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构建“绿色银行”产业体系,让生态红利惠及百姓

脱贫摘帽不松劲 乡村振兴再发力

玉荟 吴峰

2021年01月07日09:56  来源:海南日报
 
原标题:脱贫摘帽不松劲 乡村振兴再发力

2020年11月19日,俯瞰毗邻松涛水库的白沙黎族自治县牙叉镇。 方山 摄

白沙黎族自治县非遗传承人张潮瑛(左)借互联网传播黎锦文化。 阮琛 摄

在位于白沙黎族自治县的龙江农场,职工正在筛检红心橙。阮琛 摄

白沙黎族自治县位于海南生态核心区,是黎族、苗族聚居的革命老区,此前是国家重点扶贫县,也是我省唯一的深度贫困县;2020年2月,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白沙等市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面对着这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白沙严格执行脱贫攻坚“四不摘”和“三不减、三提高、三加强”要求,聚焦乡村振兴再发力,即总结梳理好有益经验,同时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坚持把乡村振兴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抓手,高标准推动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夯实党建 靶向发力促脱贫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

“支部有‘磁力’,党员才有凝聚力,队伍才能有战斗力。”白沙县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县通过党建与扶贫有机结合,建立和完善三级作战体系,把组织资源、干部资源、人才资源、发展资源向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一线倾斜,持续推行脱贫攻坚智志双扶和“县领导驻点、乡镇包片、部门包村、干部包户”四级联动帮扶,层层压实责任。

尤其是2019年以来,白沙在已派驻脱贫攻坚中队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组建74个驻村扶贫工作队以及85个乡村振兴工作队,所有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兼任驻村第一书记,74名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全部兼任脱贫攻坚中队副队长,构建了一支“能打仗、打胜仗”的乡村振兴队伍。这支队伍紧紧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产业发展、扶贫扶志等方面重点难点问题靶向发力;同时结合产业发展,推行“1名致富带富先锋,结对1名党员,带动2户帮扶户”的“1+1+2”党员先锋人才帮扶发展模式,发挥了党员的先锋带动作用、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有力增强了党组织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凝聚力与号召力。

要谋得好发展,不仅要培养好干部,还要引来好企业、好人才。白沙县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白沙借助省脱贫致富电视夜校平台,举办了各类实用技能培训,并实施科技特派员与科技下乡制度,为全县74个行政村全部安排产业指导员和科技特派员,精准对接解决农户生产技术需求,支持每个行政村每年至少培育1名至2名产业致富带头人,有效增强脱贫群众“造血”功能。

以白沙打安镇打安村为例,近年来,该村驻村工作队动员村民平整撂荒地,引进有资质的企业帮扶村民种下150多亩桑树,依托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力量建起了20余间蚕房,带动全村30多户贫困户参与养蚕。在帮扶单位支持下,打安村还引进兰花产业,创建61亩的兰花种植示范基地,吸引附近脱贫户以资金入股及投工投劳方式抱团做强做大兰花产业。

按照规划,白沙将继续夯实基层党建力量,做好“胶工”“茶农”等能工巧匠培育工作,并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特色农业的科技服务力度,鼓励退伍军人、大学生、“田秀才”“土专家”等返乡发展,参与种植养殖合作社管理,培育更多的乡村振兴人才“生力军”。

 保险+奖励 胶农增收干劲足

“近几年,县里接连出台好几个橡胶保险、奖励政策,我每年能增收3000元以上!”1月5日,在白沙青松乡牙佬村,脱贫群众符忠顺正在橡胶林里开槽挖沟埋放肥料,不忘分享这些年来的割胶收成。

符忠顺家里种了800多株橡胶,几年来陆续有400多株橡胶开割。按每株橡胶每年割胶3.5公斤来算,每年至少可产干胶1500公斤,按每公斤12元收购价,能让符忠顺家每年至少能入账1.8万元。更让2019年实现脱贫摘帽的他开心的是,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白沙胶价稳中有升,更激发了他用心割胶、管护胶林的动力。

“橡胶产业是白沙最大的产业,橡胶兴则农民富,农民富则农村强。”白沙橡胶产业发展中心主任罗锐介绍,截至去年底,白沙全县民营橡胶种植面积达63万亩,实际开割面积为40万亩,年产干胶近3万吨,农村人均橡胶拥有量约为5.4亩,保有量居全国前列。为更好地激发胶农管胶割胶的积极性,近年来白沙出台振兴橡胶产业“十条”措施,在全国率先实施天然橡胶“保险+期货”和“价格收入保险”扶贫模式,目前,白沙已为全县11个乡镇共计2.4万户胶农购买了“保险+期货”与“价格收入保险”。

2019年,白沙还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达成战略合作,全力构建橡胶产业“三统一”体系,即“统管、统销、统保”,遵循“政府搭台、企村共建、稳胶提质、壮大集体”模式,通过政府资金撬动资本下乡,实现农民和村集体经济双增收。

此外,2020年11月,《白沙黎族自治县2020—2021年销售鲜乳胶奖励实施方案》《白沙黎族自治县2020—2021年胶农割胶生产奖励实施方案》相继出台,明确每户胶农乳胶年收入达到4000元,予以一次性奖励1000元;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的,一次性奖励750元;年收入达到2000元以上的,一次性奖励500元。

