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用進步書刊為瓊崖革命點燃了一把火,為瓊崖的仁人志士提供了一扇瞭望共產主義世界的窗——

大眾書店:革命思想廣傳揚

記者 習霽鴻

2020年03月25日09:14  來源:海南日報
 

位於海口新華北路的大眾書店舊址,如今已是一家服裝店。本報記者 蘇曉杰 攝

檐口、女兒牆、滿洲窗……在海口市騎樓老街的外廊,穿行在灰白色的牆體間,抬頭遙望青苔在浮雕上留下的印痕,仿佛能聽見一支二胡,時急時緩地拉著,拉開了一段百年前的歷史帷幕。

百年前,華僑和本地居民紛紛在這裡建樓設鋪,建筑別具一格、商品應有盡有的騎樓老街漸漸成了海口最繁華的地方,“騎樓林立,商賈絡繹,煙火稠密”是老海口們挂在嘴邊的一句話。許多故事在這裡發生,許多傳奇在這裡上演,以至於百年之后,后人置身其中,仔細品味,便能咂出一口歷史的醇厚。

新華北路34號這間僅約一米多寬的鋪面,也是那個年代的產物,與一些純商業性質的店鋪不同,它曾是瓊崖特委設立的書店,曾經用進步書刊為瓊崖革命點燃了一把火,為瓊崖的仁人志士提供了一扇瞭望共產主義世界的窗,用文字的力量號召了更多瓊崖兒女投身革命。

先進思想傳播地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為了團結更多力量參與抗日,1938年3月,在海口市工委協助下,中共瓊崖特委在海口市新興街,也就是今天的新華北路34號創辦了大眾書店。

新華北路34號門面狹窄,門口沒有商號、沒有招牌,狹小的店面泯然於騎樓眾多特色老建筑裡,一不留神,也許就錯過了。

環顧四周,相比老街上的許多老建筑而言,新華北路34號的樓身顯得“瘦長”許多,浮雕和女兒牆的樣式也十分簡約,不比左右樓房的繁復,而運用在許多騎樓老建筑裡的滿洲窗,在這裡也未見到一扇。也許,正是因為它的其貌不揚,當初才會被瓊崖特委選中,在瓊崖革命歷史上留下一筆濃墨。

“由於同志們的任務隨革命形勢變化,在創辦一年多的時間裡,大眾書店的負責人也幾易其人。”中共海口市委黨史研究室征研科主任科員周琪雄介紹說,陳玉清、李黎明、楊啟安曾先后擔任過大眾書店的負責人,書店工作人員包括謝李森、符俊蓮、王玉香等。

與普通書店不同,除了提供普通讀物外,大眾書店還從海口著名的會文書局進貨,秘密供應瓊崖特委創辦的黨報,以及《大眾哲學》《新生》《永生》《生活》《世界知識》《西行漫記》等其它進步書刊。

大眾書店的開辦,成為瓊崖黨組織在海口宣傳抗戰的一個重要陣地。這些書報的發行,對宣傳中國共產黨的抗日主張,推動瓊崖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周琪雄說,當時儋州也開有一家大眾書店,其作用與海口大眾書店大體一致。

我黨秘密聯絡點

除了我黨宣傳陣地這一層身份外,不起眼的大眾書店最隱蔽的身份其實是我黨秘密聯絡點。

周琪雄說,作為瓊崖特委設在海口的一個秘密聯絡點,大眾書店的主要任務是負責接送上級派來瓊崖指導工作的人員,並接洽各方面的進步人士,“1938年,馮白駒和國民黨就瓊崖紅軍改編一事進行談判期間,就曾住過大眾書店。”

“這裡曾經有一個通往樓上的樓梯,后來樓房改造了,樓梯也沒有了。”大眾書店如今是一家男裝店,店員陳有志聽聞海南日報記者此行採訪的目的,便引著記者來到最裡頭的收銀台,他推開收銀台后面牆上的一扇門,向記者介紹裡面的秘密。

事實上,過去騎樓的布局與現在略有區別。在那個年代,鋪面后面就是一條小巷子,地理優勢明顯。因此,除了大眾書店外,騎樓老街上的許多店鋪都曾是我黨的秘密聯絡點或武器秘密轉運站。中共瓊崖一大舊址邱宅的主人邱秉衡就曾以邱家開在新華北路上的一家店面為掩護,為我黨運轉軍火。

“這間百年老字號也曾是我黨的一處秘密交通站、情報站和地下工作站。”周琪雄帶著記者步行至中山路2號,指著眼前的阜成豐旅店舊址介紹道。這是一棟2層小樓,門頭正中間書有“阜成豐”三個金色繁體大字,門口左右的柱子上也各刻著“阜成豐”字樣。旅店的痕跡已經被時間抹去了不少,現在,這裡是一間面包房,老板正將剛出爐的面包擺上展示櫃,孩子在桌邊借著燈光讀書。

1939年2月10日凌晨,幾聲隆隆炮響擊破了騎樓的繁榮。

當日,日軍從位於海口市西北角的天尾港登陸,隨即兵分兩翼,左翼隊攻佔海口,右翼隊直竄瓊山。佔領海口后,日軍在騎樓實行商業統治政策,導致大量商店關門,擁有紅色基因的大眾書店也不得不從此退出歷史舞台。

騎樓老街生機勃發

歷經百年,騎樓老街上,許多老商號的招牌依然還在,販賣布料、五金、燈籠等老店鋪的生意紅紅火火,思想新潮的創業者們也紛紛入局,在老街上開起了咖啡廳、私房菜館、工藝品店……新老業態共存,交織出一副嶄新而生機勃發的新畫卷,吸引了絡繹不絕的行人,熱鬧的景象更勝往昔。

2009年,因是“現今國內騎樓建筑保留規模最大、保存基本完好、極富中西特色的歷史文化街區。街道兩側是近百年歷史的充滿南洋建筑風情的騎樓,串起了海口變遷的歷史”,海口騎樓老街榮獲首批十大“中國歷史文化名街”榮譽稱號。

3月22日傍晚,為店裡的客人結完賬后,60歲的陳有志告訴記者,自己是一名下崗工人,幾年前下崗再就業,應聘到這家服裝店,干起了售貨員的工作。工作伊始,他就得知了大眾書店的故事。

“當年大眾書店售賣的一些書籍我也讀過。”陳有志說,例如《西行漫記》,這本書是美國記者斯諾根據他在我國西北革命根據地實地採訪情況寫出來的,主要講述了中國共產黨人在艱難困苦的條件下,堅持革命斗爭的故事,“看完之后,我也深受鼓舞。”

站在新華北路34號店鋪門口,望著老街上的熙熙攘攘,陳有志說:“現在是和平年代了,老百姓的日子越來越好了,但我們還是應該記住那段艱難而光榮的歷史。”

(責編:劉楊、蔣成柳)

72小時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