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节这个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归乡与亲人团聚辞旧迎新,是中华民族不变的情怀。然而,由于国内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春节期间人员的跨区域流动更加频繁,疫情传播的风险进一步增大。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三亚农商银行积极响应有关部门关于“春节期间非必要不返乡、就地过年”的倡议,确保广大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召开党委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出台“年味套餐”引导外省员工就地过年,让大家感受“别样”的幸福年味儿。
幸福的年味,珍藏在家书里
人未回,情已归,一封家书暖人心。近日,三亚农商银行就地过年员工家属陆续收到一份神秘的“礼物”:一封来自三亚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赵俊亲笔签名的感恩信。尺素传真情,片纸重千钧。一封封感恩信,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情感的表达;不仅仅是结果的抵达,更是情感的等待;一封封感恩信,道出了三亚农商银行情系员工,服务大局的浓浓情谊,彰显着三亚农商银行满满的人文关怀。
“您好!我是程少华的父亲。感谢领导在百忙之中寄来的慰问信,作为家长感受到了单位对员工的温暖与关怀……”收到慰问信后,程少华的父亲第一时间用一条短信表达了谢意。
“三亚农商银行的工作让人再增幸福感,作为凌谷裕的家属真的要为你们点赞!”这些无声的文字中承载的不仅仅是家人之间浓浓的亲情,更蕴含着激励我们继续前行的不竭力量!
一封简单的家书,承载思念和祝福,跨越千山万水,将岛内、岛外的心紧紧连在一起,让远方的家人眼里有光,心中有爱,年味更浓。
幸福的年味,裹进年夜饭里
家虽在远方,但家的味道、团圆的味道、幸福的味道早已在年夜饭中悄悄弥漫开来。生活需要仪式感,年夜饭自然不能例外。三亚农商银行将心比心,以情暖人,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划片区统筹安排36名就地过年的员工在腊月二十九晚上欢聚一堂,同吃年夜饭,共筑幸福年。
丰盛的年夜饭呈上,飘散着诱人的香味,大家围坐一桌,一边品尝“家宴”,一边掏心窝、话家常,大家以茶代酒,共同举杯,送上对彼此的暖心祝福,整个气氛温馨而融洽。
一桌丰盛的年夜饭,吃出家的味道,吃出幸福的味道。年夜饭上摆放着安吉县的特产山核桃、黄豆笋干等特产,这些是远方的家人给异乡就地过年的孩子们寄来的“家乡的味道”。
“寄出的是年货,收到的是牵挂。”现场,三亚农商银行还为大家送上精心准备的新春年货大礼包,为年夜饭“加餐”,让“年味”更足,让心贴得更近。“吃”出了新意,“送”出了情意,今年,三亚农商银行还让“就地过年”换一种打开方式,“拜”出了创意。
“虽然不回老家,但线上和亲人们的问候关心还是不能少的。”第一次在三亚就地过年的新员工刘霞红说,今年已经和亲友约好了“云端会面”,身在异乡、家乡的亲人们将通过视频联动起来,“心在一起,就是团圆。”
“因为不回家过年,我还久违地给父母发了一个短信,‘无接触’也让我平日里不太好意思直接表达的情感,通过文字传达给了父母。”员工唐洁说,“‘无接触’,但情意深。”
视频拜年、电话拜年、微信拜年等“云拜年”方式,既不给疫情防控“增压”,又让亲友相聚“玩出了花”,一场“无接触拜年”传递着三亚农商银行最浓的年味儿。
异地过年也是年,就地也能过好年。在年夜饭升腾的烟火气里,让我们看到“回家”不是过年唯一的答案,过年是我们心要在一起,岁岁年年皆有此刻温暖,我们坚信所有的努力都不负所期。
幸福的年味,溢满在礼包里
就地过年,三亚农商银行除了拿出真情实意,更是拿出“真金白银”,一波波有温度的“红包”不断袭来,让年味“不打折”,让温暖“不断档”,让员工幸福感“提档升级”。三亚农商银行提前充分征求员工意见,在自愿原则的基础上合理、人性化安排好就地过年员工的春节值班,除正常加班工资补助外,给予就地过年员工每人发放2300元的“新春大红包”,让大家真切感受到“他乡是吾乡”的温暖。
“农商行的‘年味套餐’充满了温暖与关爱,浓浓的人情味温暖了异乡人的心,我为三亚农商银行打卡点赞!”
“原来单位这么多人关心我们,我深深感受到了三亚农商银行大家庭的温暖。”
“我热爱三亚农商银行,我热爱这里的一切,我愿将我的青春挥洒在这里,为三亚农商银行的改革转型发光发热!”
三亚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赵俊代表总行为就地过年员工带去“娘家人”的惦念与叮嘱,他表示,农商行是一家有温度、有责任、敢担当的企业,始终把员工的冷暖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作为每位员工的“大家长”,永远是大家在后方的坚强后盾,请远方的亲人放心、宽心、安心,三亚农商银行将严格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和营业实际需求,以超常规的举措筑起防疫的安全屏障,科学统筹安排好就地过年员工的工作和生活,竭尽所能地让大家度过一个温馨祥和、平安健康的新年。(三亚农商银行 林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