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自貿港 黨徽更閃耀”系列報道之一

黨員黃茂彬:產業起頭我先行 產業發展靠大家

2020年06月29日11:02  來源:人民網-海南頻道
 

編者按:99年!中國共產黨肩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始終高揚人民至上的旗幟,帶領人民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在中國共產黨99歲生日來臨之際,人民網海南頻道特別推出“建設自貿港,黨徽更閃亮”系列報道,從不忘初心、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多個方面,講述多名基層黨員的故事,展現自貿港建設中的黨員擔當。

人民網瓊中6月29日電(樊歡迪)“桑樹可是我們全村的經濟來源,靠它一年就能收入200多萬呢!” 海南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長征鎮萬眾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黃茂彬告訴記者。由於海南獨特地理環境,田地裡大多種植著瓜果蔬菜等農作物,但在萬眾村,村裡全部種植著桑樹,面積達700畝。這些桑樹也成為了村民的“搖錢樹”。

黃茂斌在採摘蠶繭。(林學健 攝)

起因

瓜果蔬菜價格低 村民入不敷出

2012年,一直想帶領村民們走上致富路的黃茂彬放棄了種植瓜果蔬菜的想法,“之前種過幾次,由於瓜果蔬菜的價格不穩定,很容易就虧本。”經過多方調研與思考,黃茂彬作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發展村裡從未有過的種桑養蠶產業,但這個冒險的決定卻沒有得到村民們的支持。

“大家覺得不種瓜果蔬菜就會餓肚子,不願意種植桑樹。”甚至在黃茂彬發動村民犁田種桑樹時,村民卻引水將田地淹了……即便如此,黃茂彬仍不願放棄,“我作為黨員帶頭先種,效果好了,群眾看了,他才認可。”

就這樣,黃茂彬自主承包了30畝地,開始鑽研養蠶吐絲技術。黃茂彬心裡頭有一筆明賬,3畝水田一年收獲的稻谷才賺了5000元,如果全部用來種桑養蠶,一個月就有5000元的收入,是一筆可觀的收入。

黃茂彬的想法卻在現實面前敗下陣來,“當時種桑養蠶的技術不夠熟練,管理跟不上,我承包的30畝田的收入也不高。” 黃茂彬卻一直堅持下來,慢慢地,養殖和管理技術逐漸成熟,黃茂彬的收入逐月增加,一年之內就賺了2萬余元,逐漸成為了村裡的養蠶專業戶。

轉機

村民看到養殖出路 紛紛種起桑樹

2016年,村民們在黃茂彬成功案例吸引下,也逐漸改換了思路,紛紛在自己稻田裡種上了桑樹,僅僅幾個月,村裡30畝的桑樹田發展成了600畝,2016年7月底,萬眾村整村共種植610畝的桑樹,賣出近5萬斤的蠶繭,獲得近100萬元的經濟收入。

“這樣的收入在以前是沒想過的嘞,多虧有黃書記帶領。”萬眾村村民黃振輝在2016年底喜摘“貧困帽”,現在還蓋起了兩層小洋樓,小日子過的有模有樣。

如今的萬眾村已成為遠近聞名的養蠶致富村,村裡133戶都加入到養蠶隊伍中來,“村民種的多的有10畝桑樹,一年能賺五六萬元,生活基本是沒什麼問題了。” 黃茂彬笑著說。

“大家願意跟我學習種桑養蠶技術,我也很開心,說明我這個決定沒錯的。” 黃茂彬告訴記者,“即使在今年疫情期間,村民的收入也沒有受到影響,大家種桑養蠶的積極性更高了!”

使命

不為村民謀福祉就不是好黨員

“不為村民謀福祉就不是一名好黨員。”這是黃茂彬自2001年擔任村黨支部書記以來,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話。在今年疫情期間,黃茂彬組織黨員、村長和村民代表,合理排班,輪流值守,勸導出入車輛和人員,並做好登記,把好進村的第一道防線,他還經常不定期巡查值守情況。

自1996年入黨,黃茂彬已有24年黨齡,“當年高中畢業后看到自己家鄉的治安不夠好,就當選了村委會干部,想著為家鄉做一點事情。” 黃茂彬說,“大家願意學習種桑養蠶技術,賺錢了,日子變好,我看著也開心。”

臨近“七一”建黨節,黃茂彬依舊忙碌,“我們往年‘七一’都會組織村裡黨員們舉行升國旗儀式,重溫入黨誓詞,還要去走訪慰問老黨員或者困難黨員。”2020年“七一”建黨節,還加入了一項新的活動——上黨課,“作為黨員,我們的信念不能丟,黨課能給我們帶來更多力量與思考。”

談起“七一”願望,黃茂彬表示:“就希望農民收入增加一點,人均收入越來越高,經濟發展越來越好。”

(責編:潘惠文、席秀琴)

72小時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