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亞沙會吉祥物“亞亞”—— 小小坡鹿躍動天之涯

徐慧玲

2020年05月25日08:51  來源:海南日報
 
原標題:小小坡鹿躍動天之涯

  亞沙會吉祥物“亞亞”。 儋州旅游文化推廣吉祥物和美食形象大使吃貨“蘇小坡”。 海南旅游文化國際形象推廣吉祥物“波波椰”。 五指山城市吉祥物“仙萌大聖”。 萬寧以東山羊為原型設計的旅游卡通形象“萬萬”。 海南省博物館原創自主IP品牌和形象代言人“南溟子”。 海南文博會以海南長臂猿為原型設計的吉祥物“抱抱猴”。 分界洲島以海豚為原型設計的吉祥物“界兒”。 文昌城市吉祥物“紫貝貝”。

  吉祥物“亞亞”與疫情防控一線人員互動。海南日報記者 封爍 攝

  游客在購買亞沙會特許經營商品。海南日報記者 封爍 攝

 

  靈動閃爍的雙眸,熱情洋溢的笑臉,全力奔跑的姿態……在海南,人們驚喜地發現,無論是動車上的宣傳視頻、高速公路上的廣告牌,還是繁華街頭的大型LED廣告上,一頭充滿活力的“小鹿”闖進了大家的視線。

  2019年11月28日,2020年第六屆亞洲沙灘運動會(以下簡稱“亞沙會”)倒計時一周年之際,亞沙會吉祥物“亞亞”揭開神秘面紗,正式與公眾見面。

  亞沙會作為海南首次舉辦的洲際級別運動會,亦是2020年中國舉辦的唯一洲際級別的綜合體育賽事,將成為宣傳三亞、海南乃至中國的一場盛會,吉祥物“亞亞”作為亞沙會的核心形象之一,肩負著幫助人們熟悉了解賽會、傳遞城市全新的發展模式和城市形象的“重任”。

  傳統黎族文化圖騰與活潑可愛的坡鹿結合,蘊含著鹿回頭美麗神話傳說和海南坡鹿的文化基因,傳遞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亞亞”正從賽事吉祥物走向城市吉祥物,逐漸成為一張三亞乃至海南面向國內外的新名片。

  A

  融入鹿城元素打造“城市IP”

  5月22日,三亞市舉行消費扶貧“春風大行動”專場活動,在亞沙展區,化作“扶貧大使”的“亞亞”積極與市民游客互動合影,使出渾身解數“帶貨”,吸引了不少“粉絲”前來選購“亞亞”公仔、徽章等特許商品。

  與平安凱旋的海南支援湖北荊州的醫護人員積極互動、化身知識產權保護宣傳“形象大使”為群眾發放宣傳冊……“亞亞”誕生后,熱情、陽光、活潑的它常常出現在各種活動上,其代表海南地域文化的設計元素也更加深入人心。

  “亞亞”設計師張強介紹,“亞亞”以海南特有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坡鹿為原型進行設計。坡鹿被譽為“瓊島精靈”,鹿與“祿”諧音,在中國傳統文化上是吉利祥瑞的代表。同時,三亞的別名“鹿城”,源於黎族美麗的愛情傳說“鹿回頭”,是這座城市的標志與名片。

  “對於設計師而言,所創作的吉祥物不僅是運動會標識物,還應是地域文化的體現。”張強說,鹿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常為吉祥、善良、正義之化身,同時也非常符合海南的自然環境特征。

  吉祥物取名為“亞亞”,寓意深遠。“亞亞”代表“三亞”和“亞洲”,象征著三亞與亞洲和世界相連,開放融通、命運與共。

  “亞亞”外觀的表現色彩也尤為考究。基於坡鹿本身的基本色彩,“亞亞”以棕色、黃色為主色調,寓意陽光沙灘與歡樂熱情,藍色則代表了海洋。

  “亞亞”的服裝圖案用黎族圖騰點綴,鞋子上則運用了海浪元素,突出了舉辦地的特色,彰顯著豐富的瓊島元素,體現強烈的文化認同和自信。奮力向前奔跑造型的設計靈感源自坡鹿日常活躍的生活習性,這讓“亞亞”的形象更加豐富飽滿,既展現了熱情、勇敢、矯健輕靈的一面,又傳達了友好、友愛的信念。

