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三亚7月23日电(宋彤桐)7月23日上午,家住三亚市海棠区龙江风情小镇的居民李亚梅,提着两袋生活垃圾径直走向路边的智能回收亭,在督导员的指导下,她将自家的垃圾准确地投放到了垃圾分类回收箱,刷卡、投放、积分一气呵成。在龙江风情小镇,像李亚梅这样自觉进行垃圾分类的人越来越多。目前,海棠区已在龙江风情小镇、林旺北风情小镇等7个村(居)试点启用智能垃圾分类投放站,刷IC卡投放、积分换商品等垃圾分类新举措正逐渐为海棠居民塑造环保生活新习惯。
海棠区已在七个村(居)启用垃圾分类回收点 宋彤桐摄
居民在督导员的指导下分类投放垃圾 宋彤桐摄
积分制度调动居民垃圾分类积极性
记者注意到,来智能回收亭丢垃圾的居民,都像李亚梅一样,带着一张薄薄的绿色卡片。这张卡片像一张“门禁卡”,只有刷卡,垃圾分类回收箱才会打开。李亚梅说的“积分”是什么,这张绿色卡片又有什么作用?据工作人员介绍,这张卡片的全称是“绿色海棠IC卡”,卡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有了这张卡片,居民每一次投放垃圾就会有相应积分进账,累积的积分可以兑换心仪的商品。
居民可凭绿色海棠IC卡积分兑换商品 宋彤桐摄
换种方式丢垃圾,让小镇居民尝到了甜头,然而垃圾分类回收的宣传工作起初却并不顺利。
垃圾分类的第一步,首先要让居民了解并接受“垃圾分类”,为此,龙江风情小镇的垃圾分类运营团队在前期通过入户指导、线下宣讲等多种方式引导居民开展垃圾分类回收工作,却反响平平。龙江风情小镇垃圾分类项目负责人李振华分析,居民对垃圾分类存在抵触心理,“怕麻烦”成为推动垃圾分类最大的阻力。
积分可换钱,推动居民从“垃圾不分类”到“自觉分类”。在入户宣讲垃圾分类知识之余,李振华和团队成员们向居民推广垃圾分类积分新制度,并指导居民们下载“绿色海棠”app,在电子商城里进行积分兑换礼物甚至提现,“100分就是一元钱”。有了激励措施,龙江风情小镇垃圾分类的推广找到了突破口,目前,小镇共有1035户居民,已有866户自愿签署垃圾分类承诺书并申请了卡片。
据了解,自5月25日龙江风情小镇垃圾分类智能系统上线以来,总投放量已达16800kg。龙江风情小镇垃圾分类宣教负责人符欣告诉记者,系统上线59天,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接受程度显著提高。随着垃圾分类回收工作的逐步推进,龙江风情小镇的面貌发生了实实在在的改变,“蚊蝇减少了,环境更整洁”。
创新模式打造龙江样本
据了解,龙江风情小镇是海棠区推广垃圾分类的七个村(居)试点中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效果最好的试点,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龙江模式”,即智能回收+定时督导+循环回收的运营模式,督导员在垃圾分类点指导居民正确投放,回收员持智能终端针上门对居民产生量较大的其他垃圾、厨余垃圾进行循环回收,让垃圾回收变得更省心。
李振华介绍,海棠区垃圾分类工作已经形成了“绿色海棠”的品牌,智慧便民的操作系统和激励制度,为推广垃圾分类提供了强大动力。智慧管理平台可以与小镇的垃圾分类回收箱、收运车等无缝对接,实现对回收箱满溢程度、分类垃圾投放量、收运车收运数据等实时监控和管理,实现分、收、运全流程的监管与指挥;同时,智慧管理平台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功能有效分析出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等相关政策指标,还可以按日、月、季度提供厨余垃圾及可回收物投放类别、重量等数据,直观反映出运营情况,方便工作人员对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
海棠区委副书记、区长孙耿表示,海棠区已在七个村(居)试点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建设了15套智能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初步建成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的全程分类体系。下一步,海棠区将把工作重点放在垃圾分类试点经营推广上,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垃圾分类模式,按时间节点从2020年10月1日起,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