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萬寧策”系列報道之四

新產業繪出萬寧山村新畫卷 “紅色北大”別樣紅

【查看原圖】

萬寧北大鎮北大村黑山羊養殖基地

編者按: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也是攻堅克難的拼搏之年。在萬寧市委市政府的帶領下,萬寧干部群眾拿出“脫貧攻堅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干勁,全力脫貧奔小康。為展示萬寧扶貧工作的成果及民生改善情況,人民網海南頻道推出“脫貧攻堅萬寧策”系列報道,講述萬寧脫貧攻堅故事,傳播脫貧攻堅中最真實、動聽的聲音。

人民網萬寧11月18日電(記者 毛雷)“這批黑山羊這幾天就可以出欄了,這可是一大筆錢啊。”日前,在海南省萬寧市北大鎮北大村的黑山羊養殖示范基地內,一頭頭黑山羊咩咩地叫著,農戶老李正在基地忙碌著喂養它們。

近年來,通過“政府+公司+保險+合作社+貧困戶”五方聯手模式,北大村建起了黑山羊扶貧特色養殖基地。目前,該基地黑山羊存欄1500隻,預計年出欄2000隻,產值可達400萬元,創造利潤約100萬元。

北大村是“十三五”海南省定深度貧困村,貧困發生率一度高達70%以上。為了改變貧困現狀,村“兩委”進村入戶、深入田間,通過聯結村民、聯結黨員、聯結企業,建強一個支部、做強一批產業、培育一股正氣、樹立一面旗幟,勾勒出帶領山村加快發展的新藍圖。

創建“紅色北大”黨建品牌

北大村是一個有著光榮傳統的革命老區。早在1926年4月下旬,萬寧縣第一個黎族中共支部就在北大村成立,並且北大村還是原萬寧縣委、縣政府所在地,直至1950年4月萬寧全境解放后,縣委縣政府才從北大村遷至萬城施政。

為了深入挖掘北大村紅色歷史,傳承弘揚23年紅旗不倒的“六連嶺”精神,村黨支部在萬寧市委的支持下,於2019年10月創建了“紅色北大”黨建品牌。創建活動通過開辦“紅色北大”黨課講堂、創辦《紅色北大》期刊、開展“紅色文化”活動、“黨員志願服務”活動等,讓黨員群眾認識到老一輩“北大人”的初心和使命,增強了自豪感、責任感和使命感,不僅使黨員干部的干事創業激情得到激發,而且不少貧困戶也逐步克服了生活懶散、不求上進的不良習慣,走上了勤勞致富的新路。

為了加強硬件設施建設,黨支部和駐村工作隊通過多方求助,爭取到社會幫扶力量海馬集團投資近40萬元,將村委會陳舊的辦公區改建為黨群活動服務中心。該中心不僅具備日常辦公功能,而且設有便民服務點、鄉村圖書室、退役軍人服務站、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願者服務站等,並配套建有標准塑膠籃(排)球場、黨建文化廣場等。

如今的村委會廣場,不再是一到晚上漆黑一片,而是變得燈火通明、歡聲笑語不斷,村民們閑暇時間不再喝酒、賭博了,大家聚集到這裡健身、打球、學習、交流,這裡已成為凝聚干群的“新堡壘”。

今年6月23日,北大村“紅色北大”黨建品牌創建活動重要載體——“紅色北大”黨課講堂第二期在北大村黨群活動服務中心舉行。這期黨課特邀海南熱帶農業與農村經濟學院院長柯佑鵬教授主講,北大村“三委”干部、全體黨員、駐村工作隊員共40余人參加了黨課。

柯佑鵬講授《破解產業扶貧瓶頸,助推鄉村振興發展》,深入淺出,活潑生動,引起現場黨員干部的強烈共鳴,課堂上不時響起熱烈的掌聲。

由於村裡黨員平均年齡偏大,居住分散,平時都要干農活,村“兩委”探索實施了“日程集中、議程分列”的“多會融合”模式,解決了黨員召集難的問題,又保証了組織生活制度的落實。

為了讓主題黨日活動既豐富多彩又有實效,黨支部組織黨員干部到六連嶺瞻仰烈士墓、重溫入黨誓詞,到“紅軍洞”追尋革命先烈的足跡,到海口、瓊中、瓊海、陵水等市縣參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使黨員干部轉變了作風、堅定了初心使命、開闊了視野,增強了敢啃“硬骨頭”的責任意識。

黨支部還建立健全了《“三會一課”制度》《民主生活會制度》《主題黨日活動制度》《民主評議黨員制度》《發展黨員工作制度》等一批制度,爭創萬寧市“五星級黨組織”和海南省“基層黨建示范點”的目標,多措並舉,以黨建引領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探索新產業幫助農戶增收

過去的北大村,產業結構單一,主要依靠種植檳榔和橡膠,加上村民內生動力不足,得過且過,導致全村有三分之二的農戶是貧困戶,北大村也是名副其實的“空殼村”。沒有產業支撐,就難以持續、高質量鞏固脫貧成果。

最近兩年來,北大村黨支部以黨建引領產業發展,大力探索發展新型產業經濟。推動“單一產業”向“復合產業”轉變,充分利用各類空間發展“林下經濟”“庭院經濟”,目前已種植斑斕葉約4畝共10000多株,可可約2畝150株,咖啡約5畝500株,農戶家庭菜園約50畝。

