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琼海,有两个关于万泉河的“价值”故事。一个是高达2097.53亿元的生态产品总值。另一个则是“竹竿爷爷”魏文贤义务守护万泉河22年,挽救了上百条人命。【详细】
在三亚天涯区水蛟村,一批返乡青年成了庭院经济“发烧友”,他们不仅贡献经济增长,还美化了人居环境,显露出海南自贸港年轻一代艰苦奋斗、干事创业的劲头。【详细】
有网友留言,谈到海岛就想起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虽然具体字句已记不太清,但向往的心情依旧。本期海之南,小学生连线记者,让课本里的风景变成脚下的路、化为心中的情。【详细】
一座座造型独特的船型屋在岁月的变迁中,见证着海南黎族人民的深厚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详细】
近年来,随着南繁水产种业的赋能和工厂化养殖技术的成熟,东星斑这一名贵的石斑鱼品种加速“游”上岸,实现了规模化养殖。去年,海南万宁东星斑年产量已超过1.5万吨,成为“中国东星斑之乡”。【详细】
海南白沙黎族自治县依托省城医疗资源下沉,通过托管改革实现山区就医蝶变。这场省级三甲与山区医院的“双向奔赴”,正重塑海南县域医疗格局。【详细】
让我们透过消博会,看新质生产力如何赋能美好生活。【详细】
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故事正在发生……【详细】
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即将举行,让我们走进博鳌零碳示范区,探索这道式子背后的绿色智慧。【详细】
共享农庄赏省花,共游共富乐万家。近日,人民日报记者实地探访海口市三角梅花展,感受乡村振兴“一路繁花”。【详细】
今年春运以来,截至2月4日零时,海口新海港、秀英港进出港车辆49.96万辆次,进出港旅客180.94万人次;铁路南港发送旅客17.2万人次,发送车辆4.5万辆次。无论是新海港,还是秀英港、铁路南港,均没有出现去年那样的排队长龙,琼州海峡无论进岛还是出岛,都更顺畅。【详细】
新春佳节将至,琼州海峡两岸的旅人纷纷踏上归家的路途。在这繁忙的春运期间,一个电话号码——9693666给不少旅客帮了大忙。这个24小时不打烊的客服热线,以高效、便捷、贴心的服务,为每一位归心似箭的旅客保驾护航。【详细】
说是“姐妹花”,其实是两个“大块头”——作为今年春运前夕刚刚投入运营的新能源汽车运输专船,绿源一号和绿源二号单航次可分别运载超160辆新能源汽车,是实打实的“万吨巨轮”。1月23日南方“小年”这天,人民网记者走上绿源二号,感受今年琼州海峡春运新能源汽车的过海“新”体验。【详细】
如果您想感受热带水果的五彩缤纷,循着果味儿找找年味儿,可以来这里走走看看~【详细】
随着春节的临近,琼州海峡的过海轮渡迎来了春运的繁忙时段。现场运力保障是否充分?自驾车辆进出岛是否畅通?带着这些大众关注的焦点问题,1月21日,记者分别前往海口三港,实地探访琼州海峡春运期间的过海情况。【详细】
“福山咖啡浓而不烈,香而不冲,一杯咖啡解乡愁。”咖啡,难道不是舶来品吗,怎么和乡愁挂上了钩?并且还成了海南省非遗?原来,上世纪初,下南洋的海南人返乡的时候,也带回了南洋的物产和饮食习惯,其中就包括咖啡。【详细】
第六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设置了“金椰奖”竞赛、电影展映、金椰论坛、大师班等多个板块。在12月4日到12月10日的7天时间内,影片齐聚鹿城,影人共话发展,为观众、影迷呈现了一场视听盛宴。【详细】
热带果蔬、农机装备、区域特色;乡村振兴,智慧农业,国际交流……本届冬交会亮点纷呈。走!跟着记者一起去看看!【详细】
11月30日22时48分,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首次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历经878天完成建设并成功实现首发,任务背后的他们有很多话想说,让我们一起聆听。【详细】
随黎锦传承人刘香兰,见证非遗黎锦传承保护焕发新生机。【详细】
树上一颗普通的椰子怎么变成手中的艺术品?今天的手艺人如何看待这项技艺?椰雕该如何传承创新?我们采访了椰雕匠人吴名驹,一起来听听他的故事。【详细】
在海南定安,以“水塔咖啡”为代表的乡村咖啡店已有15家,这种“村”与“咖”的交融,给定安的乡村带来了什么变化?跟随记者走进定安,在一杯杯香浓的咖啡中找寻答案。【详细】
箭步冲刺、轻快起跳,手脚并用、向上攀爬,几秒钟的时间,便可触及椰子树顶端的计时按铃……运动员身手敏捷、动作一气呵成,引来连连喝彩。这一集趣味性、娱乐性和竞技性于一体,颇具海南地域特色的运动项目,便是攀椰竞速。【详细】
“我现在也是非遗传承人啦,有证的哦!”从一个热爱黎族服饰的小白,成长为海南省五指山市黎族传统服饰非遗传承人,陈孟丽用了整整10年。【详细】
在海南儋州市白马井镇学兰村,“海儋土糖”生产基地里,6名工人正忙碌地将甘蔗水熬制成糖条,香气四溢。这里是土法制糖技艺第六代传承人吴少玉的甜蜜事业。2013年,她放弃上海事业,返乡重振“吴氏糖寮”。面对繁琐流程、低产量及高人力成本,吴少玉致力于让土糖融入市场,传承并发扬这门古老技艺。【详细】
2024年9月27日,“深蓝宝藏——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考古成果特展”在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开幕,共展出两处沉船遗址出水文物408件(套)。现场还设置了VR深海寻珍、文物修复展示等互动体验环节。【详细】
又是一年南繁季,跟随南繁科研工作者脚步,一起下田插秧,亲身体验育种艰辛与希望,见证每一粒种子如何承载着未来的丰收梦,在科研的田野上绽放活力。【详细】
据统计,9月6日,文昌12345热线共接听来电880通,其中直接解答疑问件706件,转办处理件174件,成为超强台风天里从未消失的电波。【详细】
9月6日,超强台风“摩羯”在海南文昌登陆,给当地造成了严重灾害。台风过境后,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部门争分夺秒开展灾后复产工作,尽可能降低“摩羯”造成的损失。【详细】
赤田水库,这个位于海南岛南部的宝藏,你知道吗?它不仅是三亚的主要饮用水源,更是保亭86个自然村、13万亩种植地的生命线。从Ⅲ类提升至Ⅱ类水质,这背后是两地政府的共同努力。今天,让我们跟随“护水卫士”的身影,看海南如何保护这一库清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