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是一種勢能。因此,有“聲勢浩大”之說,可以窺見事物發展的勢頭。
6月16日早晨,在海口美蘭空港一站式飛機維修基地項目(以下簡稱美蘭維修基地項目)施工現場,正舉行著錨定“9·30”目標的百日會戰誓師大會,確保今年9月30日航材庫外立面亮相。
誓師的聲音響亮,頭頂的黨旗獵獵,各式機械一刻不停地運轉著。
站到高地眺望,整個江東新區目光所及莫不如是,轟隆隆,轟隆隆……在這沸騰的聲音中,海南自由貿易港海口江東新區加快“跑”了起來。
肩負重任奮戰忙
誓師大會后,所有人又各自返回崗位,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一眾相關單位負責人大步流星走向會議室,例行召開每周的項目推進會﹔深受鼓舞的工人們則一路疾走,回到作業面上繼續干活。
緊跟著美蘭維修基地項目二次結構現場負責人張金保一起,記者來到3號附件維修廠房副樓,整棟樓已經初現雛形,工人們正忙著貼磚。朝外遠望,3號附件維修廠房主樓上,模板正被一塊塊支起來、鋼筋正被一束束綁起來﹔5號樓作業面上工人正在立鋼柱,6號樓作業面上的土方正被挖開……整個現場宛如盛夏的海南,濃烈炙熱,生機勃勃。
“這是海南最大的飛機維修廠房,直接跟機場跑道相連,屆時飛機可以整機開進來維修。”美蘭維修基地項目經理鄭恭渝告訴記者,該項目於2019年11月正式開工,總投資16.28億元,規劃用地221畝,規劃總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擬建設大修定檢機庫、寬體機噴漆機庫、窄體機噴漆機庫、附件維修廠房、國際航材存儲交易中心等設施以及園區各項生產配套設施。
據介紹,項目將以MRO(航空維修行業)業務為核心,以打造綜合性服務的一站式飛機維修基地為目標,通過產業聚集效應和良好營商環境,建設立足於面向印度洋、太平洋,服務國內及全球航空公司的飛機維修平台。“飛機維修服務產業作為臨空經濟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可為航空運輸提供維修保障,另一方面在自身產業發展的同時能帶動上下游關聯產業發展,如航空器及零部件制造、航空技術咨詢、航材貿易等。”鄭恭渝說道。
項目的重要性往往也意味著更加嚴格的作業標准和超出平常的作業量。
以3號樓為例,記者看到,3號附件維修廠房的主樓和副樓都是2層高,其中主樓單層面積1.1萬平方米,副樓單層面積5000平方米,“主、副樓的面積相加起來大約相當於3棟20層普通住宅樓。”鄭恭渝比劃著說,別看隻有區區2層高,由於抗震要求高、層高高、承重重等原因,項目樓體每平方米的鋼筋和混凝土含量足足是普通住宅的3倍。
而同在江東新區的邁雅河區域生態修復項目規劃面積8517畝,一期施工面積2200多畝,相當於兩個海口萬綠園的面積,其工作量同樣不容小視。
自我加壓搶工期
“江東速度”不是空有其名。盡管疫情曾耽誤工期,但為了助力江東新區建設,不少項目不但沒有延后工期,反倒自我加壓,將工期提前。
美蘭維修基地項目就將工期提前了13個月。為此,人、材、機,項目所需各方面幾乎都比原先計劃的數量翻了一番。“我們原先計劃逐樓建設,這種作業模式下,預計最高峰時期項目將會有1000-1200名工人,而現在各個工作面已經全面開花,最高峰時有2000-2400名工人同時施工。”鄭恭渝指著現場轟鳴的機器說道:“吊車原計劃進8台,現在進了20台﹔塔台原計劃4台,現在上了7台。高峰期時,光是運輸材料的工程車一天就有上百輛進場。”
項目進度規劃被拆成了6·30、9·30、1·30等幾個階段性“小目標”。“為了給大伙兒鼓勁,我們設立了專項獎金,隻要工人們能夠按節點完成工作就給獎勵。”鄭恭渝翻出一沓簽字表,“目前獎金已給出了40萬元。”
與之類似,邁雅河項目也力爭提前一年完工。站在江東大道二期路邊看邁雅河,青翠欲滴的綠和明艷動人的黃交相輝映,點綴在已完工的50畝示范區上,已種下的幾十種苗木伸展出盎然生機。
邁雅河項目於2019年12月開工,目前,項目總進度完成了44%。工期提前一年,如何完成?這要從工作現場找答案。
在邁雅河項目代建單位海口市城建集團城發公司項目經理王 丹的帶領下,記者來到項目部,一間大會議室的牆壁上,挂著一幅標記著不同數字的項目“地圖”。“我們將項目分為14個工區,從這張施工平面圖上看,各工區的情況一目了然。”王 丹告訴記者,眼下,項目完全採取超常規措施,“一般來說,我們會由南向北或由西往東循序推進,但現在我們由原先的流水作業改成全面施工。目前各類施工機械已經比流水作業模式多出了一倍不止,后續還會繼續增加。”
政府給力鼓士氣
江東新區“跑”起來不能光靠一條腿,政府方面也在大膽探索、為之努力。
今年6月,海口市政府將42項市級管理權限下放給江東新區管理局獨立審批,給園區內的項目推進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掌管美蘭維修基地項目的鄭恭渝對此深有體會:對園區方而言,由於隻服務江東新區項目,審批效率自然更高,“我們的報建審批時長縮短了一半以上。”對項目方而言,出門就能辦事,也省下了不少跑腿時間。
而在邁雅河項目中,由於周邊在建項目眾多,得益於海口江東新區管理局的統籌協調,項目在短時間內就完成了在主干道邊的開口布設,建設施工臨時便道,施工運輸車輛通行順暢。
為了保障項目順利推進,江東新區創新建立了項目專員、“紅黃綠”燈預警、進度快報、統籌督辦等4大管理制度。每位項目專員一周有一半時間在項目工地了解情況,其余時間幫助對接相關部門,協調解決項目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根據項目進度,實行“紅黃綠”燈預警,項目建設出現重大問題,推進情況嚴重滯后且無正當理由的顯示為“紅色預警”,並當日上報海口市主管領導幫助解決。
江東新區還建立了部門橫向聯動、縱向推動的項目協調督辦機制,針對項目專員、項目進度快報或“紅黃綠”燈預警機制發現的問題,及時組織相關單位召開現場協調會。“不厘清問題和責任不離開現場。”江東新區管理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
“政府給力,我們自己干勁兒也足,當然有信心提前完工咯!”回到3號附件維修廠房副樓,張金保低頭穿過一片轟鳴聲,往樓面另一頭的轟鳴聲走去。
“我曾經參與過三亞國際免稅城和海口日月廣場等項目建設,如今又有幸參與江東新區建設,感覺特別自豪。”在海南生活了11年,安徽漢子張金保已經深深愛上了這裡,“這幾個月以來,我每天都能感受園區的變化,相信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未來它一定會大放異彩。”
(本報海口6月17日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