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扶貧干部李龍生:用生命抒寫黨員使命擔當

2020年04月04日10:04  來源:人民網-海南頻道
 

人民網4月4日電(枉源) “我眼中的李組長,既是師長也是父親。工作中,他嚴格認真,教會我們很多東西﹔生活中,他溫和細致,讓我們倍感溫暖……”這是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扶貧辦干部王小翠記憶中的李龍生。

李龍生,男,漢族,四川仁壽人,1963年5月出生,1985年7月參加工作,1983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李龍生同志生前系省六屆人大常委會委員(專職,正廳級),省委脫貧攻堅戰第一督查組組長。2020年3月6日凌晨,其在臨高縣督查脫貧攻堅工作期間突發疾病,不幸因公殉職,享年56歲。

3月20日,海南省委召開常委會議,同意追授李龍生同志“海南省優秀共產黨員”和海南省“人民滿意的公務員”稱號。

李龍生生前(前排右二)在海口市美蘭區三江鎮扶貧產業示范基地新海府原生態養鴿基地參觀考察 海南省扶貧辦供圖

入黨36年來,李龍生不管位居何職、身處何地,始終把黨和人民的事業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勤勤懇懇履職擔當。在2018年全省脫貧攻堅工作最吃勁的關鍵時刻,他堅決服從組織安排,顧全大局,臨危受命,以“硬肩膀”擔起省委脫貧攻堅戰第一督查組組長的重任,嘔心瀝血、忘我工作。

近日,人民網記者實地探訪了李龍生生前的扶貧奮斗軌跡,了解了他如何用優異業績兌現了向黨和人民的承諾,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黨員干部的初心使命,用熱血生命譜寫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共產黨人奉獻之歌。

李龍生生前(右二)在海口市瓊山區舊州鎮舊州村走訪舊州村古渡口和古城牆遺址 海南省扶貧辦供圖

他以無私奉獻、堅韌不拔的品格發揚“椰樹精神”

王小翠手中一本厚厚的筆記本上記滿了他與李龍生工作的日常。

“這個筆記本是我第一次與李組長一起工作時准備的,從2019年11月15日至今。這上面記錄的全部都是跟隨李組長一起工作的點滴,包括工作發現的問題、解決方案、自己的認識、體會……”王小翠說,在瓊中進村督查的52天時間裡,李龍生組長走訪了10個鄉鎮53個村,共訪農戶3436戶。

在帶隊深入瓊中縣分組開展脫貧攻堅督查期間,為照顧身體不適的同事,他不顧自己腰傷行動不便,主動攬下涉及貧困戶數量最多的督查任務。

每次下村分組開展工作時,李龍生都將任務最重、數量最多的貧困戶分給自己,為大家減輕工作任務。有時遇上貧困戶不在家,李龍生便選擇晚上再進行走訪,經常忙完已是凌晨一兩點了。

“扶貧工作隻有摸得透、摸得准,才能干得實!”這是李龍生生前在扶貧工作中常說的一句話,這也讓王小翠記憶猶新。

“筆記本裡除了記錄著工作,也寫下了許多我的認知和體會,還有些許問題想等著李組長再來指導工作時再向他請教的,沒想到再也沒有機會了。”說到這,王小翠哽咽了。

在許多人眼中,李龍生對工作是充滿干勁和熱情的。

“每次到村走訪,他都總是走在最前面。說話擲地有聲,走起路來都帶風。”臨高縣臨城鎮抱瑞村村長王開彪告訴記者,李龍生組長做事很講效率,到哪裡都風風火火的。不僅如此,他還事無巨細,每發現一個問題都要力求將它妥善處置好,有時候還會殺個“回馬槍”,回來再檢查一遍工作,就是想看看大伙兒有沒有把貧困戶的事情放心上。

對於臨高的一些深度貧困村、問題較多的村,李龍生至少明察暗訪五六次,個別甚至去過10余次,每次都是一個問題一個問題扭住不放,不整改到位決不收兵,直到村庄脫貧摘帽。

兩年來,他親自把關的貧困戶檔案、整改台賬、產業合同等扶貧資料近萬份,基層干部群眾都評價他是“抓督查最嚴、最細、最認真的李組長”。

李龍生生前經常說,“寧可自己透支身體,也不讓工作欠賬”。即使長年身患高血壓,在脫貧攻堅一線卻從未請過一天假,兩年時間跑遍了海口市和臨高縣全部鄉鎮和貧困村庄,入戶調研800余次,訪談群眾近2000人。

