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沖刺 名師指點

2021高考歷史沖刺:備考需放平心態 多“啃”課本兼顧復習錯題 

【查看原圖】

編者按:2021年高考在即,高三備考復習也進入最后沖刺階段。2021年是海南“新高考”實施的第二年,今年高考有哪些值得考生關注的內容?如何做好最后階段的復習安排?考前有哪些注意事項?近日,人民網記者採訪海南各學科名師,為考生復習沖刺助力。

海南華僑中學歷史老師伍飛雲(受訪者供圖)

人民網海口6月2日電 (宋彤桐)“離高考還有最后幾天的時間,歷史學科應該干些什麼,做三件事,知識的回歸,能力的提升,心態的穩定”。高考將近,考生應該注意什麼?海南華僑中學歷史老師伍飛雲的總結言簡意賅。

知識的回歸,即“啃課本、閱錯題”。“距離考試越來越近,考生越應該把課本的內容多過幾遍,進行查漏補缺工作。大家可以拿出以前的練習本、試卷,把不懂處、易錯處、常錯處、常考處一一歸納總結,自己對自己的情況胸中有數,便於利用有限的時間彌補弱點。”伍飛雲表示,歷史是知識性的學科,一般來說如果把課本掌握得比較好,應該能夠拿到70%的分數,“高考題主要是圍繞課本作文章,海南去年高考歷史偏題、怪題不多,一味地花力氣‘啃硬骨頭’得不償失。”

能力的提升,可以適當做題,題量要控制。伍飛雲介紹,考試的主要內容大部來自於考試說明,所以考生應該把它用好。他建議考生復習歷史時應這樣安排時間,“一個小時應該是三分之二的時間看課本內容,看書﹔拿出三分之一的時間做題,就是說這20分鐘應該主要放在做主觀題方面,盡量的花在思考問題上。”

同時,伍飛雲認為,高考時從時間分配來說,主觀題應該比較寬鬆,前面的選擇題花20到25分鐘左右,不求快,但是時間不能佔得太多﹔而后面的主觀題應該給更多的思考時間,看到題目的時候,不要上去就寫,應該從整體把握,“學生做的時候會有一種心理,很著急,尤其是考到會的,急於要把答案寫上去,這不是好的方法,應該構建、思考,確確實實有把握了再下手。”落到答題上,伍飛雲提醒考生們“要看設問,認真的分析,設問有幾問,給的分值如何,應該准備哪些知識點,具體是要依據材料回答還是鎖定知識,這些都要看清楚﹔小論文題則要注意史論結合,按格式,多寫歷史事件。”

考期臨近,心態的穩定至關重要。伍雲飛坦言,心理素質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考場上能否正常發揮,“高三期間有許多模擬考試,一是為了檢查同學們的復習情況,二是為了模擬高考情景,鍛煉考生的心理素質。面對考題,想到‘我難人難,我易人易’,考試三分是水平,七分是心理,不要把分數看得太重,理清自己的思路,認真做每一道題,就一定會考出好成績。”

相關新聞:

2021高考語文沖刺:回歸教材查漏補缺 基礎知識和熱點兩手抓

2021高考數學沖刺:全面復習回歸課本 有的放矢查漏補缺

2021高考化學沖刺:夯實基礎融會貫通 以不變應萬變

2021高考政治沖刺:課本讀透抓基礎 時政熱點多關注

2021高考英語沖刺:重視基礎打磨細節 練好解題“繡花功”

2021高考地理沖刺:復習宜回歸教材 答題需“慢審快做”

2021高考生物沖刺:記憶是拿高分的基礎 閱讀課本加強基礎知識記憶

來源:人民網-海南頻道  2021年06月02日14:39
分享到:
(責編:蔣成柳、席秀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