月25日,在位於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以下簡稱“樂城先行區”)康祥路上的“永不落幕的國際藥械展”展廳裡,先行區主播朱韻堯向媒體記者和網絡大咖講述樂城的巨大變化。
“每到下半年,來這裡療養的客人非常多,客房都被預定滿了!”11月25日,海南自貿港創新發展暨政策解讀融媒體一行走進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講解員向媒體記者和網絡大咖介紹起博鰲一齡生命品質改善中心“一房難求”的盛況。
“雖然之前已經了解過碼頭的規模,親眼見到還是很受震撼!”11月26日,海南自貿港創新發展暨政策解讀融媒體一行走進洋浦經濟開發區,看到洋浦國際集裝箱碼頭上集裝箱裝卸的場面驚嘆不已,“碼頭調度效率的提升,能夠促進港口貨運吞吐量,也體現著自貿港速度。”融媒體採訪行成員頗有感觸。
“在自貿港政策的驅動下,2021年海南煉化原油加工量和利潤總額達到公司歷史最好水平,僅所得稅這一項費用就節約了4.7億元人民幣。”11月26日,面對媒體記者和網絡大咖,說起近年來海南自貿港政策帶給企業的實惠,中國石化海南煉油化工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董昌宏脫口而出。
“我們不僅需要實驗室裡的研究,更需要來自田間地頭的實操。”11月27日,在位於三亞市崖州區赤草村的中國科學院海南種子創新研究院科研試驗田大棚裡,來自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2022級作物學的博士生李雲峰正在和她的伙伴們一起為番茄苗做綁扎,以便讓生長中的番茄更容易觀察。
在空中鳥瞰位於三亞崖州區創新路上的三亞市崖州灣科技城的深海科技創新公共平台項目,這片佔地100多畝的半圓弧狀建筑群猶如一隻伸展雙翅的大鵬鳥,面朝大海,擁抱著一望無垠的蔚藍。11月27日,海南自貿港創新發展暨政策解讀融媒體行來到深海科技創新公共平台項目,切身感受中國科技的“深海力量”。
11月23日至11月27日,海南自貿港創新發展暨政策解讀融媒體行深入探訪海南自貿港重點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的活力之源,全面展現海南自貿港貿易建設新氣象。每到一地,海南自貿港政策的快速落地見效、園區面貌的巨大變化、園區企業發展的顯著成效都令媒體行成員感觸良多。
海南自貿港建設以來,洋浦先行先試的政策以及儋洋一體化發展的實施,給海南煉化帶來了巨大發展機遇。海南煉化公司被評定為鼓勵類產業,企業所得稅率由25%降至15%﹔企業內符合條件的人才,個人所得稅率可享受最高15%﹔公司進口設備、三劑符合正面清單要求,免征進口環節關稅、增值稅及消費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