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務實!提氣!三大關鍵字解碼海南政府工作報告

2020年01月17日09:40  來源:人民網-海南頻道
 

人民網海口1月17日電(記者 毛雷)信心、務實、提氣!1月16日上午,海南省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海南人大會堂隆重開幕,省長沈曉明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政府工作。15000余字的報告總結了2019年來之不易的成績,也給出了2020年海南自貿港建設關鍵之年的行動計劃。

信心:面對挑戰不退縮

2019,對海南來說“有點難”。正如沈曉明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所說的那樣“過去一年我們面臨前所未有的歷史性挑戰”:一方面,國際國內經濟增速整體放緩,海南難以“獨善其身”﹔中央大規模減稅降費在帶來長期利好的同時,短期內也帶來了一定的財政壓力。另一方面,海南主動作為,堅持“壯士斷腕”調控房地產,結構優化的同時主要經濟指標全面承壓。

面對巨大挑戰,海南的選擇是敢作為、不退縮,以舍我其誰的擔當精神和“一天當三天用”的革命干勁,攻堅克難。

信心,是海南2019年的關鍵詞之一,這樣的信心,來自於對前景的篤定。

“一年來,全省經濟社會呈現走勢向好、結構趨優、動能轉強、效益提升、更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態勢,為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打下堅實基礎。”正如沈曉明在報告中所說,雖然海南面臨巨大的壓力,但這些都是轉型中的“陣痛”。

2019年,海南用十三個“扎實”為自貿港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扎實推進自貿試驗區體制機制創新、扎實推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扎實推進對外開放和合作、扎實推進營商環境改善、扎實推進重點園區建設發展、扎實推進“五網”基礎設施建設、扎實推進城鄉規劃和建設、扎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扎實推進社會事業發展、扎實推進民生保障和改善、扎實推進脫貧攻堅、扎實推進社會治理、扎實推進政府自身建設。

2019年是海南的“政策落實年”,這一年,海南將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共分解任務123項,完成120項,完成情況明顯好於往年。正是在這樣鉚足干勁的努力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不俗的成績。

這一年,海南預計全省生產總值增長5.8%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4.5 萬人,三次產業結構優化為20.1:20.6:59.3,第三產業比重提高0.9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達75%左右。十二個重點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達67.3%。非房地產投資佔比58.4%,提高6.9個百分點。新設外資企業數和實際利用外資增速均超過100%。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增長48.6%,專利申請量、授權量分別增長44.2%和34.4%。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8.2%,城鎮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增長8%,高於經濟增速。全年空氣優良天數比例達97.5%,細顆粒物(PM2.3)年均濃度下降1個單位至16微克/立方米。4.5萬人脫貧任務高質量完成,農村貧困發生率由0.79%下降到0.01%,剩余貧困村全部出列、貧困縣全部達到摘帽條件……

務實:自貿港建設有抓手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關鍵之年。如何確保海南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圓滿完成?這份務實的報告,給出了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答案。

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才能有針對性地加以改進,從而實現跨越發展。對於海南發展面臨的困難,這份報告並不回避:宏觀調控和發展轉型造成的經濟下行壓力還沒有釋放完畢、轉型發展的信心和決心還沒有普遍樹立、優化營商環境新舉措落實得不夠好、民生事業仍有不少短板、腐敗問題仍然高發多發……

“對於這些問題,我們將充分檢視、正確面對,增強憂患意識,採取有力措施,切實加以解決。”沈曉明說,2020年,海南將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突出高質量發展,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以改革開放為動力,高標准高質量建設自貿試驗區,全力推動建設自由貿易港,堅決打贏三大攻堅戰,全面做好“六穩”工作,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工作,確保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以實際成效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加快推進自貿港建設,打造開放新高地﹔全面加強制度創新,培育壯大核心優勢﹔不懈推動產業轉型,筑牢高質量發展基石﹔精准實施“五網”提質升級,強化支撐保障能力﹔切實抓好城鄉統籌規劃,促進全省協調發展﹔嚴格落實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第一階段任務,推動生態環境質量再上新台階﹔努力補齊社會事業短板,優化公共服務供給﹔積極解決民生領域突出問題,確保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

