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洁宽阔的水泥路面,干净整洁的小院,清澈见底的池塘,这是记者日前随机走访儋州各个村庄看到的情景。相比以往脏乱差的现象,如今“路净、村美、街靓”成为最直观的感受,这些变化都得益于儋州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通过强化督查考核机制和出台奖惩措施两手兼抓取得的实效。
强化监管力度
用好督导检查“指挥棒”
2018年,儋州正式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自行动开展以来,儋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突出工作重点,陆续制定印发了《儋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儋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2019年行动方案》《儋州市2020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方案》等,并成立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市长担任双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农村生活垃圾清理组等8个专项组,定期研究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此外,还单独成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督查组、考核组,对全市16个镇(包括16个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日常督查及实行每月一考核。
“东成镇大坡村委会查村是整改前后变化比较大的一个村。在整治之前,村道两旁及公共区域杂草丛生,陈年垃圾到处堆放,脏乱差问题显著。整治时,该村首先是把村道两旁及房前屋后的陈年垃圾进行了清理,随后又组织人员清理路边杂草和清扫路面,清扫垃圾,清理污水沟,长期堆放在村民房屋边角的木材和建筑垃圾也被一一清除。如今,经过整治后的村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并在强化整治和宣传的感召下,村民的生态环境意识变得越来越强,愿意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来的人越来越多……”这是农村人居环境社会监督员与市人居环境督查组在检查东成镇环境卫生中发现村庄由“脏乱差”变得“洁净美”而形成的笔记。督查组通过督导检查,充分发挥督导检查的指挥棒作用,形成符合儋州实际的“实地测评+精准检查”,推动了儋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项工作的落实。
此外,为进一步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充实壮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监管力量,市农业农村局于今年11月聘请了64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担任农村人居环境社会监督员。这64名监督员履职以来,他们认真履行监督职责,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积极发挥带头作用,对各自所在镇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对发现破坏农村公共卫生设施的不文明行为及时劝阻,对各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指挥部办公室收到监督员反映的问题和建议后,及时反馈给责任单位,责令责任单位及时整改并形成整改台账上报,形成长效机制。
推动责任落实
出台相关奖惩考核机制
去年,根据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推进情况,结合儋州实际,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新修订了《儋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考核办法(修订)》,出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考核新办法,实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每月一考核制度,考核组对全市16个镇(包括16个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以督查通报的形式向全市公布,考核前三名分别给予8万元、5万元、2万元的资金奖励,后三名通报批评,以此推动责任落实。
在王五镇部分村委会记者看到,有些村民的宅院虽然年久,但院内打理的井井有条。通过屋内的陈设和干净程度可以让人感受到良好的卫生习惯已悄然形成。
王五镇小千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符尚杰说,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积极发动党员带动农户打扫前庭后院,清理陈旧垃圾。经过努力,家园变得干净整洁了,让村民群众切身感受到了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带来的好处,更加坚定了要让村庄变得更美丽的信心。
此外,在每月考核完成之后,还会适时组织开展回头看行动,对考核发现的问题整改不到位的进行电视曝光。以及针对在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农村户厕改造等工作不力的问题,市纪委监委加大执纪问责力度,对有关人员进行立案查处。2018年以来,共执纪问责18人,其中处分3人,诫勉谈话1人,谈话提醒2人,已立案调查2个人,6个人通报批评,约谈4人。
为进一步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儋州还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年度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印发《2019年儋州市直机关、各镇及驻市省直单位绩效考核工作方案》等文件,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内容,工作成效与各部门、各镇领导干部绩效挂钩。制定出台《儋州市农村(社区)星级“两委”创建工作方案》,按照服务群众星、精准脱贫星、社会和谐星、环境卫生星、勤政廉政星等内容,创建五星级“两委”,实行星级与“两委”干部薪酬绩效挂钩制。
三年来,儋州通过建立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不仅让整个城乡人居环境变美了,更重要的是让生活在儋州的群众感到更幸福,获得感更强。
(来源:儋州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丁子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