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黨史百名人物|民選縣長王大鵬的革命道路

【查看原圖】

王大鵬

(1885–1929)

王大鵬,海南瓊東縣(今瓊海市)人。出身於農民家庭。1911年考上瓊崖中學(今瓊台師范學院)讀書。在學校裡,他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積極參加各種社會活動。1914年夏中學畢業后,考入廣東書院。1917年,考取官費生留學日本。他在日本留學期間,除了按課程規定研讀法律、哲學和經濟學以外,還重點研究明治維新以來日本社會的經濟和政治狀況,以立志借鑒外國經驗來改造中國社會。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王大鵬積極參加中國留日學生的集會,發表通電,對日本侵佔我國山東表示強烈抗議。同年秋天,他學成歸國,返回瓊崖,與王文明、楊善集等革命青年結識,並積極參加他們領導的抵制日貨活動。1920年,王大鵬參加陳繼虞領導的民軍,擔任總軍需官。1921年,孫中山領導的廣東政府在廣東全省舉行民主選舉各縣縣長,王大鵬被選為瓊東縣縣長。1922年秋,由吳明介紹,王大鵬加入中國共產黨。他在1921年至1925年任縣長期間,雖然由於當時歷史條件的限制,不可能從根本制度方面進行改革,但他在瓊東縣仍做了許多有益於人民的事,如整頓社會秩序,發展社會經濟和文化教育事業,革除封建陋習等。盡管王大鵬所實行的是資產階級的改良主義,但也招致種種非難。社會上的守舊勢力指責他為“赤色分子”、“危險人物”,最終為瓊崖軍閥鄧本殷所不容,於1925年秋解除了他的縣長職務。這就使王大鵬企圖通過改革而建設“富國強民,振興中華”的抱負付諸東流。

1926年初,國民革命軍南征討伐鄧本殷,瓊崖光復。5月,王大鵬返回瓊崖。6月,中共廣東區委特派員楊善集回瓊指導組建中共瓊崖地方委員會,王大鵬在瓊崖地委的領導下積極工作。同年10月,他再次東渡日本治病, 12月底病初愈即返回廣州,被楊善集挽留在穗,一邊養病,一邊協助開展書刊發行工作。

1927年4月15日,廣州國民黨右派發動政變,王大鵬被捕入獄,受盡國民黨反動派各種審訊和嚴刑拷打,但他堅貞不屈,表現出共產黨人視死如歸的崇高品質。當時,黨組織千方百計地組織力量營救獄中同志,但都未能如願。直到同年12月11日廣州起義爆發,王大鵬方得重見天日。出獄后,王大鵬返回瓊崖。1928年8月,中共瓊崖特委在樂會縣第四區召開瓊崖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成立瓊崖蘇維埃政府,王文明為主席,王大鵬任瓊崖蘇維埃政府經濟委員會主任,負責根據地的經濟工作和一切生產事務以及籌集紅軍的物資給養。在王大鵬的主持下,根據地建立起供銷合作社、軍械修造廠、醫院、印刷廠等。為了把有限的經濟收入用於支援革命斗爭,王大鵬制定出一套統一的財務收支制度:嚴格執行預算,並規定區、鄉級的工作人員和農民一樣,每人分得一份土地,參加生產,自食其力。由於採取切實可行的財政經濟措施,減輕了人民群眾的負擔,生產得到發展,渡過經濟困難,粉碎了敵人對革命根據地的經濟封鎖。

1929年2月,瓊東縣大禮村土豪劣紳黎國耀從海口運回29支步槍,妄圖糾集嘍啰成立反動民團。王大鵬獲悉后立即率領紅軍連夜前往奪槍,在紅軍無一傷亡的情況下繳獲了這批武器。第二天早晨,王大鵬率隊伍向母瑞山轉移,由於叛徒出賣,將紅軍隊伍行蹤報告嘉積國民黨守軍。駐守嘉積的國民黨軍於當天夜裡突然包圍王大鵬隊伍的宿營地——定安縣光耀村附近的雙枝嶺。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王大鵬臨危不懼,指揮紅軍奮起抗擊,一直戰斗到黎明,戰斗中他右臂負重傷。為了掩護隊伍突圍,他留下來頑強阻擊敵人,最后壯烈犧牲,時年44歲。

文章來源:中共海南省委黨史研究室(海南省地方志辦公室)

文字整理:魏宗福 程小斌

往期回顧: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瓊崖工農群眾的領袖——王文明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陳垂斌:投筆為槍獻身革命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馮平:舍身為革命 視死忽如歸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許俠夫:以筆為戈照亮青年斗爭路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陳三華:巾幗英雄 為黨犧牲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李愛春:不做大官,要做大事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反日保西沙”宣傳小隊長——周逸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黃昌煒:尋求真理 獻身革命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陳德華:一生為黨 堅貞不屈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楊善集:革命同志死一人,生百人!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何毅:有勇有謀干革命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陳永芹:英勇將領 浴血戰場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楊樹興:領導農民反壓迫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徐成章:革命先驅 馳騁疆場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符向一:瓊崖英烈獻身荊楚大地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符節:怕死就不是共產黨員!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李源:寧死不屈寫忠誠

海南黨史百名人物|王綽余:打造瓊崖土地革命模范區

本欄目由中共海南省委黨史研究室和人民日報社海南分社、人民網海南頻道聯合推出

來源:人民網-海南頻道  2021年04月03日09:43
分享到:
(責編:劉陽陽、潘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