脫貧戶胡世飛就靠種植斑斕葉,喜增收入。

“還記得第一次收割斑斕葉時,大約200斤賣了400多塊錢,心裡特別高興。這斑斕葉一年可以收割五六茬呢,收入可以達到兩千多元。”胡世飛笑逐顏開地對著其他村民“炫耀”。

相關資料顯示,斑斕葉是東南亞常用的香料之一,可以打成汁液添加在甜點內,也可將新鮮的斑斕葉用於燉煮或用來包裹食物油炸,添加在白飯中一起煮,煮好的飯會有股特殊的誘人香味﹔另外,新鮮的斑斕葉汁可以用於食物染色,是美食界的珍寶。

北大村第一書記文彤明講解種植斑斕葉的食用價值

據北大村駐村第一書記文彤明介紹,斑斕葉種植作為新興的林下經濟,剛引入的時候大部分村民處於觀望狀態,擔心無法產生經濟效益。為了打消村民的顧慮,村兩委發動胡世飛一家種植,免費發放種苗和提供技術支持,讓胡世飛先富起來,帶動其他村民進入產業致富模式。

胡世飛收割斑斕葉,不少村民聞訊前往圍觀,直呼種植斑斕葉“賺錢這麼容易”,隨即爭相到村委會預定種苗,計劃在自家檳榔園大規模擴種。

村民自家的檳榔園林下經常雜草叢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除草,同時除草劑還會導致檳榔黃化。北大村開始鼓勵村民在檳榔林下空地種植斑斕葉,使土地資源利用效益最大化,形成良好的生態系統。

現在,北大村已試驗種植斑斕葉約4畝1萬多株,長勢喜人,越來越多的脫貧戶加入了種植行列。

今年3月28日,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香料飲料研究所在北大村設立鄉村振興服務點,正式與北大村開展合作,計劃建設斑斕葉標准化種植示范基地20畝以上,集中示范“粽香斑斕”優良品種以及“檳榔間種香露兜”等高效種植模式,促進“綠色產業”深度融合發展。

打造主導產業向“富民”延伸

利用海南省農業農村廳投資的1100萬元產業發展資金,北大村建成了黑山羊養殖基地和百香果種植基地,已於2019年投入運營。

北大村駐村第一書記文彤明告訴人民網記者,黑山羊養殖基地建成標准羊舍8棟2000㎡2019年出欄成品羊1630余隻,創造產值300多萬元,為北大村集體經濟創收36.6萬元﹔百香果種植基地70畝,2019年畝產達到1500斤,平均每斤售價8元,實現產值84萬元,為北大村集體經濟創收17.5萬元。

而這一切源於“政府+公司+銀行+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北大村爭取到萬寧市政府100萬元發展資金,建成了黑山羊扶貧特色養殖基地。萬寧市福羊畜牧業有限公司負責統一建設標准羊舍、統一按成本價2000元/隻投放種羊、統一為養殖戶提供銀行貸款擔保、統一為養殖戶提供科學先進的技術培訓指導服務、統一按市場價收購羊羔。目前發展圈養黑山羊的農戶達到23戶。

據統計,僅半年多時間,一期養殖戶已平均實現產值2萬多元。

北大村有相當一部分村民,因家人需要照顧,雖有勞動力,但不能外出務工。為了解決這部分人的家庭收入問題,北大村通過村產業帶動陳雲超等47戶脫貧戶利用撂荒地和庭院種植百香果150余畝,帶動蔣玉紅等30多戶脫貧戶在村產業基地務工,帶動胡永英等8戶農戶種植牧草56畝。

特別是今年新冠疫情發生后,村裡實行封閉管理,外人進不來,村民也難出去。為解決貧困戶就業難的問題,北大村駐村工作隊及村“兩委”干部通過進村入戶走訪,共篩選出20多名有務工需求的貧困村民,優先安排在村產業基地務工,確保他們實現就近就地就業,有效激發了村民勤勞致富的內生動力。

已過而立之年的村民劉運明就是其中一個典型。他以前總想政府幫扶,平時游手好閑。但在聊天中,北大村駐村工作隊及村“兩委”干部發現他其實對未來有很多期待,於是鼓勵他通過自身努力實現脫貧致富的理想。后來,劉運明主動申請加入百香果示范種植基地,每天起早貪黑,學到很多種植知識,自家也種了3畝百香果。

如今,劉運明已經成為村裡百香果產業的特聘技術員,全年收入近10萬元,成了當地百香果種植戶的“總教頭”。

脫貧戶林先龍也嘗到了村委幫扶就業的益處,目前在黑山羊扶貧特色養殖基地擔任技術員。一組數據可以說明“紅色北大”新顏:“十三五”之前,北大村村民人均純收入僅有2800余元,2019年全村363戶人均年純收入已達到14554元。

現在,甩掉窮帽子的“紅色北大”正昂首闊步,走向美好的小康生活。

相關新聞:

“一人就業 全家脫貧”——就業扶貧的萬寧樣本

創新農業保險為萬寧特色產業撐起“保護傘”

文彤明:我在萬寧北大村的八百個日日夜夜

來源:人民網-海南頻道  2020年11月18日13:49
分享到:
(責編:蔣成柳、潘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