在生命的最后4天裡,李龍生馬不停蹄地實地調研疫情防控、脫貧攻堅、復工復產等情況,白天下鄉摸排,晚上研究對策,一直戰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海南省委書記劉賜貴在對李龍生同志的先進事跡作批示時寫道,“他以對黨的扶貧事業高度熱愛的工作態度,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用生命譜寫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共產黨人奉獻之歌,詮釋了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

劉賜貴在批示中號召,全省廣大黨員干部要以李龍生同志為榜樣,發揚“椰樹精神”,任勞任怨、甘於奉獻,鞏固“兩不愁三保障”脫貧成果,在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中作表率、挑重擔、履職盡責,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加快推進海南自貿港建設作出更大、更突出的貢獻。

李龍生生前(右二)在海口市瓊山區雲龍鎮雲嶺村查看電子商務服務站 海南省扶貧辦供圖

他用自己的“辛苦指數”贏得群眾的“幸福指數”

在臨高縣的抱瑞村,一大片綠油油的毛豆田映入記者的眼帘。這是今年年初的時候,該村村長王開彪與駐村第一書記謝斯杰和李龍生共同商議后引進的毛豆種子。如今,這些種子已經生根發芽,長得足有近兩尺高了。

“這片毛豆苗所承載的,是抱瑞村的未來。”謝斯杰表示,這都是李組長經過因地制宜地精心謀劃,為我們當地帶來的福利。“今年肯定會是一個豐收年!因為這片土地承載的不僅是村民們的希望,更是李組長的希望。”

“想等毛豆成熟之后,再讓李組長來我們抱瑞村看一看,嘗一嘗,卻沒想到卻聽到這樣的噩耗。”謝斯杰眼眶濕潤了,“真的很希望他能再來看一看,看看老百姓們喜獲豐收的喜悅。”

同樣,在李龍生的指導和建議下,通過產業扶貧振興鄉村經濟的還有海口市瓊山區的清泉村。

“年初的時候我還親自給李組長打了電話,告訴他,按照他的指示,我們村的山柚油銷售一空了。”清泉村駐村第一書記辜政回憶道,當時李龍生組長還對我們表示祝賀,還說過了春節一定要再來看看我們的產品,看一看村民朋友。

“沒想到這次通話,卻成了最后一次通話。”辜政告訴記者,之所以那麼開心的向李組長報喜,是因為這個項目是在他的悉心指導下完成並獲成功的。

據辜政回憶,2019年9月,李龍生在清泉村開展產業扶貧調研時指出,“選產業一定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和開放的眼光,要結合當地的實際來選。同時,經濟效益不能隻停留在政府的工作報告上,還要寫進老百姓的心裡,真正地為老百姓落到實處。”

“不僅要把眼光放在種植上,還要用心在品牌上‘做文章’,讓農民自己當老板,真正實現強農、富農的目標。”聽了李龍生的建議,2019年底,當地成立了寶康山柚專業合作社,並打造了“寶康牌”海南山柚油品牌。2020年春節期間,在品牌的帶動下,當地的山柚油銷售一空。

因地制宜,產業振興。在李龍生的指導下,海口市仁裡村的扶貧產業也正日新月異的發展著。如今,當地發展了百香果長廊、百果園、石斛產業園等以農旅結合為主的一條龍產業,這裡也成為了遠近聞名的鄉村振興典型示范村。

李龍生生前(右二)在海口市秀英區永興鎮永秀村入戶走訪 海南省扶貧辦供圖

“產業扶貧”時刻挂嘴邊,“兩不愁三保障”記心間。

李龍生深入訪貧問苦,對督查中發現的漏評、錯評、錯退等問題深惡痛絕,總是第一時間指導調查取証,確保貧困群眾應納盡納、不漏一人,得到老百姓的點贊。

在入戶調查中,當發現一戶村民家境十分困難,女兒身患紅斑狼瘡病,住房承重牆多處裂口,卻未被納入貧困幫扶時,李龍生既難過又心焦,立即開展現場研判,按規定將其作為漏評戶納入幫扶。

不僅如此,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中,他急群眾之所急,一天就跑了臨高縣4個鎮,手把手指導解決貧困戶就業、農產品促銷等難題,提出一攬子建議措施,盡力把疫情對脫貧攻堅的影響降至最低。

工作中,他時刻保持公仆本色,踐行為民宗旨,用自己的“辛苦指數”贏得群眾的“幸福指數”。在他帶隊督查指導下,海口市連續兩年在全省脫貧攻堅評比中名列前茅,臨高縣成功實現脫貧摘帽。 

(責編:劉陽陽、席秀琴)

72小時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