罗锐介绍,对销售鲜乳胶奖励范围和对象实行“开割得奖励,不开割不得奖励”原则,奖励对象为本地户籍胶农(农垦农场职工、非本地户籍承包橡胶林户除外),得益于上述系列保险、奖励举措,据初步统计,2020年白沙胶农户均增收约3000元。

一乡一品 做精做细生态农业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唯有强化产业帮扶,强化脱贫群众“造血”功能,才能夯实白沙持续稳定的脱贫根基。

2021年新年伊始,白沙各乡镇瓜果种植基地已可见忙碌的场景,种植户们撸起袖子采摘、筛检、搬运、打包,幸福的笑容洋溢在脸上。“白沙红心橙汁多、清甜,精品果含糖度至少有12度,每斤能卖到12元左右。”在七坊镇,种植户陈德弟家上百亩的红心橙订单持续走俏,几乎每天都忙着梳理客户订单及时发货;在青松乡,白沙仙婆岭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吉亚才正忙着过秤收购山兰旱稻加工脱壳成米,包装好后准备发往海口等市县。

几乎同时,在打安镇打安村长岭兰花种植示范基地里,一株株姿态素雅的兰花竞相绽放,偌大的种植大棚里花香四溢,着实让人赏心悦目。基地管理员还把兰花带到爱心扶贫集市上售卖,一束束嫩黄、淡紫的兰花引得大家争相购买。

白沙位于海南生态核心区,是南渡江、珠碧江、石碌河“三江”的源头。近年来,白沙立足生态优势,探索出一条“稳胶扩茶扩药创特色”的产业发展路径,大力实施绿茶、南药“两个万亩”以及山兰稻、红心橙、百香果等“六个千亩”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大力推动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带动发展生态农业,由此构建起符合白沙脱贫攻坚实际的“绿色银行”产业体系。

“发展扶贫产业不能盲目求大、求特,而是要跟着市场需求动态走,科学调整产业规模,还要适时淘汰一些可能会破坏生态环境以及效益较低的养殖产业。”白沙扶贫办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白沙密切对接市场需求,因地制宜不断优化产业布局,适时调整规模小、质量不高、效益低下的农业产业和风险高的野生动物养殖业,引导农民发展高产、高质、高效,绿色、有机的生态农业产业,用好“白沙良食”农业公共区域品牌,做好品牌包装和认证推广,有效拓展销路助农增收。

在此基础上,白沙还坚持从细处着手,从实处着力,因地制宜扶持发展元门乡福才地瓜、打安镇紫玉淮山、阜龙乡秀珍菇等一批“乡字号”特色产品品牌,由此也建立起产业效益长短期互补的可持续发展体系,产业扶贫取得了明显成效。

宜居宜业

生态红利惠及乡民

白沙位于海南中西部山区,8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如今,白沙农业日渐变强,农民日益变富,农村也需变得更美、更宜居。

近年来,白沙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美丽海南百镇千村”建设为抓手,科学规划、统筹建设一批产业与生态融合、人文与自然和谐的美丽乡村,并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乡村旅游,努力把“绿水青山”变成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走出了保护与发展共赢的发展道路。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才能记得住乡愁。”白沙脱贫攻坚指挥部有关负责人介绍,白沙在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十分注重强化村庄建设规划管控,根据村庄实际因地制宜,采取不占田、不砍树,保留古树名木、特色植被、民族文化等原生态要素,充分利用良好的绿色生态资源,发展绿茶、南药、山兰米、百香果等特色农业产业,并利用民族文化特色资源,发展共享农庄、特色民宿等乡村生态旅游业,使“农民变股民、农居变客房”,持续释放生态红利,让群众在守护绿水青山中充实“钱袋子”。其中,元门乡罗帅村获得“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称号、阜龙乡白准村跻身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邦溪镇芭蕉村荣获“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称号、细水乡老周三村被评为“全省十大最美乡村”等,白沙也在探索中构建了“橡胶主导产业+生态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庭院经济”的村庄绿色增收产业体系。

截至去年底,白沙已建成129个美丽乡村,并计划再打造24个美丽乡村,其中10个乡村正在建设中;对俄村等5个村庄被评为海南省一星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南班村等9个村庄被评为海南省三星级美丽乡村示范村,高石村被评为海南省五星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据统计,近年来,白沙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农民增收有干劲,农村也越来越宜居宜业。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过程中首个试点实施生态移民搬迁的市县,白沙在全省率先启动生态移民搬迁,通过对南开乡高峰村下辖的5个自然村分两轮实施整村搬迁,解决了保护生态核心区和群众开展生产生活的矛盾,缓解了原址生态环境压力,为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夯实了生态基础。

今年元旦完成整村搬迁的高峰新村,距离白沙县城仅4公里,该村建设整合土地资源,建有59栋联排两层民居用于安置118户村民,并配套建设光伏发电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路灯等节能环保设施。以往“行路难、就医难、上学难、饮水难、就业难、增收难”等一系列难题也得以迎刃而解,实现了“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的目标,为全省生态移民搬迁作出有益探索。

(本版策划/玉荟 撰文/玉荟 吴峰)

(责编:蒋成柳、席秀琴)

72小时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