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答疑:文明东隧道为什么“禁止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

2020年08月21日10:25  来源:人民网-海南频道
 

人民网海口8月21日电(符武平)8月20日,备受瞩目的海口文明东隧道正式通车,隧道的投入使用给百姓出行带来方便,提升城市功能,助力两岸发展。隧道通车当天也引起海南人民的关注,同时,有市民也存在疑惑,“为什么不允许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对此,项目负责人给出解释。

据了解,隧道设计根据国家规范相关条文要求执行,其次综合考虑功能、造价、舒适度、安全、治安、经验等多方因素,文明东隧道未设计非机动车和行人通道。目前,国内所有越江、越河、越湖等地下长隧道及特长隧道,在设计上均没有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同孔的情况。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要求,对长度大于1000米、行驶机动车的隧道,严禁在同一孔内设置非机动车道或人行道。

设计单位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文明东隧道项目负责人王志巍解释,根据国家设计规范要求,长隧道、特长隧道严禁“机非同孔”的设计,也就是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电动车、自行车、行人)必须分开单独设计。

文明东隧道段全长2720米,步行穿越隧道需40分钟以上,自行车需要20分钟,行人及非机动车在单独设孔的封闭隧道内长时间通行舒适度和体验感会很差。此外,需要结构单独增加一孔或者两孔,且人行和非机动车隧道的通风、照明、监控等技术要求更高,造价也更高。

安全方面,因为隧道内汽车排放的尾气比较集中,堵车、交通事故、火灾等特殊工况下,行人及非机动车在隧道内容易缺氧窒息或一氧化碳、硫化物中毒,隐患极大。且长距离封闭空间夜间治安安全、机动车隧道火灾等特殊情况下的防灾救援次生问题较多。

“一般允许行人通行的地下隧道设计长度都非常短,几分钟就可以穿过,常见于过路口、铁路的下立交。但文明东隧道段全长2740米,步行穿越隧道需40分钟以上,自行车需要20分钟,在封闭隧道内长时间通行舒适度和体验感会很差。考虑长距离封闭空间夜间治安安全、机动车隧道火灾等特殊情况下的防灾救援等多方面原因,决定不能将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设计在一起。”王志巍说。 

(责编:刘杨、席秀琴)

72小时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