  此外,根據亞沙會的17個競賽大項各自的運動特點,“亞亞”運動造型的平面圖還以動態視頻等方式呈現,方便公眾更為直觀地走近亞沙,感受海南。

  B

  將細節之美做到極致

  選擇以坡鹿為形象核心設計是把雙刃劍。從古至今,鹿因其所代表的吉祥寓意獲得世人的認同,無數的設計作品都使用過這個形象,要做得易於傳播,可愛、出彩,是張強團隊面臨的一大難題。

  張強坦言,既要把吉祥物的屬性與鹿結合,又要突出賽會舉辦地的特點,他和隊員們每天都在不斷嘗試和顛覆之間徘徊。經過反復探索,張強的設計思路逐漸明朗,他將目光瞄准了海南本土元素。

  海南的黎族苗族歷史文化悠久,這也是張強設計的重要靈感源泉。“‘亞亞’服飾上的圖騰是黎族文化中常見的符號,在織錦或民族建筑中均有出現,融入這一概念,能巧妙地展示舉辦城市的民族特色。”張強說,“亞亞”鞋子上運用海浪的意向更為直觀,是三亞這座熱帶濱海城市地理位置的直接體現,還有踏浪而來、乘風破浪的美好寓意。

  設計會有靈感閃現的瞬間,但更多的是反復修改完善。在設計吉祥物的過程中,一張張初稿挂滿了張強的工作室,僅僅是“亞亞”的眼睛,他就畫了數十個版本。“猛地一看,這些眼睛似乎沒有多大差異,實際上眼睛的大小比例、形狀、眼神光位置、瞳孔顏色等,哪怕是幾毫米的調整,都呈現出不同的效果。”最終定稿上,“亞亞”的雙眸靈動有神,棕黑色的瞳孔上的點綴,讓憨態可掬的吉祥物形象呼之欲出,栩栩如生,眼神中傳遞出的善意友愛,使得“亞亞”更具親和力。

  事實上,在創作過程中,像這樣的“點睛之筆”並不少。不難發現,“亞亞”的鼻尖設計成粉紅的心形圖案,其實是代表著主辦城市對全世界朋友發出的熱情邀請。

  C

  傳遞美好、環保理念

  相傳很久以前,有位勤勞勇敢的黎族青年獵人,從五指山上追逐著一隻坡鹿,他追過了一座座山,淌過了一條條河,從五指山追到鹿回頭山頂。懸崖之下是茫茫大海,坡鹿無路可逃。獵手正彎弓拉弦,准備放箭。突然之間,一道金光過后,紅雲升騰,坡鹿回過頭來,變成一個美麗的少女,對著青年獵手嫣然一笑。他們情投意合,結為夫妻,從此男耕女織,繁衍后代,幸福生活。

  鹿回頭,這個在海南島流傳了上千年的黎族美麗愛情傳說,是海南黎族文化的經典。三亞鹿回頭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伍博雅介紹,根據這個愛情傳說設計的大型雕塑鹿回頭,樹立在鹿回頭山頂上已經30余年了,成了三亞的標志景點和城市名片。

  鹿回頭傳說,有著豐厚的黎族愛情文化淵源,也觸動了張強。“此外,海南坡鹿從瀕危到新生的過程,折射出的生態保護理念,是我們選擇以坡鹿作為吉祥物原型的主要原因。”張強說。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詩經》中描述的和諧畫面在海南曾差點消失。海南坡鹿是海南特有的珍稀物種,屬於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過去,海南坡鹿屢遭捕獵,數量急劇下降,至1976年建立海南大田自然保護區和邦溪自然保護區時,兩地分別僅存坡鹿26頭和18頭。經過幾十年的不懈努力,海南坡鹿種群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這是海南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體現。

  “不論是鹿回頭傳說,還是海南保護坡鹿的故事,都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許,傳遞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環保理念,與亞沙會‘時尚、環保、精彩、盛大’的辦賽理念十分契合。”張強說,期望將“亞亞”打造成三亞特有的城市文化符號。

  如今,隨著亞沙會組委會市場開發工作和宣傳推廣不斷深入,“亞亞”的表現形式更為豐富,從運動腰包、冰箱貼、徽章、鑰匙扣、沙灘巾等特許商品,到線上的微信表情包,人們在越來越多重要場合都看到它的印記,“亞亞”也將逐漸成為向國內外展示三亞魅力、海南風韻的重要載體。

(責編:李浩蓉、潘惠文)

72小時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