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肿瘤医院专家介入治疗精准“围剿”肝肿瘤

2020年06月11日15:50  来源:人民网-海南频道
 

许先生说他有两个没想到:一是没想到自己才30几岁,人生就进入了“倒计时”;二是没想到在生命最后时刻,遇到“高人”,又“活”过来了。

让许先生获得命运转机的“高人”叫牛惠敏,是海南省肿瘤医院介入科主任。

牛惠敏是我国最早从事介入治疗的专家之一,近40年的专业积累和3万多例介入手术经验,让他成为国内知名的介入治疗“大咖”,拥有众多的头衔与荣誉。

许先生是海南儋州人。去年5月初,他感觉身体不适,在当地医院检查时,发现右肝叶有一个22厘米的巨大肿块,病理检测结果为恶性肝肿瘤,且已是晚期。资料显示,类似许先生病情,生存期一般只有1至3个月。

32岁的许先生,生命进入“倒计时”。

半个月后,经当地医院医生推荐,许先生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找到牛惠敏。“患者当时已出现肺部转移,呼吸困难,全身浮肿。”牛惠敏和团队经过全面检查评估后,决定为许先生实施肝癌介入治疗。

牛惠敏主任(右一)在进行手术

介入治疗,是一项高科技医疗技术。是在现代化的医学影像引导下,通过微导管技术,进行疾病诊断和精确治疗的新兴学科。特别是随着数字减影、微导管等高尖技术的出现,肝肿瘤介入治疗突飞猛进。我国2019年版《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指出,经动脉化疗栓塞术和消融术(介入治疗)是“目前被公认为肝癌非手术治疗的最常用方法之一”。

牛惠敏介绍,肝肿瘤介入治疗在高清影像引导下,通过微导管,可直接将治疗药物灌注到肿瘤内部,同时栓塞病变供血动脉,并进行栓塞化疗,对肿瘤实施“双重围剿”,具有“创伤小、治疗精准、疗效好、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

海南省肿瘤医院引进了当前国际最前沿的DSA(数字减影)设备,通过血管造影,能高清度显示从头到脚人体全部大小血管图像和肿瘤的供血动脉,为肝癌介入治疗创造了技术条件。手术中,许先生肝肿瘤供血路径清晰显示在手术屏中,牛惠敏利用头发丝粗细的微导管,找到肿瘤的供血动脉,将栓塞剂精确的分别注入数十条微小血管内,闭塞肿瘤的供血动脉,切断肿瘤营养源,让肿瘤“饿死”。在栓塞肿瘤“供应链”的同时灌注抗癌药,让药物沉积在肿瘤血管内缓慢释放,达到长时间、高浓度杀灭癌细胞目的。“该方法可连续实施36至48小时的灌注治疗,比常规治疗更加精准,且药效更高,对正常组织损伤更小。”牛惠敏介绍。

牛惠敏向媒体记者介绍,“肝癌介入治疗是项系统工程,非常复杂、严谨”。牛惠敏结合国内外先进治疗经验,在给许先生注入的栓塞剂中混合抗癌药,让药效缓慢持续释放,可连续工作2至4周,极大提高了治疗效益。

治疗前,许先生的AFP(肿瘤标志物)数值比正常人高几十万倍,表明许先生体内肿瘤繁殖非常活跃,病情进入危重时刻。

许先生接受介入治疗第二周,病情快速好转,腹水消失,肝功能改善。随后,许先生又接受了2次介入栓塞治疗,彻底切断了肿瘤营养源。为达到“双保险”治疗效益,牛惠敏在闭塞肿瘤供血血管的同时,还为许先生进行了射频消融治疗,对栓塞以后残存的活性肝癌细胞进行全面“围歼”,确保“一网打尽”。在此基础上,多管齐下,结合国际先进的靶向和免疫药物,进行了组合治疗。

一年后的今年5月中旬,许先生第3次复查,肿瘤标志物接近正常人标准,肝肿瘤由原来的22cm缩小到5cm,PECT检测肿瘤被完全灭活,肝功能各项指标恢复正常。

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显示,肝癌介入综合治疗一年生存率达96.2%,2年生存率77.2%;中晚期肝癌综合介入治疗1年生存率80%。牛惠敏介绍,由于介入技术的临床应用,使得肝癌治疗获得了革命性的进步。我国是肝癌发病大国,肝癌一经发现,几乎90%的病人失去了手术治疗机会。但是,通过综合介入治疗,一部分重新获得手术根治机会,有些甚至达到临床治愈,还有一部分可有效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

牛惠敏从事介入治疗以来,先后治疗肝癌患者达6000多例,许多已生存20多年。2016年初,昌江黄先生右肝上发现一个15cm的巨大肿块,病理检测为3期B肝癌,多家医院接诊医生劝他“回去好好休息”。牛惠敏主任给他进行了3次介入和2次射频消融治疗,再结合靶向、免疫等组合治疗,肝肿块基本消失。连续随访3年,黄先生肿瘤标志物和肝功能均正常。

牛惠敏教授潜心肝癌等各种肿瘤介入治疗研究,颇有建树。同时,他在周围血管、大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妇科系统疾病,急症抢救的介入治疗等多个领域都有很深造诣,并先后担任国家抗癌协会肝转移瘤转化治疗专家委员会委员、研究型专家委员会委员、海南省肿瘤防治协会介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务。(文/图 梁山)

(责编:刘杨、席秀琴)

72小时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