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总有一种力量让人充满希望。为树立乐东黎族自治县脱贫攻坚先进典型,讲好乐东脱贫攻坚故事,人民网海南频道记者走进乐东田间地头,聚焦基层一线脱贫攻坚人物的奋斗历程,寻找“最美扶贫人”。
“不出村,不务工,村民种植水稻、橡胶、槟榔,多年来一直是靠天吃饭。”这是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抱由镇抱邱村以前的样子。提起现在,罗泽安满脸的骄傲。
2016年,海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高级工程师罗泽安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来到抱邱村,开始自己四年的驻村生涯……
转眼四年期满,又临近离村的日子,罗泽安满怀不舍,“我已经跟企业谈起初步合作,开发这里的山泉水,未来村民的收益也会越多”“我身边的文书助理非常聪明能干,有她帮着村民我更放心”“村里无人赡养的老人,我已经跟企业方面谈过,想要给他们建立一个养老院”……一桩桩一件件的村里事,填满着罗泽平的生活。【详细】
“刚刚从山东寿光考察回来,发现那边的农业设施和管理方法都非常先进,需要学习的地方太多了……”在乐东黎族自治县农产品展销会上,韦龙青便兴奋地和记者聊起考察的所见所感,在与这个85年的海南黎族小伙交谈中,极容易感受到他对农业的热爱。
韦龙青的家乡在乐东黎族自治县抱由镇志高村,他也是村里为数不多考出去的大学生。“2017年我决定回乡,在外创业多年,就想着能用自己的能力为家乡做点事情。”惦记着家乡的发展,韦龙青决定离开自己在海口经营的物流公司,回乡寻找机遇。
虽然回乡的想法遭到家人的反对,但是韦龙青没有退缩。返乡近三年,他的心里却愈发坚定,“海南,我看行!”这是韦龙青的心里话,也是他的期盼。【详细】
“以前打工,心累也挣不到钱,能过上现在的好日子,多亏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从一贫如洗到过上幸福生活,卢俊强依托政策扶持,靠自己的双手发展产业,用勤劳浇灌致富花,成为乐东黎族自治县抱由镇山荣村脱贫致富的榜样。
35岁的卢俊强家住乐东黎族自治县抱由镇山荣村,曾是村里非常典型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因病致贫,卢俊强没有怨天尤人,他积极找到驻村第一书记吉仕勇,讲起种植豇豆发展产业的想法。
卢俊强还尝试种植槟榔、甘蔗、香蕉等,“利用闲置的地种些其他农产品,总会增加收入。” 如今,在卢俊强的种植基地里,搭上了简易的棚子,养着鸡和鸭,收入也是越来越多。
摆脱“等靠要“思想,卢俊强靠着勤劳的双手,迎来了幸福生活,说话有了底气,脸上也有了笑容。【详细】
“我的工作很普通,像千千万万个帮扶人一样。”回忆起帮扶点滴,符香云说,“没有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也没有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但我们的帮扶都是实实在在的,是贫困户认可的。”
符香云是乐东黎族自治县财政局基层岗负责人,自2018年6月份到陈考村当帮扶责任人开始,提高贫困户收入就成了她生活工作的重心,连“朋友圈”都变成帮助贫困户销售农产品的平台。
9月27日,符香云已在帮扶的9户贫困户中,完成了对其中5户的年收入测算,均已超过1万元。
下一步,符香云计划组织扶困户参加一些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社会竞争力,“老话说‘技多不压身’,多一项技能,就多一个创收和选择的机会。”【详细】
“扶贫工作无小事,群众利益都要放心中。”这是乐东县志仲镇塔丰村驻村工作队队员林鲁仪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驻村三年,他始终冲在扶贫第一线,从产业、就业、基础建设等各方面解决群众需求。 塔丰村辖有8个自然村,各个村小组之间距离分散,最远达三四公里。每周,林鲁仪都骑着自己的摩托车穿梭于各个乡间小道,为有需求的群众解决各种问题。 作为乐东县扶贫办的驻村队员,林鲁仪深知:要致富,产业发展是主路。山高路远是塔丰村发展的“拦路虎”,立足村里的绿水青山,引进了三亚耀众种养殖业公司到塔丰村开发,为塔丰村村民提供就业每月40人,同时鼓励和激发贫困群众积极外出务工,为村里打造了一个个脱贫增收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如果没有政府的帮助,我可能早就没了。”说到这里,廖月玲的眼泪夺眶而出。这位乐东黎族自治县抱由镇延红村的普通农村妇女,2010年发现患上地中海贫血症后,经常头晕、气短,丧失了劳动能力。 她每月高达2000多元的医疗费加上三个孩子读书的费用,也将这个家庭压得喘不过气来。 廖月玲说,当时为了治病,将家里养的几百只鸡鸭、两头牛和农用机械全都变卖了,还向亲戚朋友借了20多万元的外债。“每个月都要到医院去输血,如果有什么不对劲,随时得到医院去,老公不能走远,都不能到外地去打工。” 如今,陈章杰家的外债还剩了9万多元。他的小女儿今年毕业,找到了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陈章杰计划让大儿子回到延红村,开办一家养殖场或是农家乐,争取挣更多的钱,早日将外债还清。
