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记者从三亚市区驱车近1小时来到崖州区,站在崖城卫生院内,就诊人群来来往往,一旁在建的5层新诊疗大楼成了一道亮眼的风景。追随着目光,副院长陈宗衔说:“预计年底就能投入使用了,以后附近村民看病会更方便。”
村民:回忆就医往事 感叹三亚之变
“以前平时最害怕的就是生病,这里看不好只能上三亚,现在有病这里就能治好……”10月31日上午,村民患者和亲属围坐在崖州区崖城卫生院的一间满床病房内,你一言,我一语聊起过去缺医少药的日子,感叹三亚之变。
“孩子小时候生病多,当时村里没有医生,路遥远,车也少,一般的感冒、发烧只能强忍一下,实在不降温就拿凉水敷额头,酒精擦腋下,也不知道管用不,都是这么扛过来的。”崖州区58岁村民姜有菱回忆起几十年前“退烧”的事情更是历历在目。
对84岁的崖州区村民蕉如发来说,看病跑路曾是他和家人的“痛”,蕉如发的女儿告诉记者,记忆中父亲40多岁开始患有肺部慢性疾病,常年咳嗽,少时父亲病发严重就要坐火车赶去三亚,再后来乘坐汽车,现在不用跑远,打电话预约,家门口就能治。
见彼苦恼,若己有之。“阿公,输了液是不是感觉好多了?要注意休息、放松心情……”蕉如发深锁的眉毛、紧闭的双眼已满含疾病带来的痛苦,崖城卫生院主任医师黎月香一边听诊蕉如发的肺部,一边用言语耐心安慰着。
医生:药品送上家门 服务落到实处
“以前去一次医院把药买回来囤起,现在不用了,好心医生都会送到家。”来自赤草村一组村民李森盛今年36岁,患有糖尿病、慢性胃炎,又因多发血管母细胞瘤下肢关节畸形,行动不便,崖城卫生院内科护长陈学茹等家庭医生到村巡诊时,都会将药品到他手中,并详细注明用法和剂量。
“现在政策越来越好,给我们安排了家庭医生,像我们身体不便的,在家就可以看病。”育才生态区抱安村52岁的石爱莉身患残疾,自从签约“家庭医生”服务后,遇到小伤小病,不用跑远去看病了。
如今,家庭医生已走进三亚村民生活,为签约村民提供健康管理、健康咨询和用药指导、预约诊疗、转诊服务等基本医疗服务。采取“定时、定人、定点”的方式,将签约服务覆盖到所有签约对象,逐步提高签约村民就诊感受度,确保签约服务工作落到实处。目前,全市建档立卡户2255户10050人完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约率100%。
政府:立足群众需求 医疗资源下沉
医疗卫生服务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切身利益,是民生之所需也是民生之所急。为此,三亚市委、市政府立足区域实际和群众需求,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让农民群众“近不出村、远不出区”,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吃好药,享受到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
今年6月,63岁的洪阿公出现高热不退、剧烈咳嗽等症状到崖城卫生院治疗。住院第3天,在该卫生院驻点帮扶的三亚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治医师梁桂林查房发现,洪阿公发烧未消退,咳痰困难,且病情反复。梁桂林立即将洪阿公转诊至三亚市人民医院,并开通绿色通道为老人做CT检查,诊断为重症肺炎。经过在上级医院救治,洪阿公病情好转,感染指标控制。之后,洪阿公又转诊回至崖城卫生院康复治疗,直至出院。
洪阿公的“幸运”得益于三亚市人民医院和崖城卫生院建立起紧密型医联体。急救车24小时待命、名医专家下乡坐诊、5G远程诊疗服务……通过医联体帮扶,上下联动“零距离”,让医疗资源“跑”起来,帮助基层医院培养人才,提高临床服务能力,实现分级诊疗、双向转诊,不让患者多“转圈”。
据悉,三亚市试点市级医院牵头与区政府签约组建区域型紧密医联体。以5家市级医院为龙头对应三亚市5个区,组建5家区域性紧密型医联体。全市5家综合(中医、部队)医院、18家基层卫生院(社会卫生服务中心)、145家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都已经被纳入医联体内。医联体负责区域内参保人群的医疗保健任务,实行医保基金、人员、业务、财务、绩效“五统一”管理模式。(来源:三亚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