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宁北大镇北大村黑山羊养殖基地
编者按: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也是攻坚克难的拼搏之年。在万宁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万宁干部群众拿出“脱贫攻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干劲,全力脱贫奔小康。为展示万宁扶贫工作的成果及民生改善情况,人民网海南频道推出“脱贫攻坚万宁策”系列报道,讲述万宁脱贫攻坚故事,传播脱贫攻坚中最真实、动听的声音。
人民网万宁11月18日电(记者 毛雷)“这批黑山羊这几天就可以出栏了,这可是一大笔钱啊。”日前,在海南省万宁市北大镇北大村的黑山羊养殖示范基地内,一头头黑山羊咩咩地叫着,农户老李正在基地忙碌着喂养它们。
近年来,通过“政府+公司+保险+合作社+贫困户”五方联手模式,北大村建起了黑山羊扶贫特色养殖基地。目前,该基地黑山羊存栏1500只,预计年出栏2000只,产值可达400万元,创造利润约100万元。
北大村是“十三五”海南省定深度贫困村,贫困发生率一度高达70%以上。为了改变贫困现状,村“两委”进村入户、深入田间,通过联结村民、联结党员、联结企业,建强一个支部、做强一批产业、培育一股正气、树立一面旗帜,勾勒出带领山村加快发展的新蓝图。
创建“红色北大”党建品牌
北大村是一个有着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早在1926年4月下旬,万宁县第一个黎族中共支部就在北大村成立,并且北大村还是原万宁县委、县政府所在地,直至1950年4月万宁全境解放后,县委县政府才从北大村迁至万城施政。
为了深入挖掘北大村红色历史,传承弘扬23年红旗不倒的“六连岭”精神,村党支部在万宁市委的支持下,于2019年10月创建了“红色北大”党建品牌。创建活动通过开办“红色北大”党课讲堂、创办《红色北大》期刊、开展“红色文化”活动、“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等,让党员群众认识到老一辈“北大人”的初心和使命,增强了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不仅使党员干部的干事创业激情得到激发,而且不少贫困户也逐步克服了生活懒散、不求上进的不良习惯,走上了勤劳致富的新路。
为了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党支部和驻村工作队通过多方求助,争取到社会帮扶力量海马集团投资近40万元,将村委会陈旧的办公区改建为党群活动服务中心。该中心不仅具备日常办公功能,而且设有便民服务点、乡村图书室、退役军人服务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服务站等,并配套建有标准塑胶篮(排)球场、党建文化广场等。
如今的村委会广场,不再是一到晚上漆黑一片,而是变得灯火通明、欢声笑语不断,村民们闲暇时间不再喝酒、赌博了,大家聚集到这里健身、打球、学习、交流,这里已成为凝聚干群的“新堡垒”。
今年6月23日,北大村“红色北大”党建品牌创建活动重要载体——“红色北大”党课讲堂第二期在北大村党群活动服务中心举行。这期党课特邀海南热带农业与农村经济学院院长柯佑鹏教授主讲,北大村“三委”干部、全体党员、驻村工作队员共40余人参加了党课。
柯佑鹏讲授《破解产业扶贫瓶颈,助推乡村振兴发展》,深入浅出,活泼生动,引起现场党员干部的强烈共鸣,课堂上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由于村里党员平均年龄偏大,居住分散,平时都要干农活,村“两委”探索实施了“日程集中、议程分列”的“多会融合”模式,解决了党员召集难的问题,又保证了组织生活制度的落实。
为了让主题党日活动既丰富多彩又有实效,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到六连岭瞻仰烈士墓、重温入党誓词,到“红军洞”追寻革命先烈的足迹,到海口、琼中、琼海、陵水等市县参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党员干部转变了作风、坚定了初心使命、开阔了视野,增强了敢啃“硬骨头”的责任意识。
党支部还建立健全了《“三会一课”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主题党日活动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发展党员工作制度》等一批制度,争创万宁市“五星级党组织”和海南省“基层党建示范点”的目标,多措并举,以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探索新产业帮助农户增收