這是一份全面、細致、務實的行動指南。從推動自貿港政策落地,到建設一流營商環境﹔從提高優勢產業效益,到精准實施“五網”提質升級﹔從統籌區域協調發展,到加強生態環境六大專項整治,到辦好公平優質教育,每一條舉措都切實可行,都是海南推到自貿港建設的有力抓手。

提氣:民生保障有奔頭

萬事之先,民生為大。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2019年,海南扎實推進社會事業發展。引進10所國內一流高校和9所國外知名高校來瓊辦學。繼續實施“一市(縣)兩校一園”工程,新增11所優質學校落地招生。新建、改擴建公辦幼兒園56所。全域通過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國家評估認定。全部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額”。建成中小學游泳池231個,中小學生溺亡人數比上年下降28.6%.5個貧困市縣開展基層教育衛生專業技術人才激勵機制改革試點。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標准化建設加快推進。地中海貧血防治取得新成效。實施聯防聯控,有效應對登革熱疫情。全省消除瘧疾通過國家終審評估,宣告這一曾經危害世世代代海南百姓的重大傳染病被我們徹底趕走!社會文明大行動深入開展。引進國內外精品劇目、舉辦“周末劇場”、放映公益電影等文化惠民活動豐富多彩。

同時,壓實“菜籃子”工作責任,全力防控非洲豬瘟疫情,全力保供穩價。籌集人才住房房源1.9萬套,棚戶區住房改造開工8471套,農村危房改造超額完成國家下達任務。提升養老服務供給質量,引導社會力量新增養老床位1550張,試點開設49處城鄉“長者飯堂”。全面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案件數和涉及人數分別下降58%和57%。企業和機關事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城鄉低保、特困人員供養、孤兒養育等待遇標准普遍提高,92萬人受益。

“海南的社會事業建設面臨既要彌補歷史性短板、又要對標自貿港水准的雙重任務。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少花錢、多辦事,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周到、更豐富的公共服務。”沈曉明在報告中指出,2020年,海南將聚焦民生熱點、痛點、難點,注重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使人民群眾更早、更多地享受到自貿港發展紅利。

“新建、改擴建公辦幼兒園,著力解決師資配備短板,努力使公辦園就讀幼兒比例達到50%、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提高到80%”“推進人均預期壽命提升計劃,用5年左右時間,使海南人民整體健康水平走在全國前列”“把穩就業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全面落實穩就業各項優惠政策,抓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的就業創業服務。”“加快公益性農產品批發市場和公益性農貿市場建設,推動形成產供銷聯合體,讓老百姓輕鬆拎起‘菜籃子’”

把穩就業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全面落實穩就業各項優惠政策,抓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的就業創業服務。加大援企穩崗力度,鼓勵支持各類市場主體探索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以創新引領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加強公益性崗位開發管理,對生活困難群眾和殘疾人開展精准就業幫扶。

著力穩控菜價。堅決壓實“菜籃子”市縣長負責制和“菜十條”措施。增強菜農積極性,擴大常年蔬菜種植面積,顯著提高蔬菜自給率。加快穩定和恢復生豬生產。完善蔬菜監測預警保供穩價機制和物價聯動補貼機制。發揮市場作用,減少流通環節,擴大外地菜調入來源,形成公平競爭有序的市場格局。加快公益性農產品批發市場和公益性農貿市場建設,推動形成產供銷聯合體,讓老百姓輕鬆拎起“菜籃子”……

“積極解決民生領域突出問題,確保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這不僅是對海南政府部門的要求,更是對人民沉甸甸的承諾。

(責編:盧少雄、蔣成柳)

72小時排行