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蓝、地绿、水清、村美……如今,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儋州乡野大地正悄然发生着可喜变化,一幅生态宜居的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自2018年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以来,儋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的工作部署,聚焦“三清两改一建”工作要求,扎实开展村庄清洁“八大行动”,推动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据统计,从2018年至今,全市共投入本级财政资金28.02亿元,累计完成77个行政村261个自然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成农村改厕任务30145户,完成率为100%。
创新治理有“高度” 构建宜居大格局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关高水平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村社会文明和谐。
2018年,儋州正式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聚焦“三清两改一建”,努力建设生产、生活、生态融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宜居乡村。
随后,儋州出台了《儋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建立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工作机制。成立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市政府市长担任双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农村生活垃圾清理组等8个专项组,定期研究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先后召开50余场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会和专题会。
2019年和2020年,儋州又印发了《儋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2019年行动方案》《儋州市2020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方案》等工作方案,实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每月一考核制度,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年度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并针对在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农村户厕改造等工作不力的有关人员进行立案查处。
2018年以来,共执纪问责18人,其中处分3人,诫勉谈话1人,谈话提醒2人,已立案调查2人,通报批评6人,约谈4人。
有规划、有行动、有督办、有整改,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方面,儋州形成了上下联动、部门共建的工作推进机制。
如今,在全市人民的努力下,和庆镇美万新村被评为海南省“五星级美丽乡村”;大成镇新风村被评为海南省“三星级美丽乡村”;雅星镇文山村、海头镇红坎村被评为海南省“一星级美丽乡村”;那大镇石屋村和屋基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科学治理有“精度” 乡村颜值靓起来
毗邻松涛水库总干渠,环境优美,风景独秀,家家户户门前绿色植被环绕,牲畜圈养,道路干净整洁……近日,记者走进南丰镇头佑村委会李屋村看见,该村的村容村貌正在逐步蜕变,让原本贫困沉寂的山村顿时感觉鲜活起来,村民村风越来越好。
南丰镇头佑村委会李屋村的蜕变,只是儋州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取得成效的一个生动缩影,如今,一大批与新风村一样的美丽乡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以前大家都喜欢把杂物、柴火等堆放在门前,垃圾乱扔,脏水乱泼,自从水泥路修好之后,在驻村工作队、村委会干部带动下经常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我们村庄慢慢变得干净、漂亮了起来。现在,大家的环境卫生意识都非常高!”说起村庄的变化,村民钟金权说。
据了解,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开展以来,儋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突出工作重点,制定印发了《儋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儋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2019年行动方案》《儋州市2020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方案》等,成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督查组,分三个组对全市16个镇(包括16个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日常督查。对全市16个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行每月一考核,考核前三名分别给予8万元、5万元、2万元的奖励,后三名通报批评,考核结果不合格的在电视作表态发言。
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市属媒体平台刊(播)发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报道千余篇。各部门就户厕改造、防渗漏改造、污水治理、垃圾清理、粪污清掏等工作相应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培训。2018年以来,举办各类培训达54场次。广泛开展“文明户”“卫生户”“农村最美庭院”“光荣榜”“红黑榜”、最美家庭、最美媳妇等评选表彰活动。截至目前,评选出第二届最美家庭9户、最美媳妇10人、最美庭院3户;评选出“卫生文明户”2681户,公布环境卫生“红黑榜”40次。2020年最美庭院、最美村庄评选活动正在进行中。
探索治理有“温度” 农村居民笑开颜
整齐的瓷砖墙壁,洁白的陶瓷蹲便器……在大成镇新风村委会符茂登家,记者看到改造完的厕所干净整洁、没有一点异味。“这是去年政府帮我们统建的厕所,面积虽然只有2平方米,却解决了我几十年以来的‘如厕’难题。”提起自家的新厕所符茂登连连称赞。
“在做好农村户厕改造工作的同时,我们还探索厕所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采取委托第三服务、组织清掏服务队、发动农户自行清掏等方式,实施厕所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儋州农村“厕所革命”推进工作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为构建粪污清掏、转运、处理和利用长效机制,儋州组建清掏服务队伍22支、第三方粪污清掏服务单位14个,统一购买小型抽粪车12台、污水潜水电泵1431台和粪污清掏抽水泵21台调拨给各镇,供各镇使用和农户清掏租借,并确定了中和镇横山村委会等10个行政村作为儋州农村厕所粪污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整村推进”示范村。目前,这10个示范村粪污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现在的技术真牛,粪便处理后竟然变成液体,还可用作肥料。”在东成镇洪山村委会村民陈造一兴奋地向记者介绍自己新建的厕所,改厕所都有“三格式”化粪池,粪便在化粪池里经过发酵沤肥可有效杀灭病菌,最终变成无害化液体,抽出来可直接还田。昔日的农村土厕彻底改头换面,一场“厕所革命”刷新了农家小院颜值,老陈心里洋溢着浓浓的幸福感。
厕所虽小,却是关系民生的大事。近年来,儋州农村户厕改造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点工作,通过宣讲政策、典型示范、资金扶持等方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目前,儋州农村户厕改造任务为30145户,已统计纳入污水管网的5745户,已清掏户厕化粪池4285个,其中农户自行清掏950户,委托服务清掏3335户,其余户厕化粪池根据存储情况和农户需求,开展自行清掏或委托清掏服务,确保粪污应清尽清,村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村庄的卫生质量也得到了极大提升。
时间是最好的见证者。如今的儋州乡村,一条条道路干净整洁,一排排房屋错落有致,一户户人家窗明几净,一张张笑脸幸福温馨,处处释放着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带来的“红利”。
(来源:儋州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