过去的北大村,产业结构单一,主要依靠种植槟榔和橡胶,加上村民内生动力不足,得过且过,导致全村有三分之二的农户是贫困户,北大村也是名副其实的“空壳村”。没有产业支撑,就难以持续、高质量巩固脱贫成果。
最近两年来,北大村党支部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大力探索发展新型产业经济。推动“单一产业”向“复合产业”转变,充分利用各类空间发展“林下经济”“庭院经济”,目前已种植斑斓叶约4亩共10000多株,可可约2亩150株,咖啡约5亩500株,农户家庭菜园约50亩。
脱贫户胡世飞就靠种植斑斓叶,喜增收入。
“还记得第一次收割斑斓叶时,大约200斤卖了400多块钱,心里特别高兴。这斑斓叶一年可以收割五六茬呢,收入可以达到两千多元。”胡世飞笑逐颜开地对着其他村民“炫耀”。
相关资料显示,斑斓叶是东南亚常用的香料之一,可以打成汁液添加在甜点内,也可将新鲜的斑斓叶用于炖煮或用来包裹食物油炸,添加在白饭中一起煮,煮好的饭会有股特殊的诱人香味;另外,新鲜的斑斓叶汁可以用于食物染色,是美食界的珍宝。
北大村第一书记文彤明讲解种植斑斓叶的食用价值
据北大村驻村第一书记文彤明介绍,斑斓叶种植作为新兴的林下经济,刚引入的时候大部分村民处于观望状态,担心无法产生经济效益。为了打消村民的顾虑,村两委发动胡世飞一家种植,免费发放种苗和提供技术支持,让胡世飞先富起来,带动其他村民进入产业致富模式。
胡世飞收割斑斓叶,不少村民闻讯前往围观,直呼种植斑斓叶“赚钱这么容易”,随即争相到村委会预定种苗,计划在自家槟榔园大规模扩种。
村民自家的槟榔园林下经常杂草丛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除草,同时除草剂还会导致槟榔黄化。北大村开始鼓励村民在槟榔林下空地种植斑斓叶,使土地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
现在,北大村已试验种植斑斓叶约4亩1万多株,长势喜人,越来越多的脱贫户加入了种植行列。
今年3月28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在北大村设立乡村振兴服务点,正式与北大村开展合作,计划建设斑斓叶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20亩以上,集中示范“粽香斑斓”优良品种以及“槟榔间种香露兜”等高效种植模式,促进“绿色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打造主导产业向“富民”延伸
利用海南省农业农村厅投资的1100万元产业发展资金,北大村建成了黑山羊养殖基地和百香果种植基地,已于2019年投入运营。
北大村驻村第一书记文彤明告诉人民网记者,黑山羊养殖基地建成标准羊舍8栋2000㎡2019年出栏成品羊1630余只,创造产值300多万元,为北大村集体经济创收36.6万元;百香果种植基地70亩,2019年亩产达到1500斤,平均每斤售价8元,实现产值84万元,为北大村集体经济创收17.5万元。
而这一切源于“政府+公司+银行+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北大村争取到万宁市政府100万元发展资金,建成了黑山羊扶贫特色养殖基地。万宁市福羊畜牧业有限公司负责统一建设标准羊舍、统一按成本价2000元/只投放种羊、统一为养殖户提供银行贷款担保、统一为养殖户提供科学先进的技术培训指导服务、统一按市场价收购羊羔。目前发展圈养黑山羊的农户达到23户。
据统计,仅半年多时间,一期养殖户已平均实现产值2万多元。
北大村有相当一部分村民,因家人需要照顾,虽有劳动力,但不能外出务工。为了解决这部分人的家庭收入问题,北大村通过村产业带动陈云超等47户脱贫户利用撂荒地和庭院种植百香果150余亩,带动蒋玉红等30多户脱贫户在村产业基地务工,带动胡永英等8户农户种植牧草56亩。
特别是今年新冠疫情发生后,村里实行封闭管理,外人进不来,村民也难出去。为解决贫困户就业难的问题,北大村驻村工作队及村“两委”干部通过进村入户走访,共筛选出20多名有务工需求的贫困村民,优先安排在村产业基地务工,确保他们实现就近就地就业,有效激发了村民勤劳致富的内生动力。
已过而立之年的村民刘运明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他以前总想政府帮扶,平时游手好闲。但在聊天中,北大村驻村工作队及村“两委”干部发现他其实对未来有很多期待,于是鼓励他通过自身努力实现脱贫致富的理想。后来,刘运明主动申请加入百香果示范种植基地,每天起早贪黑,学到很多种植知识,自家也种了3亩百香果。
如今,刘运明已经成为村里百香果产业的特聘技术员,全年收入近10万元,成了当地百香果种植户的“总教头”。
脱贫户林先龙也尝到了村委帮扶就业的益处,目前在黑山羊扶贫特色养殖基地担任技术员。一组数据可以说明“红色北大”新颜:“十三五”之前,北大村村民人均纯收入仅有2800余元,2019年全村363户人均年纯收入已达到14554元。
现在,甩掉穷帽子的“红色北大”正昂首阔步,走向美好的小康生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