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扶贫一年多的经历,五指山市水满乡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兼乡党委副书记记杨斌回想起他回到农村的初心。
王定龙是中国建设银行海南省分行的驻村扶贫干部,现任五指山市毛阳镇党委副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和毛路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
邓伟军是五指山市南圣镇红合村第一书记兼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2019年2月,在海南省扶贫办规划处工作的邓伟军从海口来到红合村,成了村子里的驻村第一书记。
“把村民们带上有保障的生活,收入有所提高,就是我这两年最大的愿望。”驻村一年有余的邓伟军告诉记者。一年多以来,邓伟军带领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一手抓脱贫攻坚,一手抓基层组织建设。建立值班制度,早上八点上班,下午五点下班,有事务大家一起解决。每周四,集体学习扶贫论述,集体讨论。“如今,村子面貌有了很大改观。务工的多了,收入多了。参加村里的学习活动也积极了。”老乡们干劲儿足了,村里产业也发展的旺。如今,村里的朝天椒产业喜人,红合村又整合近50亩地,继续扩大种植规模,把更多贫困户和农户纳入产业来。2019年,红合村人均收入达12032元。【详细】
只有着力解决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发展困境,改变合作社经营产业单一化、抗风险能力弱、经营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帮助农户提高农产品档次和附加值,才能真正实现农民增收!”王定龙表示。王定龙驻村工作一年多来,用坚守一线的恒心和日夜“奋战”的决心换来的。2019年底,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08户393人已全部按程序有序退出,贫困发生率降为0%,距2020年末提前一年完成帮扶脱贫任务。“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谈扶贫时的金句名言。王定龙说,这也是他深耕驻村一线的真切感知!从初到农村工作时的不习惯,到现在对工作的喜爱与得心应手,王定龙用实际行动抒写着自己的驻村故事……【详细】
2019年4月,怀着对乡土的热忱,出身农村的杨斌来到五指山水满乡。异乡异土,他对水满的农村工作的热情犹如在故土。有目标有情怀,肩上自然有了担子。杨斌是个“急性子”,刚上任就抓起农村入户道路建设工作。杨斌有长远的想法:“我们打基础做建设就是为了把乡村的环境变好,把更多的游客吸引进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把旅游搞起来。”下一步,水满还将结合水满特色,走可持续、高效益发展的路子。虽然是从土路上走出来的青年,但在他看来农村发展已今非昔比,要从吃得饱到吃得好;从隐身山林的穷乡野变成风景如画的美丽乡村。“兄弟情如袍隆扣,齐心协力谋振兴,我的梦想和水满乡连在一起,农村这片土地也会让我和老乡的梦想在这里开出花。”杨斌说。【详细】
2017年,宋云亮毅然辞去“铁饭碗”工作,带着资金和团队来到五指山,经过多方面咨询和考察,他的团队在五指山成立了五指山勇毅雪茄庄园有限公司,并取得了雪茄烟种植许可,最终选择在番阳镇建立了雪茄烟生产种植基地。雪茄烟产业发展关键在技术。为了探索雪茄烟产业的“五指山经验”,宋云亮的团队开始主动与科研院所合作,主攻关键技术的突破。2019年9月2日,五指山市20名学生前往海南省农林科技学校报到,开始为期三年的烟草生产与加工专业学习,他们除了不用缴纳费用,每月还将获得补贴,而且毕业后可直接前往五指山雪茄烟科技示范基地工作,成为专业技术人员。雪茄烟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也为五指山产业发展带来新活力。【详细】
自2019年驻村五指山市畅好乡番好村以来,披星戴月、起早挂晚就成为林勇的生活常态,“想借着脱贫攻坚的机会,抓紧帮群众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一投入就会忘记时间。”理论学习“实”起来,组织生活“活”起来。“只有将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烂熟于心,才能真正为群众排忧解难。“思想觉悟提高以后,干部们服务群众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实效性也增强了。”深入调查研究之后,番好村“两委”班子厘清思路,大力发展树仔菜产业,强化技术培训,积极开拓市场,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利用脱贫攻坚产业资金发展光伏产业,让村民收获可观的“阳光红利”。2020年,番好村32户贫困户中,人均收入最低7774元,最高36029元,贫困发生率为0%。【详细】
2018年,陈月棉担任五指山市通什镇什保村第一书记,开展扶贫工作以来,她同扶贫工作队和乡村干部一起同吃同住,入户走访座谈,访贫问苦,帮助积极争取项目,为贫困群众做了许多实事好事。在落实各项脱贫措施的过程中,陈月棉十分注重对这类贫苦户的心理疏导,采取精神扶贫。通过不定期开展主题日等基层党建活动,积极发挥党员引领作用,逐步提高党员干部在群众心中满意度。通过产业帮扶转观念,集体经济促增收。下一步,什保村还将抓好现有撂荒约150亩田地的流转,同时抓好2个集体经济项目的落地,并且进一步抓好空任村乡村休闲旅游项目的立项。【详细】
两年前的番阳村,是个名副其实的落后村。村里都是破旧瓦房,没有路灯,没有排水沟,鸡鸭鹅随地跑。2020年9月,番阳村所有的危房改造完成,村里村外道路笔直宽敞,村民沿街开起了店铺,热闹非凡。2019年,村里种植的750亩青瓜丰收,产值约1500万;2020年,尝到甜头的村民扩大了种植面积,达到1299亩。“青瓜产业”也带活了村里的经济,更是大大增加村民的收入。截止2020年11月底,贫困户每人通过劳动获得收益300-1400元。驻村近两年,黄泽武熟悉了村里的一切,而村民们也记住了这个带着眼镜的80后书记——黄泽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