刚种下不久的槟榔苗,还需要经过长达三年的漫长成长期。符福荣已经把外出务工列出了计划,等到缸豆收成之时再回家帮忙。在符福荣的感染和带动下,村里有60多名脱贫户的劳动力纷纷外出务工,为各自家庭奋斗。
“大儿子现在打算跟朋友合伙开一家美发店,我要给他投3万块钱支持一下。现在家里只有小儿子一个人在上学,没有那么重的负担了,但是仍然需要努力。”符福荣说。
11月12日,海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给排齐村拉来十吨化肥,发放给符福荣等脱贫户支持农业生产。
符福荣感慨地说:“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各级干部的真帮实扶,我一定要加倍努力,让生活过得越来越好。”【详细】
“给钱给物,不如建立一个好支部,带出一个好干部。”李南海感慨地对记者说。这位乐东黎族自治县商业总公司的“80后”年轻干部,自2018年到尖峰镇黑眉村担任第一书记以来,透过牢抓党建、扶志扶智等举措,与其他扶贫干部一起,将全村104户贫困户拉出了贫困的“泥淖”。 李南海刚到黑眉村时,由于上一任村书记贪腐落马,其他村干部也缺乏工作斗志,村委会整体软弱涣散。“村干部们的思想观念必须扭转过来!”他心想。 于是,他领着黑眉村的村干部们开展“两学一做”活动,定期举行支部会议,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大行动,组织大家去革命老区感受老一辈党员所经受过的磨难。
“脱贫攻坚一定要有产业助力。我愿意为脱贫户们提供支持,他们如果要种植沃柑,我就送种苗,提供技术支持。”乐东金果乐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于亚杰表示,沃柑种植初期投资少,但每亩每年回报可达几万元。
2012年,看中乐东良好的土壤和气候优势,于亚杰开始尝试种植水果,从芒果、青枣到芭乐、火龙果,种植了几百亩。但是这些品种市场不大,如何做出差异化?
于亚杰便外出调研,从四川、广西等地引进了9个柑橘品种试种。经过科研团队反复驯化,终于有两个品种成功挂果,而且口感极佳。她把这两个品种分别命名为“乐东宝柚”和“沃柑”。【详细】
在乐东黎族自治县佛罗镇,除了出名的蜜瓜产业,还有一个外界鲜有了解的“小产业”——金钱树种植,每年出口额达上亿元。乐东普英洲花卉园艺有限公司(下称普英洲花卉)总经理张香秦带动当地贫困户种植金钱树,让它成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摇钱树”。
早在2004年,张香秦就被当地优越的自然环境所吸引,到佛罗镇投资种植金钱树。经过16年发展,普英洲花卉的种植面积扩大到500多亩,分别种植了300多亩金钱树和100多亩木槿,去年产值超过3000万元,主要出口韩国、日本等国家。
如今,佛罗镇吸引来了众多金钱树种植户,形成了集聚效应,从产供销链到农药、化肥销售,一应俱全。【详细】
位于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尖峰镇西海岸的长安村,是当地种植密瓜的“大户”。自2013年起,不少村民利用当地良好的地理、土壤和气候优势,种植密瓜致富,继而盖起了小楼房、买上了小汽车,全村种植蜜瓜面积超过了1000亩。
“每天下午,村里头都看不到闲人,都到地里忙活去了。”尖峰镇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长安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陈有武告诉记者。走进长安村里,他指着两栋楼房说:“这两户过去都是贫困户,种瓜致富以后连楼房都盖起来了。”
在当地工作6年以来,陈有武将长安村的变化都看在眼里:蜜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一栋栋“蜜瓜楼”拔地而起,也有越来越多村民外出务工挣钱。到去年10月,全村60户290名贫困户全部脱贫,今年8月危房改造户全部建成入住。【详细】
1979年,王斌离开家乡——乐东黎族自治县佛罗镇求雨村去参军,并不富裕的乡亲给他凑出了30块钱。王斌将这一幕刻在心上,对家乡永远心怀感恩之情。
上世纪90年代,佛罗镇的经济社会发展仍较为落后,主要依赖农业种植以及劳务输出。1997年,转业多年的王斌携带资金回到求雨村,带领村民发展高位池养殖产业。
王斌与村民在求雨村、青山村租赁了1000多亩荒坡土地发展养殖,不仅提供就业岗位,还带动了乡亲们创业。为了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王斌专程带人去日本学习对虾养殖技术,引进了当时世界领先的池中池养殖技术,亩产高达1800斤,成绩喜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