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山市位於海南中部,7萬多名黎族苗族同胞世代在這裡生活。在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關鍵階段,一曲曲脫貧攻堅的動人贊歌在綠水青山間奏響。這裡是五指山,海南島第一面五星紅旗升起的地方。革命基因的紅色、生態文明的綠色以及黎族苗族的民族色彩,在這裡交織成一幅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斑斕畫卷。

分享到

"我想為海南的文化產業的發展盡一份力"

談起扶貧一年多的經歷,五指山市水滿鄉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兼鄉黨委副書記記楊斌回想起他回到農村的初心。

"百姓的收入增加了夯實了 才是真脫貧脫真貧"

王定龍是中國建設銀行海南省分行的駐村扶貧干部,現任五指山市毛陽鎮黨委副書記、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和毛路村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

"扶貧扶智沒有捷徑 隻有沉下身子用心用情"

鄧偉軍是五指山市南聖鎮紅合村第一書記兼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2019年2月,在海南省扶貧辦規劃處工作的鄧偉軍從海口來到紅合村,成了村子裡的駐村第一書記。

黎村苗寨小康不掉隊 黨旗指引脫貧顯擔當

扶貧更扶智 脫貧顯成效

“給錢給物,不如建個好支部”

“把村民們帶上有保障的生活,收入有所提高,就是我這兩年最大的願望。”駐村一年有余的鄧偉軍告訴記者。一年多以來,鄧偉軍帶領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一手抓脫貧攻堅,一手抓基層組織建設。建立值班制度,早上八點上班,下午五點下班,有事務大家一起解決。每周四,集體學習扶貧論述,集體討論。“如今,村子面貌有了很大改觀。務工的多了,收入多了。參加村裡的學習活動也積極了。”老鄉們干勁兒足了,村裡產業也發展的旺。如今,村裡的朝天椒產業喜人,紅合村又整合近50畝地,繼續擴大種植規模,把更多貧困戶和農戶納入產業來。2019年,紅合村人均收入達12032元。【詳細】

樹立央企責任擔當 行動抒寫扶貧故事

“脫貧攻堅 是用行動走出‘困境’”

隻有著力解決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發展困境,改變合作社經營產業單一化、抗風險能力弱、經營管理不規范等問題,幫助農戶提高農產品檔次和附加值,才能真正實現農民增收!”王定龍表示。王定龍駐村工作一年多來,用堅守一線的恆心和日夜“奮戰”的決心換來的。2019年底,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08戶393人已全部按程序有序退出,貧困發生率降為0%,距2020年末提前一年完成幫扶脫貧任務。“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澱多少真情。”這是習近平總書記2015年談扶貧時的金句名言。王定龍說,這也是他深耕駐村一線的真切感知!從初到農村工作時的不習慣,到現在對工作的喜愛與得心應手,王定龍用實際行動抒寫著自己的駐村故事……【詳細】

鞏固拓展攻堅成果 同鄉村振興有效銜

“我的夢想和水滿鄉連在一起”

2019年4月,懷著對鄉土的熱忱,出身農村的楊斌來到五指山水滿鄉。異鄉異土,他對水滿的農村工作的熱情猶如在故土。有目標有情懷,肩上自然有了擔子。楊斌是個“急性子”,剛上任就抓起農村入戶道路建設工作。楊斌有長遠的想法:“我們打基礎做建設就是為了把鄉村的環境變好,把更多的游客吸引進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要把旅游搞起來。”下一步,水滿還將結合水滿特色,走可持續、高效益發展的路子。雖然是從土路上走出來的青年,但在他看來農村發展已今非昔比,要從吃得飽到吃得好﹔從隱身山林的窮鄉野變成風景如畫的美麗鄉村。“兄弟情如袍隆扣,齊心協力謀振興,我的夢想和水滿鄉連在一起,農村這片土地也會讓我和老鄉的夢想在這裡開出花。”楊斌說。【詳細】

科技創新助力農業升級

“基地給當地人帶來了很多就業崗位”

2017年,宋雲亮毅然辭去“鐵飯碗”工作,帶著資金和團隊來到五指山,經過多方面咨詢和考察,他的團隊在五指山成立了五指山勇毅雪茄庄園有限公司,並取得了雪茄煙種植許可,最終選擇在番陽鎮建立了雪茄煙生產種植基地。雪茄煙產業發展關鍵在技術。為了探索雪茄煙產業的“五指山經驗”,宋雲亮的團隊開始主動與科研院所合作,主攻關鍵技術的突破。2019年9月2日,五指山市20名學生前往海南省農林科技學校報到,開始為期三年的煙草生產與加工專業學習,他們除了不用繳納費用,每月還將獲得補貼,而且畢業后可直接前往五指山雪茄煙科技示范基地工作,成為專業技術人員。雪茄煙產業規模不斷擴大,也為五指山產業發展帶來新活力。【詳細】

強黨建實力 添致富動力

“百姓信服你就會跟著干 脫貧是早晚的事”

自2019年駐村五指山市暢好鄉番好村以來,披星戴月、起早挂晚就成為林勇的生活常態,“想借著脫貧攻堅的機會,抓緊幫群眾解決一些實際困難,一投入就會忘記時間。”理論學習“實”起來,組織生活“活”起來。“隻有將黨的各項方針政策爛熟於心,才能真正為群眾排憂解難。“思想覺悟提高以后,干部們服務群眾的自覺性、主動性和實效性也增強了。”深入調查研究之后,番好村“兩委”班子厘清思路,大力發展樹仔菜產業,強化技術培訓,積極開拓市場,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利用脫貧攻堅產業資金發展光伏產業,讓村民收獲可觀的“陽光紅利”。2020年,番好村32戶貧困戶中,人均收入最低7774元,最高36029元,貧困發生率為0%。【詳細】

深入基層潛心耕耘 做群眾致富的引路人

“和村民一起,為幸福生活而‘戰’”

2018年,陳月棉擔任五指山市通什鎮什保村第一書記,開展扶貧工作以來,她同扶貧工作隊和鄉村干部一起同吃同住,入戶走訪座談,訪貧問苦,幫助積極爭取項目,為貧困群眾做了許多實事好事。在落實各項脫貧措施的過程中,陳月棉十分注重對這類貧苦戶的心理疏導,採取精神扶貧。通過不定期開展主題日等基層黨建活動,積極發揮黨員引領作用,逐步提高黨員干部在群眾心中滿意度。通過產業幫扶轉觀念,集體經濟促增收。下一步,什保村還將抓好現有撂荒約150畝田地的流轉,同時抓好2個集體經濟項目的落地,並且進一步抓好空任村鄉村休閑旅游項目的立項。【詳細】

多元產業鼓起“錢袋子”

“村庄要脫貧,產業發展得跟上”

兩年前的番陽村,是個名副其實的落后村。村裡都是破舊瓦房,沒有路燈,沒有排水溝,雞鴨鵝隨地跑。2020年9月,番陽村所有的危房改造完成,村裡村外道路筆直寬敞,村民沿街開起了店鋪,熱鬧非凡。2019年,村裡種植的750畝青瓜豐收,產值約1500萬﹔2020年,嘗到甜頭的村民擴大了種植面積,達到1299畝。“青瓜產業”也帶活了村裡的經濟,更是大大增加村民的收入。截止2020年11月底,貧困戶每人通過勞動獲得收益300-1400元。駐村近兩年,黃澤武熟悉了村裡的一切,而村民們也記住了這個帶著眼鏡的80后書記——黃澤武。【詳細】

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